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
關鍵詞: 重組人尿激酶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發病率較高。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以及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飲食結構峰改變,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溶栓是臨床治療心肌梗死的常見方式,采用溶栓方式可以促進阻塞的冠狀動脈再通,同時減少心肌細胞的血供壓力,減少遠期不良心血管疾病的在發生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如不能在2小時內及時行冠狀動脈介入術,溶栓治療就顯得極為的重要,其可及時開通閉塞血管。挽救遠端心肌。重組人尿激酶原屬于新型的纖維蛋白激活酶可溶解血栓促進血管再通[1]。本文針對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進行臨床用藥研究,相關內容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5例,作為對照組患者接受靜脈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療;選取本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3例,作為實驗組予以靜脈注射重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療。實驗組20例男性,年齡為45.5歲-77.5歲,平均年齡為(60.9±1.7)歲,女性13例,年齡為45.2歲-80.7歲,平均年齡為(62.9±3.11)歲;對照組35例,男性21例,年齡為45.9歲-80.4歲,平均年齡為(63.8±1.62)歲,女性14例,年齡為45.6歲-79.3歲,平均年齡為(61.2±4.5)歲;兩組的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其中兩組中年齡≥75歲的老年患者在上訴兩種溶栓藥物溶栓時均采取半量)
準入標準:(1)嚴重的持續胸痛/胸悶發作≥30分鐘;(2)心電圖檢查后相鄰2個或更多導聯ST段抬高肢體導聯≥0.1mV,胸導聯≥0.2mV;或新出現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或右束支傳導阻滯;(3)發病時間≤12小時;(4)不能在2小時內行PCI開通梗死血管;(5)患者年齡在18-80歲之間;(6)患者及家屬對臨床治療、用藥事宜和溶栓風險均知曉,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既往任何時間有腦出血病史;(2)已知的腦血管結構異常(動靜脈畸形);(3)正在使用抗凝藥物;(4)已知的顱內惡性腫瘤(原發或繼發);(5)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患者;(6)3個月內缺血性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病史(不包括4.5小時內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7)可疑或確診主動脈夾層;(8)3個月內的嚴重頭部閉合傷或面部創傷;(9)慢性、嚴重、未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壓(收縮壓≥180mmHg或舒張壓≥110mmHg),需在控制血壓的基礎上(收縮壓<160mmHg)開始溶栓治療;(10)心肺復蘇胸外按壓持續時間 >10min 或有創傷性心肺復蘇操作(肋骨骨折、心包積血);(11)癡呆或已知的顱內病變;(12)3周內創傷或進行過大手術或4周內發生過內臟出血;(13)2周內不能壓迫止血部位的大血管穿刺;(14)感染性心內膜炎;(15)妊娠;(16)終末期腫瘤或嚴重肝腎功能衰竭。(17)醫師認為其他不適合靜脈溶栓治療的疾病及情況。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臥床、吸氧、鎮靜、鎮痛、對癥支持等治療,溶栓前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300mg、瑞舒伐他汀鈣片20mg、替格瑞洛片180mg口服;溶栓前予以肝素鈉60u/kg稀釋后靜推;后以100ml生理鹽水配尿激酶(150萬U)靜脈滴注(30分鐘內滴完);溶栓藥物靜滴完后以12u/kg/h靜脈泵入維持48小時,監測APTT值并維持在50-70秒,6小時查一次APTT,調整泵入劑量。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溶栓藥物改為重組人尿激酶原:先20mg重組人尿激酶原混合10ml生理鹽水靜脈注射[2](3分鐘內),再30mg重組人尿激酶原加90ml生理鹽水30分鐘內靜脈滴注完畢。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分析溶栓后患者胸痛緩解、心電圖ST段回落表現。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為[n(%)],予以X2檢驗;計量資料為(x±s),予以t檢驗。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結果
2.1 ? 兩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不良反應的對比見表1
3.討論
臨床的疾病研究表明,在ACS患者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占據了40%以上,其中發病的原因較多,現有研究顯示與患者的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日常生活習慣等息息相關。雖然部分患者發病后接受及時的溶栓、介入治療,減少了并發癥及死亡的發生,預防了疾病復發,但是臨床中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依舊不低,纖維蛋白溶解酶系統激活可導致出血性疾病發生,如患者有內臟、口腔黏膜等出血的可能。因為尿激酶原直接作用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不僅能降解纖維蛋白凝塊,亦能降解血循環中的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其特異性較弱,可能誘發多種并發癥[3]。作為新一代溶栓藥物“重組人尿激酶”是一種纖溶酶原激活劑,能夠直接激活血栓表面的纖溶酶原轉變為纖溶酶,靜脈給藥在循環系統中尿激酶原表現相對非活性狀態,對血漿內源性纖溶酶原影響小,只在血栓表面起作用,使血栓纖維蛋白溶解。患者接受注射溶栓后可及時激活纖溶酶原,改善臨床的缺血、缺氧癥狀,同時降低血塊栓塞問題[4-5],但注射重組人尿激酶原的特異性高、安全性高、溶通率高,患者臨床的并發癥少。結合現有的治療表現、心電圖、不良反應,尿激酶原溶栓治療后的療效及ST段回落程度良好[6-7]。綜上所述,經注射用重組人尿激酶原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療效,預后效果十分理想,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朱愛紅,韓孝宇,代玉涵,劉連杰,溫玉雙,王文廣,楊紅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經注射用重組人尿激酶原治療后出血發生情況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1,49(09):1060-1062.
[2]趙景宏,喬彥,劉濤,張榮驛,鄧建平.低劑量重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1,29(09):77-81+93.
[3]劉曉峰,姚穎府.重組人尿激酶原聯合經皮冠脈介入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19):3563-3565.
[4]薛厚君,賀婷.重組人尿激酶原靜脈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19):86-88+92.
[5]王俊峰,尤曉鋒.重組人尿激酶原結合PCI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1,32(11):1751-1752.
[6]趙小輝,盧雙動,陳杰,徐陽,王會哲.重組人尿激酶原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無復流現象的預防作用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1,29(06):105-109.
[7]張冠茂,陳雪斌,王瑾,李永海.重組人尿激酶原聯合替羅非班、導管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脈介入術后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13):2437-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