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姿


關鍵詞:消化道出血;凝血;護理滿意度;凝血指標
【中圖分類號】R5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2
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包括便血、嘔血等,疾病特點包括起病急驟、出血量大等,如未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導致失血性休克,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臨床給予積極止血治療與護理干預可挽救患者生命[1-2]。優化個體護理是建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全面評估患者身心狀態,結合實際病情與需求采取一系列護理措施幫助提高療效,促進病情康復[3-4]。文章納入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間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評價優化個體護理干預效果,現將本次研究全部內容整理后作以下論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間;研究對象: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組: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27/13,年齡平均為(53.4±6.0)歲,原發病:上消化道潰瘍24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11例、膽道出血5例;輕度出血(出血量<500 mL)35例、中度出血(500 mL<出血量<l000mL)5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28/12,年齡平均為(54.5±6.2)歲,原發病:上消化道潰瘍22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12例、膽道出血6例;輕度出血36例、中度出血4例。2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臨床表現包括黑便、嘔血、腹痛;可正常交流,意識清楚;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可耐受相應治療者。
排除標準:腎功能障礙;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合并有其他嚴重內外科疾病者。
1.2 方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優化個體護理干預:1.個體化心理支持:患者治療期間護士積極與其溝通,主動關心、安慰,理解患者情緒變化,依據積極情緒“拓延-構建”理念,以患者主觀正性心理資源為基礎,為患者拓展積極情緒,護士主動為患者解釋治療用意,適度安撫鼓勵,提高患者心理安全感,提高治療信心,疏導患者負性情緒[5]。護士結合積極人格特征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聯合家屬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幫助患者回憶生病前的美好回憶,讓患者感受到生活的意義,明確自身對家庭、社交朋友的正性關系,提高心理舒適度[6]。2.觀察病情變化:治療過程中使用心電監護儀,重點監測患者體征變化,采取預見性護理干預,積極防治大出血與休克表現,及時與醫生溝通給予對癥處理[7]。3.個體化飲食護理:急性出血期囑咐患者禁食,靜脈給予營養支持,完全止血后指導患者進食流質食物,病情穩定期指導患者選擇細軟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每日堅持定時定量進食,不可進食過酸、過甜、過咸、過熱、過冰、過硬的食物,不可進食碎骨、多魚刺的食物[8]。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護士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搶救,給予吸氧支持,開通靜脈通路,遵醫囑提供補液支持、止血治療,監測用藥治療效果,關注止血效果,警惕再出血風險,及時與患者、家屬保持溝通,反饋治療進展,給予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生活護理、出院宣教。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血小板計數、APTT、PT指標值、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表格,內容主要有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護理態度、心理舒適度、交流溝通等,非常滿意:≥90分、滿意:80-89分、不滿意:<80分;護理滿意度= (非常滿意+滿意)/患者總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評價2組凝血指標值
觀察組干預后血小板計數、APTT、PT指標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FIB指標值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國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變化,消化道出血患病率也逐漸上升,是急診常見的危急重癥類型,疾病起病突然、可快速發展惡化,如未獲得及時有效的搶救則可能導致死亡;近年來臨床治療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方法較多,但止血效果與疾病預后不僅取決于正確的治療,還與高效的護理工作關系密切[9-10]。
消化道出血是一種臨床急癥,隨著出血量的增加會影響身體正常循環,降低有效循環血量,進一步加劇癥狀,損傷器官功能,增加并發癥風險,而臨床開展積極有效的救治與護理干預是降低死亡率,改善疾病預后的必要措施[11]。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2組血小板計數、APTT、PT、FIB指標值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血小板計數、APTT、PT指標值均低于干預前,P<0.05;FIB指標值高于干預前,P<0.05;其中觀察組干預后血小板計數、APTT、PT指標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FIB指標值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再次出血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5.00%,高于對照組72.50%,P<0.05。分析原因發現,觀察組應用優化個體護理干預,護士關注患者止血效果、心理狀態、各項檢查結果,評估其身心狀態,密切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解決護理問題,預防意外事件。護士為患者提供個體化飲食護理,在疾病不同階段給予個體化的飲食指導,結合實際病情嚴格控制患者飲食,在急性期、穩定期分別提供飲食指導,幫助患者合理進食,減輕癥狀,穩定病情,降低再出血風險,保護胃腸道功能[12]。消化道出血后患者伴隨明顯癥狀,如黑便、嘔血等,癥狀會強烈刺激患者生理與心理,引起患者產生沉重的精神壓力,影響臨床干預效果,使得患者產生情緒負面因子,不利于病情轉歸,可能出現不配合救治的行為,影響疾病預后[13]。觀察組采取優化個體護理干預,護士采取個體化心理護理支持,關注病情對患者身心健康的威脅感,評估患者心理應激反應、生理情緒等多方面的異常變化,秉持積極心理學概念,通過“積極”改變患者“消極”態度,為患者個體認知中給予來自外界與他人的支持,形成“正能量”主導,明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與生理狀態,幫助提高患者自身主觀能動性,增加凝血因子水平,印證“生理-心理-社會”的整體化,提高患者依從性,解除負性情緒對身心狀態的影響,結合正能量情緒激活機體能量,幫助改善疾病預后[14-15]。
綜上所述,臨床應用優化個體護理干預可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凝血指標,降低再出血率,縮短止血與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評價。
參考文獻:
[1] 解雨.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個體化飲食護理干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8):117-119,132.
[2] 鄒正榮,何敏,李惠兵. 優質護理對消化性潰瘍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改善的影響分析[J]. 貴州醫藥,2020,44(8):1322-1323.
[3] 張會雅. 個體化分期健康教育模式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6):2815-2816.
[4] 王春燕,王瓊芳,黃春麗,等. "翻轉"出院模式在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2020,18(27):3640-3642.
[5] 夏軍香,孫心愛,李汾香. 個體化細節護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4):2482-2483.
[6] 江溦,秦小玲. 奧曲肽聯合優質護理對老年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與安全性分析[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版),2021,5(9):124-126.
[7] 張凌. 基于循證醫學的優質護理對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治療患者止血效果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1,21(17):372-373.
[8] 周子華,陸豫,姚玉紅,等. 基于循證醫學的優質護理服務在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治療中的應用[J].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6(5):1060-1063.
[9] 李琳,徐萍. 優質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治療圍術期的應用效果分析[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6):848-850.
[10] 孫坤然. 全程優質護理干預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4):2505-2507.
[11] 汪麗麗. 消化性潰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護理[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2):97-98.
[12] 黨肖,李沛,賀世喆,等. 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2):107-108.
[13] 郎影,趙磊,韓維,等. 循證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 中國醫藥導報,2019,16(8):169-172.
[14] 王瑞麗. 舒適護理干預對上消化道出血胃鏡患者應激反應及止血效果的影響[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9,16(3):221-223.
[15] 林燕,邱洪清,劉健,等. 分期護理干預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