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淼

【編者按】
日前,人社部下發了《關于在全國技工院校開展2022年春季學期開學第一課活動的通知》。為了積極貫徹文件精神,在技工院校開學之際,《職業》雜志特推出關于大國工匠和世賽冠軍的系列故事,引導學生積極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成長為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踐行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理想。
世界技能大賽冠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全國愛崗敬業汽修工楷模……這一個個榮譽和耀眼的頭銜都屬于云南小伙楊金龍,年紀輕輕的他就已經是一名特級技師了。
“不論是學知識還是學技術,只要感興趣,能堅持肯鉆研,就一定能有出彩的人生。”聊到個人的成功秘訣,楊金龍這樣說。
楊金龍來自云南省保山市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2009年,楊金龍放棄了就讀普通高中和復讀的機會,選擇到市里的職業學校學習。村里人知道他放棄就讀普通高中后紛紛搖頭,可楊金龍自己卻沒有氣餒和迷茫。
楊金龍的第一次人生轉折出現在杭州技師學院汽車鈑金與涂裝專業來學校招生。楊金龍起初只是出于好奇想了解一下汽車鈑金與涂裝專業,然而,他聽了老師對該專業的介紹后,就喜歡上了給車噴涂顏色的活兒。
“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
在楊金龍看來,最初的“喜歡”是自己能夠成功的先決條件。
來到杭州技師學院后,楊金龍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學習理論與實操鉆研上。課堂上,楊金龍總是最認真的那一個,他認真學習每一個技術操作,仔細鉆研琢磨每一種材料和染料,用心掌握每一件工具的使用方法。
在同學和老師眼里,楊金龍對專業技術的癡迷,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有時候為了一個問題,楊金龍甚至能思考一整天,實在想不明白才去找老師請教。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金龍看到學校的選手們在訓練。楊金龍認為比賽訓練能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和材料來實踐,于是就開始關注各類比賽動態并加以練習。終于,在2011年杭州技師學院舉行的學生技能運動會上,他以優異的表現一舉奪魁。
“這次小小的成功,讓我明白了原來自己可以做很多原先想都不敢想的事。”據楊金龍回憶,這次比賽對于提升個人自信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從那之后,楊金龍從市級、省級、國家級各類技能競賽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優勢,獲得浙江省中職技能大賽冠軍。
世界技能大賽(以下簡稱“世賽”)被譽為“技能界的奧林匹克”。2014年2月,第43屆世賽汽車噴漆項目中國集訓基地落戶杭州技師學院。楊金龍得知消息后毅然辭掉工作,決定報名參加世賽。最終,他以全國選拔賽冠軍的成績挺進國家隊。
“訓練異常艱苦,中途有其他選手退出,但我堅持了下來。”據楊金龍回憶,夏天訓練時,室內溫度高達40℃。為了不影響訓練效果,選手們必須將全身裹得嚴嚴實實,一天訓練下來換七八套工作服是常有的事。
長達一年的高強度集訓,既枯燥又辛苦,但恰恰是這一過程,讓楊金龍對工匠精神的內涵有了新的認識。“只有不懈地去鉆研、不懈地堅持下去,興趣之花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8月,楊金龍勇奪第43屆世賽汽車噴漆項目冠軍。
“我從沒想過自己能像體育健兒一樣在世界級的舞臺上為國家而戰,并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爭光、為國家贏得榮譽。”據楊金龍講,現在回想起當時身披中國國旗,站在領獎臺上被授予金牌的那一刻,還是會很激動。
獲得世賽冠軍后,楊金龍拒絕了很多企業的高薪聘請,回到母校成為一名汽車噴漆專業的教師。對于這樣的選擇,楊金龍有著自己的想法:“當初學校培養我們,現在我當老師,就是要把接力棒握緊,把技術教給更多的學生。要提高整個行業的技術水準,當老師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據楊金龍的學生們講,楊金龍有一個教學習慣,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必然是講本行業未來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楊金龍日常傳授給學生的理念是不能只甘心做一線工人,要爭做行業內的引領者。
楊金龍還經常將自己參加世賽的經驗和體會講給學生聽。世賽的技術指標要求,標準噴涂厚度為0.13mm,油漆上下的厚度允許誤差上下浮動只有0.01mm,這相當于一根頭發直徑的1/6左右,而油漆一般要噴五六層以上。
“要想把事情做好,沒有一顆追求極致的心是做不到的”
一轉眼,楊金龍已在學校任教很多年了。這期間他為行業培訓出了300余名技師,1 000余名高級工。他成立了楊金龍技能大師工作室,指導同門師弟蔣應成獲得第44屆世賽汽車噴漆項目金牌;指導學生陳彬彬獲得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汽車噴漆項目冠軍。
“我要去證明不單單是一兩個中國人行,而要中國的技術工人全都能行,將希望的種子散播出去。”談到未來目標,楊金龍斗志昂揚。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