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蕾 朱旖 許婷 徐波


關鍵詞: PBL;微信;急性冠脈綜合征;急診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PBL教學法是“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中心”,包括“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資料-論證假設-總結”五階段教學過程,它強調把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通過網絡、書本各種途徑獲取信息,解決真實問題,從而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近年來國際與國內廣受重視的一種教學方法[1-2]。
PBL教學法是國際上常見的教學方式,也逐步成為我國醫學教育模式改革的一種趨勢[3-4],但是目前在我國還是處在小范圍應用。急診醫學是一門相對新興學科,貫穿于院前救治、院內急診、急危重癥監護等多個過程中,而急性冠脈綜合征是急診較為常見的急危重癥,死亡率高,救治必須爭分奪秒。由于急診醫學具有上述諸多特點,實習生在急診實習過程中科學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PBL教學法生動新穎,學生自覺地進入設定好的情境中,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為突破傳統教學弊端提供了一條新思路。近期筆者搜尋相關網站,發現關于PBL教學與急診相關報道不多見,而與急性冠脈綜合征相關的文獻尚未報道。此外,微信作為一款廣泛應用的即時聊天軟件,功能強大,可以分享視頻、圖片、文字、語音,填寫問卷調查等,將之與醫學教學相結合,在相關領域有所報道與研究[5]。本研究計劃將PBL教學方法與微信相結合,創新性地通過將此教學法應用于急診實習教學中,以期激發實習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臨床思維。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急診中心64名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該研究選擇的實習生均知情同意。以進入急診實習批次為單位,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一般3-4人/組。對照組學生在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法進行教學,觀察組學生采用微信聯合PBL教學法進行臨床帶教,2組實習生均由主治醫師以上具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帶教。排除:依從性差及單個學生進入急診實習者。此次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教學方法
結合我院急診中心常見病例及實習生實習時間,為保證輪轉周期每個實習生都能接觸到相同病種的病例,選擇急診較為常見的急性冠脈綜合征為學習內容創建PBL案例。對照組學生在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即老師講學生聽,根據急診內科實習大綱和教學計劃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授課工作,包括ACS理論課程講授、臨床病例分析、出科考試等。觀察組學生采用微信聯合PBL教學法進行臨床帶教:包括(1)實習生進入急診,創建PBL小組,加入教學微信平臺。(2)閱讀PBL病例(“愛吸煙的馬先生”,共四幕),討論并提出問題。(3)查找整理資料,小組成員結合問題收集資料,師生在微信群進行交流互動,老師可以在其中發布最新指南、視頻、典型案例,針對問題作出適當講解。(4)PBL小組現場匯報,熱烈討論。(5)歸納總結。
1.3 教學效果評估
實習生急診實習結束后,對對照組及觀察組實習生進行理論考核及問卷調查。理論考核內容為ACS相關知識(包括選擇題及病例分析),以試卷形式組織,實行滿分制度,主要考察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微信小程序上填寫不記名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對帶教老師的認可度,內容主要包括是否激發學習興趣、有無團隊合作、表達能力是否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有無提高、對急診教學是否滿意 。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22.0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樣本均數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百分比表示,兩組比較χ2檢驗,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理論考試比較
通過急診實習結束后兩組理論成績對比,發現觀察組的成績優于對照組(見表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問卷調查統計分析
通過分析兩組問卷調查分析,觀察組總體帶教效果較好,特別是團隊合作意識有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有所加強(p<0.05),總體滿意度較對照組高,具體見表2。
3.討論
PBL教學注重于學生實踐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我國目前提倡的素質教育相吻合。此研究通過將PBL教學法首次引入到我院實習教學活動,再結合微信這個廣泛使用的即時通訊軟件,以問題為導向,能夠增長自主學習的興趣,教學活動進行過程中根據反饋情況適時調整方案,提高實習生的教學成績和教學質量,從學生的滿意度來說也體現了對此教學方法的接受度較高。更重要的是通過此次活動,學生能培養主動參與、獨立思考的品質,掌握運用媒介搜集信息的途徑,鍛煉臨床思維,同時激勵教師能力的自我完善[6]。另外,急診往往病患較多,起病急,病情復雜,通過將現實急診遇到的病例及問題置于案例中,更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其臨床思維及應急能力。不足之處,帶教老師中只有部分有PBL導師認證證書,下一步將逐步加強其余老師的PBL課程培訓,將急診PBL教學在我院進一步延續發展。
簡而言之,PBL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團隊意識,溝通交流,鍛煉獨立學習、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出適合醫學發展和現代社會需要的實用型、創造型的人才,這也是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
參考文獻:
[1] Hoffman K, Hosokawa M, Blaker RJ, et al. Problem-based learning outcomes: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School of Medicine [J]. A cad Med,2006,(7):617-625.
[2]于水蓮,陳燁,陶怡,等.PBL結合OBL模式臨床醫學課程整合的實踐與思考─以“南山班”風濕免疫教學試點為例[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30(02):227-230.
[3]于曼麗,徐茂錦,趙仙先.CBL聯合PBL教學法在心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3):152-154.
[4] 許耕紅,何曉青,陳友權.基于內科學情景教學結合PBL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探討規范化教學的改進 [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41(03):252-256
[5] Zeng F,Deng G, Wang Z, et al. WeChat: a new clinical teaching tool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J]. Int J Med Educ,2016,7:119-121.
[6]王策.3D打印、PBL與EBL教學在骨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32):27-30.
2020年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院級科研項目 ?項目編號JKC20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