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萍



摘? 要:目的? 評價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以及對并發癥預防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東省菏澤市單縣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92例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抽簽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6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圍術期護理,研究組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恢復情況、住院情況、生活質量、并發癥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首次下床時間、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均早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Spitzer生活質量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圍術期子宮肌瘤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干預理想效果,可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促進術后恢復,還可降低并發癥風險,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子宮肌瘤;圍術期護理;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6-00-03
子宮肌瘤是發生于子宮肌層的良性腫瘤,屬于平滑肌瘤,可造成不孕。子宮肌瘤的主要癥狀為腹部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子宮出血、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等,對于患者生活質量存在較為嚴重的影響。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臨床需充分考慮生育要求、腫瘤位置、腫瘤體積、癥狀、患者年齡等,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1]。手術為應激源,創傷性操作可造成患者不同程度負性生理反應,故加強圍手術期護理,對緩解負性情緒,促進術后康復具有重要意義。臨床護理干預指的是針對患者入院至出院的護理工作流程,從患者入院到出院制作一整套完整的護理計劃,可促進護理服務達到系統性與標準化[2]。本研究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東省菏澤市單縣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92例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于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東省菏澤市單縣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92例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抽簽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6例。研究組患者中,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9.06±3.08)歲;病程3~8個月,平均病程(5.52±1.09)個月;子宮肌瘤直徑3.17~6.53 cm,平均子宮肌瘤直徑(4.85±0.52)cm。對照組患者中,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39.04±3.13)歲;病程3~8個月,平均病程(5.56±1.13)個月;子宮肌瘤直徑為3.18~6.58 cm,平均子宮肌瘤直徑(4.88±0.43)cm。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山東省菏澤市單縣第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通過CT、核磁共振成像(MRI)、病理組織檢查確診;②具備子宮切除指征;③無手術禁忌證;④均因月經量過多、痛經入院。
排除標準:①敗血癥、凝血功能異常、心血管疾病者;
②子宮惡性病變、盆腔惡性病變者;③有手術禁忌證者;④合并其他婦科疾病者;⑤嚴重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圍術期護理。依據患者病因、診斷結果、護理評估、手術流程制訂詳細的術前、術中、術后護理措施,予以患者針對性護理干預,嚴格按照醫囑進行護理干預。術前、術后均實施健康教育工作,術中加強補液與生命體征護理,根據患者恢復情況指導進食、下床活動,積極預防、處理并發癥。
研究組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干預。①成立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小組。由主治醫生、護士長、責任護士、護理人員成立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小組,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結合護理經驗制訂臨床護理路徑表。將“以患者為中心”“取得最佳護理效果”作為護理原則,路徑表包含入院接待、常規檢查、飲食指導、用藥干預、康復指導、心理疏導、健康宣教、生命體征記錄等項目,將以上流程制成圖表,保證護理人員、患者可直觀了解護理流程。護理小組充分尊重家屬的知情權,告知護理預期目標,促進提升患者護理配合度。②入院干預。入院時熱情接待患者,為其介紹醫院環境、就診制度、醫療資源等,協助完成各項檢查。密切觀察患者情緒動態,予以針對性疏導,加強心理護理干預,促進其不良情緒緩解。根據子宮肌瘤發生機制、臨床表現、治療措施進行健康宣教工作,干預期間始終保持微笑,以和藹、親切的態度取得患者信任。③術前護理。術前進一步完善肝腎功能、血尿常規、凝血功能、血糖檢查,告知檢查項目的意義,及時予以心理疏導,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術前36 h指導患者進食易消化的食物,術前6 h禁飲食,必要時進行灌腸。④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仔細核對基本信息,密切監測呼吸、脈搏、血壓,及時告知麻醉師異常問題。術中合理安置手術體位,協助患者取截石位,密切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治療。⑤術后護理。術后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變化,通過音樂療法、藥物、聊天等形式緩解疼痛,適當進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生命體征穩定后指導患者進食流質食物,指導高蛋白質、易消化、高維生素飲食。鼓勵下床活動,進行合理的運動與休息,鼓勵家人陪伴。加強隨訪,定期督查。
1.4? 觀察指標
恢復情況及住院情況。記錄兩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排氣時間、進食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
生活質量。應用Spitzer生活質量指數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各項目分值為2分,評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評估項目是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前景認知、家庭社會支持、健康感覺。
并發癥情況。密切觀察患者術后是否發生切口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便秘、惡心嘔吐等情況,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切口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便秘+惡心嘔吐)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及住院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健康感覺、日常生活、家庭社會支持、前景認知、活動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僅為4.35%,低于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17.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子宮肌瘤為婦科常見良性腫瘤,好發于育齡期女性,患病后可出現白帶異常、腹部包塊、腹部疼痛、經量增加等表現,多通過盆腔部位、腹部檢查確診[3]。研究顯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不良飲食習慣、用藥、年齡、生育等因素存在相關性,患者應積極就醫,避免疾病發展造成不孕、貧血、子宮平滑肌瘤蒂扭轉、化膿性感染等并發癥[4]。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手術為重要的治療措施,可切除肌瘤組織,恢復機體健康狀態。受疾病、手術創傷影響,患者術后恢復較為緩慢,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圍術期護理具有重要意義[5]。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均較對照組早,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住院費用較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說明,對于圍術期子宮肌瘤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術后恢復,減少住院費用,縮短住院時間,原因是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具有較強的系統性,能夠為患者提供全程照顧計劃,包括了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全過程,護理人員間的配合更為默契,可循序漸進開展護理工作,同時還可兼顧細節問題,可為患者提供更具科學性、系統性的護理服務[6]。研究組患者的Spitzer生活質量指數各項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圍術期子宮肌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原因是臨床路徑護理干預模式下,通過為患者詳細介紹醫院規定制度和醫療資源,可全面減輕其對醫院的陌生感和恐懼感[7-8]。通過對患者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依據實際情況制訂護理路徑計劃表,可為患者提供更為詳細、全面的護理指導,對術后恢復具有理想的促進效果,同時還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9-10]。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僅為4.35%,明顯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臨床路徑護理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原因是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可為患者提供嚴格的術前指導、術中及術后護理,手術效果較為理想,可避免手術因素造成并發癥,同時還可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壓瘡、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促進康復進程[11-12]。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和循證護理存在較大相關性,以國內外先進資料為基礎,結合患者特點與護理人員經驗制訂護理路徑計劃表,能夠予以患者更為規律性、科學性的護理干預[13]。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屬于標準化護理措施,雖無標準化護理方式,但是該種護理方式將患者作為干預中心,以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護理干預,充分體現了個性化護理[14-15]。相較于常規護理,臨床路徑護理干預時間嚴謹性較為明顯,能夠滿足患者入院后不同階段的心理、生理需求,同時還可及時調整護理措施,體現了護理內容的預見性、整體性、計劃性,可避免不良因素對于術后康復的影響[16-17]。
綜上所述,對圍術期子宮肌瘤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具有理想效果,可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促進術后恢復,還可降低并發癥風險,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張麗.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在腹腔鏡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應用[J].中國農村衛生,2021,13(14):12-13.
[2]孫紅梅.臨床路徑護理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系統醫學,2021,6(4):155-157.
[3]陳素華,戴紅紅.臨床護理路徑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6):182-183.
[4]馬寶府,韓立云.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20):33-34.
[5]蘆萬華.臨床路徑護理用于子宮肌瘤圍術期的應用價值研究[J].甘肅科技,2020,36(16):142-144.
[6]Guan Q,Gynaecology D O.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Hierarchy of Needs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9,11(1):154-155.
[7]何運琴.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3):247-248.
[8]梁麗枝,鐘寶珠.子宮肌瘤圍術期采用臨床路徑護理模式的效果及對患者生命質量情況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12):81-83.
[9]王艷蕙.臨床護理路徑用于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的護理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9):1209-1211.
[10]Li L,Peoples T T.Application Value Analysis of Clinical Pathway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J].Chinese and Foreign Med ical Research,2018,16(7):84-85.
[11]吳翠華,程衛平,姜琳.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8):170-171.
[12]Deng B,Jian-Xiu W U,Long S L,et al.The influence of 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on perioperative negative emo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J].China Modern Medicine,2019, 26(4):241-243.
[13]周楊.臨床路徑護理對子宮肌瘤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健康知識掌握水平的影響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3):168,171.
[14]曾妍,黃鳳霞,馮雪蘭,等.研究圍手術期護理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8):171-172.
[15]宋文琳.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臨床路徑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4):123-124.
[16]王聯霞.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黑龍江科學,2021,12(20):80-81.
[17]王麗華.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系統醫學,2018,3(20):175-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