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云 韋相德
關鍵詞:尿毒清顆粒;百令膠囊;慢性腎衰竭;腎功能;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R6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慢性腎衰竭是指慢性腎臟病引起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及與此相關的代謝紊亂和臨床癥狀組合的綜合征,簡稱慢性腎衰。在腎衰竭的終末期,肌酐、尿素氮等各種代謝產物聚集引起患者體內水鈉潴留、電解質紊亂等癥狀[1]。中醫認為慢性腎衰竭當屬“水毒癥”、“水腫”、“癃閉”的范疇,病機為腎精虧虛、脾失運化,從而影響腎臟的功能。尿毒清顆粒是一種治療慢性腎衰竭的傳統中藥制劑,很多研究證明其能夠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以及提高腎小球濾過率等[2]。目前研究以尿毒清顆粒使用可以增強療效,現選取我院50例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進行臨床探究,觀察其療效。研究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研究納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50例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25例與對照組25例。研究組男性12例,女性13例;病程8~28個月,平均(16.73±1.74)個月;年齡37~61 歲,平均(44.56±3.02)歲。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2例;病程6~30 個月,平均(17.11±1.67)個月;年齡 35~60歲,平均(44.68±3.0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口服百令膠囊(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10036),一日3次,一次10粒,餐后服用。囑其低蛋白、低糖飲食,持續四周。
1.2.2 研究組
口服尿毒清顆粒(康臣藥業(內蒙古)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73256),一日4次,6、12、18時各服一袋,22時服2袋,持續四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肌酐、尿素氮、內生肌酐清除率)、炎癥介質指標(C反應蛋白、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組數據代入SPSS25.0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肌酐、尿素氮、內生肌酐清除率、C反應蛋白、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均比治療前有所改善,且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但研究組治療后改善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具體結果見表1。
3討論
3.1慢性腎衰竭分析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及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患病率提高,慢性腎衰竭發病率有明顯的升高趨勢。
慢性腎衰竭是因為各種慢性腎病不斷發展,從而造成腎單位破壞,而出現慢性、進行性腎功能衰退直至衰竭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為代謝產物的潴留、酸堿失衡、水及電解質的代謝紊亂、腎內分泌功能失調等,并發癥有高磷血癥、低鈣血癥、高鉀血癥、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代謝性酸中毒、貧血、高尿酸血癥等。發展到后期,會因人體多器官、多系統受牽連而出現各種相關疾病[3]。
3.2尿毒清顆粒延緩慢性腎衰竭
尿毒清顆粒由姜半夏、生大黃、黃芪、茯苓、車前草、黨參、柴胡、丹參、白術、首烏、菊花、甘草等組成,在臨床廣泛使用,起到活血化瘀,泄濁排毒,健脾祛濕,扶正祛邪的作用,適用于慢性腎衰竭患者中晚期濕濁、瘀血血留滯、脾腎兩虛、氣陰俱虧的證候特點。經多種實驗研究,發現黃芪甲苷是尿毒清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可以有效延緩腎間質纖維化的進程,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抑制免疫反應[4]。
本研究兩組患者治療前腎功能、炎癥因子指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后改善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說明尿毒清顆粒能有效的延緩慢性腎衰竭,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殷佳珍,朱斌,陳洪宇,等.尿毒清顆粒治療慢性腎臟病3~5期的Meta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20,21(02):136-142.
[2]周姝,董義軍,白冰,等.尿毒清顆粒結合百令膠囊對慢性腎衰竭腎功能及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0,38(11):74-77.
[3]薛薇.中藥保留灌腸聯合尿毒清顆粒對慢性腎衰竭患者腎功能及腎纖維化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21):2358-2360.
[4]胡心,彭貴軍,任方,等.中成藥治療慢性腎衰竭的網狀Meta分析[J].中草藥,2022,53(02):49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