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榮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 江蘇 南京 211135)
書 名:國內外食品檢驗方法的標準及規范分析
主 編:肖晶、徐敦明
出版單位:中國質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定 價:56.60元
ISBN:9787506686914
全面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加強對高校食品藥品檢驗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我國對高校教育教學的根本性要求,更是培養我國高素質的食品藥品檢驗專業人才的關鍵舉措。由中國質檢出版社出版的《國內外食品檢驗方法的標準及規范分析》一書,不僅系統性地介紹了國外食品檢驗方法與技術標準,更指出了食品藥品檢驗人員的職業素養、職業道德、責任意識等教育策略,對食品藥品檢驗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較好的指導作用。因此,圍繞著該書內容進行研讀,從中獲取相關啟示,提出高校食品藥品檢驗專業思政教育的方法,以期為我國高校食品藥品專業思政教學提供價值性參考。
《國內外食品檢驗方法的標準及規范分析》一書主要對國內外一些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與制度、國際食品法典檢驗方法標準、國際化組織食品檢驗方法標準等內容進行了闡述,對高校食品藥品檢驗專業的思政教育有一定啟示作用。全書共分為九大篇章,第一篇章至第三篇章分別為國外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與制度、國際食品法典檢驗方法標準、國際化組織食品檢驗方法標準,第一至三章節指出,食品藥品檢驗管理技術的嚴謹性、整體框架的合理性在保證食品產品安全、保障廣大國民身體健康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食品質量控制、質量評價及產品貿易等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第四篇章至第六篇章分別為歐盟食品檢驗方法標準、美國食品檢驗方法標準等。第四至六章節提到,檢測技術的水平高低是提升國際食品貿易和本國在此領域影響力及話語權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第七篇章至第九篇章分別為加拿大食品檢驗方法標準、日本食品檢驗方法標準、韓國食品檢驗方法標準,第七至九章節提到,食品檢驗人員的職業素養直接影響著食品行業的發展,更關系著人們的飲食健康。第十章至第十二章分別為東盟十國食品檢驗方法標準、俄羅斯檢驗方法標準、中國食品檢驗方法標準,食品藥品的檢測,關鍵在于提升質檢人員的職業素養,從人才引進入手,牢固把關職業人員道德素質。
我國食品行業、藥品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始終依賴于食品藥品檢驗專業人才隊伍,食品藥品檢驗人員的職業素養、道德意識、價值觀念等間接影響著食品藥品的安全。因此,根據該書的相關闡述可知,高校加強對食品藥品檢驗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立足中國食品、藥品行業發展的現況,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國家食品、藥品行業發展中擔當的角色與作用,了解一名合格的食品藥品檢驗人員應具備的職業素養、職業準則和價值目標。教師可以采用經典案例分享的思政教育模式,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一些全球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的相關事件,從而激發大學生的職業意識,培養職業道德感、社會責任感。同時,讓學生了解中國與國外食品藥品質檢行業發展的差距,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精神、責任意識,引導大學生正確職業觀、人生理想的形成。
書中強調,食品藥品檢驗均是保障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的第一道關卡。近年來,隨著中國食品藥品行業的發展,對食品藥品檢驗技術、食品藥品檢驗人員素養的要求不斷提高。而高校食品藥品檢驗專業學生作為我國食品、藥品行業發展的推動者,更需要加強自身的職業素養、道德修養、責任意識。因此,該書指出,高校對食品藥品檢驗專業學生思想意識的教育,要注重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與完善。例如:積極借助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創建高校官方賬號,實時發布一些思政教育相關的視頻、圖文,從而豐富思政教育的方式。基于思政教育的視頻內容、圖文內容制作上,可以加入一些全球食品安全、全球藥品安全等案例,適當的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素養教育等元素,從而激發當代大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觀念,使學生樹立起“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的意識,并認識到自身所兼具的社會責任,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大學生的職業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大局觀及全球觀。
高校食品藥品檢驗專業大學生是國家未來食品藥品行業發展的主要人才支撐。只有加強對該專業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職業素養的培育,才能培養我國合格的食品藥品質檢人員。因此,通過《國內外食品檢驗方法的標準及規范分析》一書帶來的相關啟示,以推動思政教育內容的革新、創新思政教學方法、明確思政教育目標等措施,更好地培養我國德才兼備的食品藥品檢驗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