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志育
關鍵詞:肋骨骨折;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DR胸片;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6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肋骨骨折是一類常見的病變,同時也是所有骨折中發生率較高的類型,該病的發生群體大多為中老年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典型咳嗽或者呼吸期間肋骨區域疼痛加重,從而導致患者的日常活動受到限制,雖然肋骨骨折并不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由于日常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因此降低了生活質量[1]。肋骨骨折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診斷和有效治療,就可能對機體造成傷害。雖然目前臨床上擁有多種先進的治療方式,而因為肋骨骨折的病理特別的復雜,特別是一些患者為隱匿性肋骨骨折,容易發生漏診、誤診,所以患者需要在發病早期及時得到有效診斷,這樣才能提高后期臨床治療效果[2]。對于肋骨骨折的診斷,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影像學方式,其中尤以CT檢測和DR胸片兩種方式,具有檢測精度高、誤差小、操作方便的特點,同時,眾多的臨床研究者表明,與DR胸片相比,CT檢測具有更高的檢測準確率[3]。為此,本文選取了射陽縣合德鎮衛生院的68例肋骨骨折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對比分析肋骨骨折多層應用螺旋CT三維重建和DR胸片的各自診斷優勢,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鹽城市射陽縣合德鎮衛生院就診的63例肋骨骨折患者,患者入院時均表現出典型咳嗽,或者呼吸期間肋骨區域疼痛加重,最終均確診為肋骨骨折,本組所選的63例患者均無免疫系統疾病、肝、腎疾病者,本次研究經由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均通過患者本人簽字同意,對所有患者均實施DR胸片診斷、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診斷,其中有36例為男性,27例為女性,年齡最小36歲,最大71歲,平均年齡(52.28±11.37)歲,有38例為單發性肋骨骨折,20例為多發性肋骨骨折,另外5例為隱匿性肋骨骨折;受傷原因:有12例患者為高空跌落傷,9例為意外穿刺傷,25例患者為交通事故傷,另外17例患者為其他類型。患者均對本次診斷和調查知情了解,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患者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本組患者納入標準:(1)患者存在相關的受傷史或肋骨骨折癥狀表現;(2)經影像學 、癥狀體征檢查確診。
1.2.2排除標準:(1)患者入院時合并有其它類型骨折或表現出大出血;(2)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 無法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復查;(3)患者合并有嚴重感染、嚴重肝腎功能異常、惡性腫瘤者;(4)患者對本次診斷存在禁忌者;(5)患者無法接受完整療程治療者。
1.3診斷方法
1.3.1 DR胸片。本次檢查所用的儀器為聯影數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在對患者進行檢查之前常規進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導,為患者說明DR檢查的優勢、注意事項、配合方法等知識,按照儀器操作規范預先設置好相關參數,管電壓為90 kV,使用DR對患者胸廓中的肋骨實施正斜位攝片,依據儀器操作說明進行拍片,完成操作之后將獲取的資料發送到工作站,并繼續完成后續影像學資料分析。
1.3.2 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在完成對患者的DR檢查之后實施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本次CT診斷使用的儀器為聯影16排多層螺旋CT,在對患者進行檢查之前常規進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導,為患者說明DR檢查的優勢、注意事項、配合方法等知識,按照儀器操作規范預先設置好相關參數,檢查體位為仰臥位,告知患者在檢查過程中保持雙手自然上舉放置在頭部兩側的姿勢,常規設置檢查參數,掌握患者掌握正確的屏氣方法,依次檢查患者鎖骨上緣髂骨上緣區域,之后將檢查圖片等各項資料發送到對應的工作站,由專業的醫師通過工作站進行影像資料的后處理,本次診斷所用的三維重建技術主要包括:曲面多平面重建技術、容積再現、薄層重建技術等,在完成影像學資料的重建以后,從三維立體角度分析與評價影像資料,綜合判斷患者有無肋骨骨折現象。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種診斷方式的診斷準確率、診斷特異性、診斷靈敏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對本次研究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采用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卡方χ2檢驗計量資料,P<0.05時提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DR診斷準確率為77.78%,診斷特異性為73.02%,診斷靈敏度為73.02%,陰性預測值為80.95%,陽性預測值為87.30%,CT診斷準確率為98.41%,診斷特異性為92.06%,診斷靈敏度為95.24%,陰性預測值為98.41%,陽性預測值為98.41%,DR診斷準確率、診斷特異性、診斷靈敏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明顯低于CT檢測(P<0.05),見表1。
肋骨骨折是所有骨科疾病中較為常見的類型,雖然如此,但肋骨骨折依然存在較高的誤診、漏診現象,對于肋骨骨折的診斷,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綜合診斷方式,主要包括病人的表現、受傷史、影像學檢查,特別是影像學檢查技術對于肋骨骨折的診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4]。
在早期時候,肋骨骨折的影像學診斷技術主要為X線檢查,這種方式雖然能夠篩查大部分的肋骨骨折,而對于一些隱匿性的肋骨骨折則具有很高的漏診率,同時在部分相互重疊區域的肋骨患者群體中也具有很高的漏診率[5]。隨后在肋骨骨折的診斷中逐步發展了DR胸片診斷技術,該技術是基于常規X線檢查技術發展而來,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處理影像資料,使得影像資料的清晰度顯著提高,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影像的質量[6]。根據相關研究資料表明,與常規X線檢查相比,DR檢查方法明顯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檢出率與診斷準確率[7]。而DR檢查也存在弊端,例如在肋骨骨折診斷中往往會受到光照條件、曝光度等因素使得影像圖片質量受到影響,導致一些DR影片出現重影,另一方面,DR只能夠從平面上分析獲取的影像資料,從而導致了一些多發肋骨骨折在重疊后發生漏診,導致了DR的診斷過程中受到影響,導致診斷偏差出現[8]。
相比之下,多層螺旋CT技術則是對影像學檢查技術進行了更新,相比于DR診斷,多層螺旋CT技術具有更快的掃描速度,同時也具有更高的空間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顯著降低了檢查過程中受到患者個體呼吸以及心率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進而提高了獲取檢查資料的可靠性[9]。與此同時,三維重建技術也為多層螺旋CT檢查方法的應用,這種技術使得影像圖片在獲取之后還可以通過多種后處理技術進行處理,利用三維重建技術能夠有效的在三維立體空間顯示病變的實際情況,從而幫助醫師利用計算機上模擬的病灶將真實的病灶情況直觀的顯示出來,因此,在肋骨骨折的診斷中,借助于多層螺旋CT能夠高效的利用后處理技術將病變信息直接顯示出來,特別是對于多發性肋骨骨折、存在重疊的區域、隱匿性肋骨骨折等,大大降低了漏診率。
國內相關研究者表明,在肋骨骨折的診斷中,DR胸片的診斷準確率為71.42%,而16層螺旋CT的診斷準確率則高達97.22%,螺旋CT的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DR胸片診斷準確率[10];國外相關研究者通過對64排128層螺旋CT圖像重建技術診斷在肋軟骨骨折及肋骨骨折的診斷效果,試驗結果顯示,螺旋CT診斷準確率高達98.33%,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異性[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DR診斷準確率為77.78%,診斷特異性為73.02%,診斷靈敏度為73.02%,陰性預測值為80.95%,陽性預測值為87.30%,CT診斷準確率為98.41%,診斷特異性為92.06%,診斷靈敏度為95.24%,陰性預測值為98.41%,陽性預測值為98.41%,DR診斷準確率、診斷特異性、診斷靈敏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明顯低于CT檢測(P<0.05),與以上結論相符,由此表明,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診斷方式應用于肋骨骨折患者中的有效性與實用性。
綜上所述,在肋骨骨折患者診斷中,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診斷方式具有比DR胸片診斷方式更高的診斷準確率、診斷特異性、診斷靈敏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潘靜,朱曉強,施健,葉莉.64層螺旋CT仿真內鏡聯合CT靶掃描對中央型小細胞肺癌支氣管表征改變的診斷價值[J].分子影像學雜志,2021,44(04):678-681.
[2]戴標,吳富淋,黃嬰婷,馮霖,強旭釗,施麗丹,黃惠平,傅錚,李惠彬.超聲造影、彈性成像聯合多層螺旋CT鑒別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21,23(12):929-933.
[3]丁崗強,文澤軍,曾艷麗,楊棟強,張璨.肝臟局灶性結節增生、小肝癌MSCT相關參數比較及其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22,20(01):113-115.
[4]趙海龍,何馨,陳學波.早期腎透明細胞癌(ccRCC)診斷和鑒別診斷中應用多層螺旋CT多期動態增強掃描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學,2021,27(26):79-81.
[5]龐惠熒,林俊杰.16排MSCT中HRCT和常規掃描在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患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對比及預后評估[J].現代醫用影像學,2021,30(08):1495-1497.
[6]夏軍,張顯利.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聯合癌胚抗原、糖類抗原24-2、糖類抗原72-4檢測對大腸癌術前分期診斷的價值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21,50(12):1517-1520.
[7]朱進,黃勝,陳均,張海健,陶曉亮.多層螺旋CT與超聲心動圖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評估價值比較[J].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12):39-41.
[8]張年邱,郭大鵬,廖志盛,靳倉正.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結合后重建技術在結腸腫瘤性腸梗阻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21,30(11):2097-2098+2114.
[9]李蓋,周偉,傅昱,孫鳳濤,陳偉彬.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對下肢動脈不同狹窄程度的診斷價值及與下肢動脈鈣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21,18(08):60-64.
[10]馬卓亞,崔捷,白潔.多層螺旋CT與磁共振成像在胃癌患者影像診斷中的臨床對比及正確率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1,42(19):1693-1696.
[11]徐祺,錢慧娟,樊雅靜,周翌.上肢組合墊在多層螺旋CT冠脈血管成像檢查患者中的應用及對依從性與配合度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21,18(09):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