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壯
關鍵詞:胸部X線;CT診斷;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應用臨床意義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自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糖尿病也逐漸流行起來。糖尿病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導致肺結核發(fā)病率增高,目前,糖尿病與肺結核并發(fā)的情況并不罕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性疾病,二者相互影響,并發(fā)率呈上升趨勢。國外已有文獻報導,糖尿病能改變肺結核的病理特征,使肺結核發(fā)生變異。但X線檢查有時很不典型,CT掃描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肺結核病的病理變化,與普通肺結核有明顯區(qū)別[1]。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研究胸部X線及CT診斷在糖尿病合并肺結核中應用的臨床意義。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中,男女分別有59例、41例,患者的年齡在35歲到75歲之間,平均年齡(54.97±4.55)歲。均為糖尿病并發(fā)肺結核。患者患有糖尿病4至20年。
排除條件:(1)患者患有嚴重的其它疾病,例如:嚴重的腎功能衰竭。(2)患者年紀太大,超過80歲。(3)患者有心理問題,無法進行試驗。(4)患者的病情很重。(5)患者拒絕接受試驗。
1.2 方法
入院后進行血糖及血常規(guī)檢測。之后進行 X光、技術合作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行CT等檢查。X光處理器(GEDefinium6000)用于胸部 X線攝影,對患者的前胸進行檢驗,該試驗采用120 kV的電壓和320 mA的電流。
利用雙排 CT (飛利浦,荷蘭)進行 CT掃描,對某些檢查不明確的患者實施了增強掃描。測試時所用的電壓是120 kV,具有180 mA的電流,層厚為5.0 mm。
1.3 觀察指標
觀察CT掃描和X線診斷的結果。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CT檢查發(fā)現的空洞發(fā)生率為50.00%,比胸片檢查為20%,差異有顯著性(P<0.05)。CT檢查顯示,干酪樣病變的發(fā)生率為62.00%,而胸片檢查為30%,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由人體不能吸收的疾病,也就是胰島素的分泌變少,甚至不能產生胰島素。肺結核是肺結核感染肺臟的一種病。結核桿菌沒有莢膜可以阻止吞噬細胞的吞噬,但是它可以阻止溶酶體分解并在吞噬細胞中成功地增殖。但更強的免疫系統(tǒng)也能使結核桿菌被破壞,患者得了糖尿病,代謝失調,破壞了電解質的平衡,降低了機體的免疫力,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結核病發(fā)病率[2]。
糖尿病是一種免疫功能受損的疾病,組織中的糖水平的升高為結核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也導致了蛋白質、脂肪的代謝異常、肝損傷,會降低呼吸道上皮的保護作用,降低了蛋白質的生成,并導致了微循環(huán)的紊亂,影響到血與組織之間的氧氣的交換。以上因素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易患肺結核的重要原因[3-4]。
在早期的糖尿病患者中,由于其臨床表現不佳,影像學檢查也沒有充分的表現,因此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在 X線和 CT的影像學分析中,糖尿病患者會有大量的干酪出現實變影或空洞,表現為空洞,多發(fā)小結節(jié),樹芽征,大片實變影等。但是X線的靈敏度沒有 CT高,大部分的空洞都被大面積的陰影遮住,導致空洞檢出水平低[5-6]。
本研究顯示CT檢查發(fā)現的空洞發(fā)生率為50.00%,比胸片檢查為20%,差異有顯著性(P<0.05)。CT檢查顯示,干酪樣病變的發(fā)生率為62.00%,而胸片檢查為30%,差異有顯著性(P<0.05)。證實以上觀點。
綜上,胸片 X線和 CT檢查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有其一定的價值,CT檢查可更好檢出空洞、干酪樣病變等。根據 CT檢查的特點, CT檢查比 X線檢查更具臨床應用價值。糖尿病和肺結核都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而且是同時發(fā)生的,病情會更加嚴重。機體的免疫機能下降,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對生存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在臨床上,應引起足夠的注意。同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病灶是多形性的,多個病態(tài)并存,對臨床治療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研究發(fā)現該病的影像表現有其特殊性,和普通肺結核存在差異, 其臨床表現以肺實變、多發(fā)性空洞、枝狀支氣管播散為主。 總之,在臨床上,如果出現肺結核在罕見的位置,并且是以干酪樣病變和空洞為主要表現時,應該考慮有糖尿病的可能。
參考文獻:
[1]文小檢,姚其能.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CT表現及其預后的影響因素[J]. 現代醫(yī)用影像學,2022,31(01):41-44.
[2]高志軍. 胸部X線與CT診斷應用在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中的臨床價值[J].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2,6(01):100-102.
[3]吳芬霞,胡仁標.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抗結核療效的影響[J]. 中外醫(yī)療,2021,40(35):100-103.
[4]樊春燕,葉曉麗,戴曉婷,吳宇清. 探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胸部X線及CT臨床診斷價值——評《肺結核的CT診斷與臨床》[J]. 中國輻射衛(wèi)生,2021,30(01):123.
[5]劉偉業(yè),葉敏. 分析胸部CT診斷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疾病的影像學特征[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9):45-47.
[6]王賢勝,吳濤,艾騰峰. 胸部CT影像學特征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中的診斷價值[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9,16(3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