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


前言
在臨床中,慢性鼻-鼻竇炎是常見疾病,以鼻堵塞、鼻內分泌物增多等為主要特征,如若患者為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極易出現呼吸障礙等癥狀,這就增加了治療難度,延長了病程。在此病的治療中,手術是有效治療手段,旨在改變鼻腔結構變異,從而恢復通氣,但術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復發的可能性及哦啊高,故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就得到了大力推廣[1]。本文主要就中醫鼻病序貫療法聯合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分析,現報告如下。
一、所用材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竇炎患者(60例),基于數字法的前提下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其中,對照組的男女比例為18:12,年齡區間為27至69歲;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9:11,年齡區間為28至69歲。已將合并其他嚴重疾病、鼻腔解剖學異常、精神異常、資料不全者排除。所有患者均經手術病理確診,符合中醫肺脾氣虛型診斷標準。通過對患者年齡等資料的對比、分析,無明顯差異(P>0.05)。
(二)方法
對照組實施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治療,主要內容:術前一周指導患者應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噴鼻,口服克拉霉素片,每天用量250mg;手術予以全麻處理,切除鼻息肉,術后將膨脹海綿填塞于患者鼻腔內止血,48小時后取出,每天兩次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術后繼續應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克拉霉素片,方法、劑量與術前相同,持續治療12周。觀察組則是以對照組為前提實施中醫鼻病序貫療法,具體內容:蒼耳子散合參苓白術散湯內服外熏,方中的藥材包括黨參、敗醬草、薄荷、黃芩、白芷、辛夷、川芎各9克,蒼耳子、桔梗、白術及薏苡仁各6克,先將上述藥材進行浸泡,時間為30分鐘,之后煮沸,以小火維持20分鐘,收集蒸餾藥液,使用保溫杯盛藥汁,熏蒸患者鼻腔,時間為15分鐘,期間合理控制保溫杯口與患者鼻子的距離,避免燙傷。另外,將所收集的蒸餾藥液混入生理鹽水中進行稀釋,比例為1:5,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在距離鼻孔2cm左右滴入,每次滴入3至5滴;鍋內藥渣加水煮20分鐘左右,混合后取400ml,指導患者早晚服用1次,每日1劑,持續治療12周。
(三)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針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治療后,需采?。⊿NOT-20量表合理評估鼻腔鼻竇結局,落實為期6個月的隨訪,基于相關標準的前提完成治療效果的評估,顯效:經相應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解除或基本消失,實施鼻內鏡檢查,結果提示竇口開放,鼻腔內未觀察到膿性分泌物;有效:經相應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呈好轉趨勢,實施鼻內鏡檢查,結果提示鼻腔內粘膜少部水腫,偶有膿性分泌物,;無效:經相應治療后,患者的病情改善不明顯,或是無任何變化,未滿足顯效、有效標準。
(四)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軟件完成研究中所有數據的統計、分析,t、X2分別應用于計量、計數資料的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療效
經相應治療后,患者病情好轉,尤其是應用中醫鼻病序貫療法聯合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治療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相比之下對照組則較低,組間呈現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二)中醫證候積分
觀察組患者接受中醫鼻病序貫療法聯合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明顯降低,相比之下對照組則較高,組間呈現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在慢性鼻-鼻竇炎治療中采取中醫鼻病序貫療法聯合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SNOT-20評分呈明顯降低趨勢,相比之下對照組則較高,組間呈現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三、分析討論
據相關調查顯示,慢性鼻-鼻竇炎的發病率呈逐漸提高趨勢,且小兒群體發病率更高,受病因復雜的影響,一般治療效果往往難以達到理想化,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F代醫學認為,感染、遺傳等是導致此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各因素共同作用可促使患者出現鼻道堵塞、黏膜水腫等癥狀,最終造成通氣、引流功能受限。近些年來,在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微創手術被廣泛的應用到了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中,有效的彌補了傳統手術的不足,特點主要體現于創傷小、操作簡單等方面,深受醫務人員及患者的青睞。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個人體質等因素的影響,術后患者病情易復發,在降低了治療效果的同時,也不利于預后的改善,故尋求一種更加理想的治療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3]。
中醫認為,此病屬鼻淵范疇,邪氣侵襲是主要發病原因,包括外感風寒、風熱等,當邪氣久客,就會導致病情遷延不愈。另外,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其正氣受到了一定的損傷,加之考慮到創口可能有膿毒,故術后中醫治療強調健脾益氣、溫補肺氣,旨在達到扶正氣、祛邪的目的[4]。而鼻病序貫療法則是常見中醫治療手段,方中的黨參、黃芩的功效主要體現于補中益氣、清熱燥濕等方面;蒼耳子、辛夷的功效主要體現于發散風寒、通鼻竅方面,同時其還具備較強的抗炎、抗過敏作用,可對白細胞內花生四烯酸代謝酶脂氧酶的活性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白術、白芷的功效主要體現于除濕益燥、祛風燥濕等方面;薄荷、川芎的功效主要體現于疏散風熱、祛風止痛等方面;薏苡仁、敗醬草及桔梗的功效主要體現于水深透濕、排膿等方面?,F代藥理研究證實,上述藥材具備有大量揮發油,基于熏蒸鼻腔的前提下,可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并使用收集的蒸餾液滴鼻,則可達到增強藥效的目的,促使藥物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而藥物內服,則有效促進機體免疫功能的改善,這對于遠期效果的提高起著積極的意義[5]。
通過本研究發現,經相應治療后,患者病情好轉,尤其是應用中醫鼻病序貫療法聯合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治療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相比之下對照組則較低,組間呈現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SNOT-20評分明顯降低,相比之下對照組則較高,組間呈現的差異顯著(P<0.05)。說明,在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中,中醫鼻病序貫療法聯合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治療,效果明顯,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藝昌.中醫序貫療法聯合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及圍術期綜合治療對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2(5):826-829.
[2]李美靜,劉嬌媚,劉昱辛,等.中醫序貫療法治療急性鼻-鼻竇炎的臨床研究[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9,37(10):890-893.
[3]楊麗,趙瑩瑩,喬錦.孫書臣序貫療法治療慢鼻淵臨床思路總結[J].北京中醫藥,2018,4(31):275-276.
[4]彭清華,覃冠鍛,侯濤,等.中醫序貫療法聯合FESS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9,22(3):182-184.
[5]胡華勇,張孝文,蔡剛,等.鼻竇功能性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合并支氣管哮喘的遠期療效評估[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8,16(2):27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