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賀
疫情防控期間,有同事休產(chǎn)假,我臨時代替她當了兩個多月的班主任。我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當過班主任了,重新上崗,心里十分忐忑,生怕出錯。
因為疫情形勢嚴峻,學校要求班主任每天早上和中午為學生各量一次體溫,然后形成表格上報。我?guī)У氖且荒昙墸瑢W生年齡小,我比別人愈發(fā)小心。
我們學校量體溫用的是體溫計,每人一支。我怕學生弄壞了,更怕學生傷著自己,所以每次量體溫的時候,我都把體溫計從包裝中取出來給學生放到腋下,幫他們夾緊,然后陪著學生一起等待。等時間到了,再一個一個為他們?nèi)〕鰜恚榭礈囟龋H自登記表格。
這樣做很累,可是我不敢放手啊——萬一溫度計被弄壞了,誰來賠?萬一溫度計碎了劃傷了學生,誰負責?
后來,我試著親自示范,一步一步教學生如何操作,甚至連如何抓握溫度計不容易掉落都反復教。等學生練得熟了,我又開始教學生學習讀取溫度計上的數(shù)字。這個很難,教了好多天,才有兩三個學生可以勉強讀出來。雖然我還是提著一顆心不敢放,但是畢竟找到了一個讓學生自己完成的方法。
但有一天,一個女生還是不小心把溫度計掉到地上摔碎了,她一臉惶恐。我趕緊查看,看到學生無恙,我才松了一口氣,趕快清理現(xiàn)場。
我忍不住說了這個女生兩句,又給她找了一支溫度計。沒想到才過了一天,她又給打碎了!同時還有一個男生也打碎了一支!他倆看我的眼神簡直是絕望的。
我又向全班反復強調(diào)了“一定要小心”。班里的溫度計不夠用,我只好安排他們自己從家里帶一支來用。就這樣小心翼翼,一直等到疫情緩解,測量體溫的事情告一段落,我才松了一口氣。
現(xiàn)在想一想,其實我那時候真是緊張過度。班主任是什么?班主任就是孩子在學校里的媽媽。這個“媽媽”應該愛他們,當然不應該像有些媽媽那樣一味地“護”著他們。
溫度計本身就是個易碎品,學生在家里沒有操作過,打碎了很正常。我要做的應該是幫助學生找到打碎的原因,然后盡可能降低打碎的可能性,而不是高度緊張、當場批評。
我還有一個很大的疏忽,就是沒有讓學生輪流填寫測溫表。學生都很樂意幫助老師做事情,讓他們輪流擔當填表員,對學生來講也是一個鍛煉。
班主任應該做到敢于放手,不怕試錯——既允許自己試錯,也允許學生試錯。只有不斷試錯,師生才能在工作和學習中吸取教訓,共同成長。要知道,有時候教訓比經(jīng)驗更有利于一個人的成長。
可是為什么學生打碎了溫度計我會比他們還惶恐?為什么沒有想到讓學生擔任填表員?管理不到位固然是一個原因,害怕受到家長和學校的責難才是隱藏在背后更深層的原因。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安全問題傳遞給老師一種極度的不安全感,于是老師畏首畏尾,于是孩子們也變得誠惶誠恐。
通過反思,我認為,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向內(nèi)看——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然后要做的就是向外看——如何與家長、學校溝通配合。只有內(nèi)外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班主任才能真正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為學生的成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