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蓉

關鍵詞:胎兒顏面部畸形;系統超聲檢查;產科
【中圖分類號】R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在胎兒畸形中,顏面部畸形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類型,包括唇腭裂、小下頜畸形以及鼻骨缺失等,其中唇腭裂具有較高的發生率[1]。當前尚不明確胎兒顏面部畸形的發生原因,可能與孕期不良用藥、感染、電離輻射、基因突變以及染色體異常等諸多因素有關,不僅危害新生兒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還增加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2]。因此,選擇一種合適的檢查方法,提高早期檢出率對改善胎兒預后尤為重要。因此,本文對產科胎兒顏面部畸形篩查中運用系統超聲檢查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如下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期間收治的1345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其中302例為經產婦、1043例為初產婦,年齡23-40歲,平均(31.2±6.5)歲,孕周:245例為13-16+6周、686例為12-12+6周、414例為11-11+6周。
1.2方法
選擇飛利浦IU22、GE E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探頭頻率進行設置,一般為3-5MHz,檢查前,告知孕婦排空膀胱,取仰臥位,先對胎兒生物學、胎心搏動、胎盤、羊水以及臍帶進行常規超聲檢查,再進行系統超聲檢查,包括頭部、顏面部、心臟、四肢以及脊柱,即根據《產前超聲檢查指南》,對胎兒進行橫斷面、矢狀面以及冠狀面連續掃查,從采用側腦室水平橫切面向尾側偏斜法,對胎兒雙側腦室水平橫切面圖像進行獲取,然后從胎兒背側掃查,動態掃描至胎兒尾側,對胎兒鼻后三角結構、上下牙槽骨、鼻骨、小腦、雙耳、顱后窩池、小腦以及雙唇進行觀察,利用顏面部互相關系,分析胎兒是否存在顏面部形態、結構異常。需要注意的是,在超聲檢查的過程中,容易受到諸多因素如子宮收縮、胎兒位置、羊水量以及腹壁厚度等影響,必要的情況下,可讓孕婦活動30min后再掃查。
1.3觀察指標
對不同孕期胎兒顏面部的顯示情況,并且對胎兒顏面部畸形的診斷準確率進行記錄。
1.4統計學分析
由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其中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行X2檢驗,以P<0.05表示有差異。
2 結果
2.1不同孕周胎兒顏面部顯示情況
雖然孕12-12+6周的顯示率略高于孕11-11+6周和13-13+6周,但是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胎兒顏面部畸形診斷結果
本組的1345例產婦中,共檢出35例顏面部畸形胎兒,檢出率為2.6%,其中全前腦致面部畸形6例、雙側唇裂10例、單側唇腭裂19,經病理、引產或者產后隨訪證實,35例胎兒中,33例與系統超聲檢查一致,準確率為94.29%(33/3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提高,再加上我國全面“三胎”政策的開放,人們越來越關注胎兒的生長發育質量,對提高人口出生素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當前臨床上在對胎兒顏面部畸形進行診斷時,超聲檢查是首選的一種方法,不僅具有操作簡單、無創性、價格便宜以及可重復性好等諸多優點,還能清晰顯示胎兒的顏面部結構,從而使診斷準確率提高[3]。有文獻[4]報道,產前超聲篩查的適應性較強,孕周不同孕婦的顯示率均超過98%,可以作為篩查胎兒顏面部畸形的一個有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僅有5例孕婦未顯示,分析原因可能與胎動頻繁、胎兒體位密切貼合孕婦腹壁以及胎頭仰伸過度等有關。在胎兒顏面部畸形篩查中,利用矢狀切面、冠狀切面以及橫切面等多切面掃查,可以清晰顯示胎兒的鼻、唇、腭、耳以及眼等面部結構,有助于觀察胎兒有無顏面部異常。一般來說,孕早期胎兒的頭臀長度為45-85mm,顏面部發育比較精細,其中胎兒體位和子宮體收縮可能會對檢查結果產生一定影響[5]。所以在檢查的過程中,要固定檢測順序,可以使檢查難度降低,從而確保顏面部結構檢測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對于胎兒畸形篩查的最佳時間,當前尚無統一定論,通常認為20-24周最佳,此時胎兒發育相對完整,并且羊水量比較充足,可以獲得較好的顯示結果。但是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孕周的顯示率比較無差異,其原因可能與納入樣本量較少有關。
綜上所述,在產前檢查中,通過及時行胎兒系統超聲檢查,不僅能夠使胎兒顏面部畸形篩查的檢出率提高,還具有無創性、操作簡單、價格便宜等諸多優點,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靜靜.超聲篩查胎兒顏面部畸形篩查中的應用效果及與超聲軟指標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9,27(4):483-485.
[2]張曉群,張曉春.產前系統胎兒超聲檢查在胎兒畸形篩查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刊,2018,53(5):119-120.
[3]萬歡俊,徐華珍.早孕期系統性超聲篩查在胎兒結構畸形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9,27(1):86-88.
[4]徐燕,孟令茜.超聲篩查胎兒顏面部畸形及超聲軟指標異常與染色體異常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3):350-353.
[5]徐婷婷,王曉東,余海燕.胎兒唇腭裂產前診斷及預后研究現狀[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2018,14(4):373-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