李建華



關鍵詞: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法;慢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56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引言:
慢性支氣管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支氣管疾病,其主要發病特征為咳痰、咳嗽、哮喘等,其發病特征比較明顯,所以在發病過程中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慌。慢性支氣管炎是由于微生物感染等多種因素而引發的疾病,治療周期相對較長,治療難度也相對較大。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治療方式,但是隨著抗生素的攝入量越來越大,患者的抗藥性也越來越普遍。因此本院以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法和西醫法這兩種治療方法進行對照,比較兩種治療方法的療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對照組組。其中治療組44例患者,采用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法進行治療,男患者20例,女患者24例,年齡范圍在26-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53±6.28)歲,其中對照組44例患者,采用西醫法進行治療,其中男女患者均為22例,年齡范圍為24-80歲,平均年齡為(61.49±5.65)歲。經統計學檢驗,兩組間年齡、性別無統計學差異。
診斷標準: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并連續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慢性氣道疾病[1]。
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以上。②自愿接受中醫或西醫法這兩種治療方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智力正常,能夠正常的表達用藥感受。
1.2方法
對照組主要采用西醫法進行治療,醫護人員會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給予吸氧、服用抗生素等西醫治療方法。治療組主要采用中藥湯劑口服治療法。中醫辨證分型分為如下類型:風寒犯肺證、風熱犯肺證、痰濁阻肺證、痰熱郁肺證、寒飲伏肺證、肺氣虛證、肺脾氣虛證、肺腎陰虛證,分別給予三抝湯、麻杏石甘湯、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桑白皮湯、小青龍湯、補肺湯、玉屏風散和六君子湯、沙參麥冬湯和六味地黃丸加減[2]。
1.3觀察指標
為了觀察中醫內科治療法和西醫法在慢性支氣管炎中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選取了治療有效率、并發癥率和患者滿意度這三個觀察指標。其中治療有效率的評判標準有三個:顯著、有效、無效。主要是通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恢復情況以及其他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判斷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法和西醫法的治療效果?;颊邼M意率的評判指標有三個: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颊邼M意率主要是通過對患者進行訪談或者問卷調查,判斷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對于中醫內科治療法和西醫法的治療感受。并發癥率主要是通過患者的是否出現呼吸困難、肺結核、水腫、支氣管擴張等并發癥的次數,來計算兩種治療方式對患者的影響。
1.4統計學方法
主要采用SPSS20.0對此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對計數的資料進行檢驗,用成組t檢驗對計量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效果對比
通過采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以后,其治療效果對比如下表所示:
2.2患者滿意率
通過采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以后,其患者滿意率對比如下表所示: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治療組的44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共有兩例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和水腫的并發癥,肺結核和支氣管擴張的并發癥出現次數為0。對照組的患者中呼吸困難、肺結核、水腫、支氣管擴張的并發癥均有出現,累計出現病例為9例,并發癥率為20.45%,遠高于治療組4.5%的比率,經χ2檢驗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從數據中也可以看出,中醫內科辨證分型治療法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采用中醫內科治療法進行治療的治療組治療有效率為97.72%,優于對照組88.63%,患者滿意率更是高達95.45%。而并發癥的出現率為4.5%,遠低于對照組的20.45%,因此從研究數據中可以看出,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法治療法能夠更好的彌補西醫法治療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中的不足。由于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充分考慮不同患者的體質情況和疾病的病情輕重、分期等情況,強調個體化差異,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故取得了療效好、患者滿意度高、并發癥少的優點,在日后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治療時,醫院可以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法治療法,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鐘南山,沈華浩,申昆玲,等. 上-下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聯合診療與管理專家共識 [J]. 中華醫學雜志. 2017,97(26):2001-2022.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