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琴,楊麗兵,高俊杰
“雙一流”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
曹瑞琴,楊麗兵,高俊杰
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山西 晉中 030801
采用網絡調查法,對4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進行多角度調研,包括入館教育、講座培訓、教學課程、檢索大賽、手機游戲、寫作支持、嵌入式教學培訓、知識產權(專利)教學培訓服務共8個方面,分析其服務內容與形式特性,結果顯示,“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整體上比較重視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內容較為豐富,形式多樣化,普遍應用新技術,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及普通高校圖書館應當通過將新技術引入培訓課堂,注重趣味性,推薦嵌入式教學等方式做好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為促進本校學科建設發揮作用。
雙一流;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素養能力;培養;信息素養教育
面對圖書館豐富多樣、數量眾多的館藏學術資源,特別是中外文電子資源,讀者在檢索文獻時常感到困惑,如何才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而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將文獻信息主動推薦給讀者認識、了解與閱讀利用,亦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高校圖書館不斷努力,積極搭建館藏文獻信息資源與讀者之間的橋梁,從館藏文獻檢索到文獻數據庫使用技巧、技能培訓等,由淺漸深,逐漸拓展,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開展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
信息使用者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能力。已有研究指出,高校圖書館對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應包括新生入學教育、信息素養與信息資源檢索課、學院式學生培訓以及開展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大賽等[1],而圖書館讀者教育的主要內容有數據庫培訓、圖書資源獲取、信息素養培養[2]、學術論文寫作與投稿、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等。
從學術服務角度,可將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定義為:高校圖書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采取傳統與新技術融合模式,對讀者進行圖書館利用知識普及,圖書館數據庫、電子資源使用方法、檢索技能等專題培訓,情境式、嵌入式信息素養課程教學培訓,讓讀者掌握各種數據庫及專門工具使用方法,熟識學術研究道德規范,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信息知識與信息能力,順利完成教學、科研、學習等相關活動。
2017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3],42所高校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更好地了解“雙一流”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促進山西農業大學學科建設,筆者于2020年12月21日-2021年4月6日,利用網絡調查、文獻調研等方法,逐一瀏覽4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網頁,閱讀其電子數據庫等文獻內容,輔以電子郵件咨詢,重點從入館教育、講座培訓、教學課程、檢索大賽、手機游戲(以下簡稱“手游”)、寫作支持、嵌入式教學培訓、知識產權(專利)教學培訓服務共8個方面,對“雙一流”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現狀進行調研。
4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均有入館教育服務。新生入館教育內容,主要為圖書館布局、館藏資料地點分布、資源使用方法等;在形式方面,主要有現場培訓、在線學習、小視頻、課件鏈接、入館自測、講座培訓、尋寶、大賽、現場參觀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9所高校圖書館在新生入館教育時加入新技術元素,主要為手游、微視頻、微電影、微課、在線培訓、云游、在線學習、小游戲等;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11所高校圖書館還加入闖關、情景、互動小游戲;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有云游交圖環節,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有新生培訓掠影幻燈片(PPT)鏈接。此外,東南大學圖書館有“百戰書蟲”知識競賽,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提供國際生新生入館教育,鄭州大學圖書館入館教育有中文、英文2個版本。
4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均有講座培訓服務,均有線上、線下培訓形式,現場培訓和線上直播課堂、微課、培訓課件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內容主要有數據庫使用培訓、論文寫作與投稿、工具助力、知識產權(專利)等。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27所(64.3%)高校圖書館明確提出提供專場培訓服務,其中26所(61.9%)提及預約服務,中國農業大學等10所高校圖書館提及專場培訓人數,一般為10人以上方可開展培訓服務,南開大學圖書館規定5人即可開展培訓服務。
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等25所(59.5%)高校圖書館明確提及應用新技術于講座培訓中。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圖書館等采用騰訊會議,清華大學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等采用網絡直播、直播課堂,四川大學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等采用微視頻,武漢大學圖書館等采用微課堂,復旦大學圖書館提及慕課,新疆大學圖書館提及課件,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面向留學生提供英文講座。
除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3所高校圖書館未提及外,其余高校圖書館均對本科生及研究生開設教學課程。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圖書館均明確提及并開展信息素養嵌入式教學課程。上海交通大學開設院系合作課程《藥物信息檢索與使用》,四川大學將信息素養培養納入各專業課程學習中,有針對性地開展與課程內容相關的信息檢索、管理、利用等方面教學活動。西北工業大學信息素養教育于2020年首次嵌入該校醫學研究院研究生課程。
對授課形式進行調研,結果顯示,除面授外,視頻、慕課、微課堂、在線教學、Blackboard(BB)網絡教學平臺等新技術已引入信息素養教學課程,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均使用BB網絡教學平臺,加強師生互動;從教學內容分析,除信息資源檢索外,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術論文寫作與投稿、專利等內容亦有涉及。
組織與舉辦信息檢索大賽是高校圖書館吸引讀者參與,增強、提升、鞏固讀者的館藏資源利用、信息檢索等能力,提升圖書館在廣大師生讀者心中的重要性及影響力,擴大圖書館社會影響力的一項重要服務工作。在高校圖書館網頁服務、通知公告涉及的檢索大賽并不多,為增加檢全率,二次通過網絡搜索、數據庫論文搜索,發現“雙一流”高校圖書館信息檢索大賽相關信息數據共計313條,其中來自圖書館網頁298條(95.2%)、網絡搜索14條、數據庫論文1條。
上海交通大學和云南大學圖書館發布相關信息0條,其余40所高校圖書館(95.2%)都不同程度開展了信息檢索大賽。信息檢索大賽相關信息在圖書館網頁可查及的有32所高校,發布相關消息最多的為同濟大學圖書館(60條),北京大學等11所高校因圖書館網頁相關信息較少,通過網絡搜索和數據庫論文檢索補充。其中,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8所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檢索大賽信息來自校園網等渠道。
中央民族大學等27所(64.3%)高校圖書館發布檢索大賽消息均少于5條,對信息檢索大賽宣傳、組織力度、活動內容成果保存程度等不夠重視。已開展的檢索大賽主題涉及館內資源檢索287條(91.7%),數據庫檢索12條,專利檢索(知識產權)14條。檢索大賽主辦方多為高校圖書館與數據庫商合作(304條,97.1%),亦有校內院系合作(7條)、圖書館與知識機構合作(1條),圖書館獨立主辦1條。
信息素養教育手游是圖書館近年來興起的一款新的服務手段,操作方便,適應大學生碎片化學習特征,支持隨時隨地進行信息素養教育,故事線貼近校園生活,同時嵌入了不同層次的信息素養知識,能夠激發讀者信息意識[4],對于提升讀者信息素養、激發讀者興趣等都有重要作用。
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圖書館的初遇”為情景式復雜進階手游,武漢大學圖書館的“拯救小布”較為復雜,清華大學等8所高校圖書館的“闖關小游戲”“排架也瘋狂”等為簡單小游戲,其余32所高校未提及手游。
北京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手游注重游戲的趣味性,依據讀者信息素養水平層次,設置了進階游戲,故事情節復雜多樣,將圖書館規章制度、數據庫檢索、講座、培訓等信息教育服務融入劇情,通過女主角、男主角的校園生活,圖書館學習與生活,逐漸完成信息素養教育,故事情節吸引讀者,能夠激發讀者的體驗熱情[4]。武漢大學圖書館“拯救小布”游戲有答題,還設置了讀者喜愛的場景如贏得精靈圖圖等四位BOSS,層層通關,可以集齊四大裝備。清華大學圖書館、東南大學圖書館的圖書排架小游戲,在幫助讀者熟悉圖書架位排序規則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中央民族大學等6所高校圖書館的“闖關小游戲”,通過每關的知識閱讀,幫助讀者了解圖書館各項規章制度及所開展的服務、館藏資源的使用方法。
4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均為教師和研究生、大學生讀者提供寫作支持服務。服務方式多樣,較常見的為講座形式,其次為講座課件鏈接、教學課程,微視頻、騰訊會議等新式講課培訓方式亦有使用;服務內容涉及工具使用、文獻管理軟件(NoteExpress,Excel等)、論文寫作與投稿、數據庫使用培訓及學術規范等多個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復旦大學圖書館專門開設研究生課程,對研究生進行學術規范與學術論文寫作培訓。
上海交通大學等37所(88.1%)高校圖書館提及嵌入式課堂、嵌入式教學培訓,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云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5所高校圖書館未見明確提及。培訓主要方式為專題講座、嵌入專業課程、嵌入課題等。
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逐漸凸顯,近年來知識產權服務已納入高校圖書館新增熱點服務。除中央民族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3所高校圖書館未見提及外,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39所高校圖書館均提供知識產權素養培養服務。常見培訓方式主要為講座(講堂),有北京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32所高校圖書館(76.2%);其次為開設課程,有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7所高校圖書館;組織專利檢索大賽,有中國人民大學、東北大學等6所高校圖書館;嵌入課題,有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等3所高校圖書館等。
“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比較重視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其內容較為豐富,形式也注重多樣化,新技術應用比較普遍,專場講座、嵌入式教學較為普及,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如讀者信息素養培養課堂整體缺乏趣味性,互動性不夠(僅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11所高校圖書館開展手游,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和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使用BB網絡教學平臺),吸引力不足;部分高校圖書館尚未引入嵌入式教學,信息素養教育效果一般;對專利相關知識的宣傳與培訓工作有待加強,相關專業課程開設較少;多數圖書館對信息檢索大賽的宣傳與組織工作不夠重視;數據庫技能培訓流于形式,只是簡單地宣傳、組織培訓,未重視讀者的體驗與收效;圖書館網頁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活動相關內容展示、宣傳不夠。基于“雙一流”高校圖書館信息培養服務現狀,結合讀者信息素養需求,筆者對“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及普通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提出如下建議。
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應當重視入館教育環節,課堂注重趣味性,適當引入小游戲,激發讀者興趣。信息素養教學課程、數據庫、專利、工具使用培訓講座應當廣泛使用騰訊會議、微課等新技術,注重嵌入式教學,將信息素養教育融入學科服務之中,對讀者進行潛移默化的學科信息素養教育[5]。
北京大學圖書館的手游應當為各高校圖書館參考并普及,寓教于樂。任何一項活動都需要大力宣傳才能讓讀者了解并參與[6]。檢索大賽應當進一步做好宣傳、組織與活動留存工作,擴大影響力,讓更多的讀者參與進來,向同濟大學圖書館學習,讓信息檢索大賽常態化,讀者在參賽過程中學習、提升圖書館知識及信息檢索技能。配合新生入館教育、讀書月活動、知識產權日宣傳及普及活動等重大活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而檢索大賽的主辦方在繼續加強圖書館與數據庫商的合作之外,也應重視校內合作、與社會合作,從而擴大高校圖書館知名度,提升檢索大賽的參與度與社會影響力。
在今后的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中,建議對研究生開設專利檢索、申報等相關知識培訓課程,在世界讀書日、知識產權日等時間段,開展多形式的專利知識宣傳與培訓,對教師等科研人員提供專利知識專場培訓定制服務。
針對“雙一流”建設需求,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內容應側重于數據庫檢索技能、檢索工具及EndNote等寫作工具的使用,專利、期刊投稿與學術論文寫作技巧等方面,應當廣為提倡專場培訓,嵌入式教學、嵌入式學科服務。
圖書館官方網頁是圖書館一切服務包括信息服務展示、宣傳的主要渠道。今后高校圖書館應當重視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留痕,將所開展的入館教育、講座培訓、教學課程、教學場景、檢索大賽等通過鏈接方式予以展示。
許多高校圖書館都與數據商合作,提供文獻原文獲取鏈接及下載服務。高校圖書館開展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教學及講座培訓時,一定要反復強調,讀者要對信息獲取方法途徑加強了解、掌握并進行實踐應用(如部分數據庫Spischolar等提供中英文一站式檢索及原文獲取服務),主動加入本校文獻資源服務群,若圖書館未訂購讀者所需文獻原文,讀者只需在服務群里發送文獻鏈接,就有專人在后臺提供原文下載地址鏈接,使用這一快捷服務,可以得到難以直接獲取的文獻。
[1] 阮偉娟.基于讀者行為分析的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培養模式探究[J].情報探索,2013(12):12-14.
[2] 劉薇.學習支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教育的現狀與思考——基于國內42所“雙一流”大學的實證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0,42(4):9-1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EB/OL]. (2017-09-21)[2020-12-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4] 劉雅瓊,李峰,張春紅,等.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手機游戲的設計與實施——以國內高校圖書館首款主題故事類手游為例[J].圖書與情報,2018(6):91-96.
[5] 曹瑞琴,楊麗兵.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存在問題與對策[J].農業圖書情報,2019,31(6):73-80.
[6] 楊萌.“4?23”世界閱讀日開展讀書月活動的調研與啟示——以“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為例[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21,45(1):43-47.
Information Literacy Cultivation Services of Readers of Libraries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CAO Rui-qin, YANG Li-bing, GAO Jun-jie
(Library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nzhong 030801, China)
Using the network survey method, a multi-angl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ultivation services of readers in 42 libraries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including 8 aspects of admission education, lecture training, teaching courses, retrieval competition, mobile games, writing support, embedded teaching trai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 teaching and training services, and their service content and form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braries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on the whole placed more emphasi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cultivation services for readers, with richer content, diversified forms, and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but there wa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Libraries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general universities should provide readers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cultivation services by introducing new technologies into training classrooms, focusing on fun, and recommending embedded teaching, so as to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double first-class; librari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read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bility; cultiv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曹瑞琴,楊麗兵,高俊杰.“雙一流”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素養培養服務[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22,46(2): 36-39.
G252.7;G258.6
A
2095-5707(2022)02-0036-04
10.3969/j.issn.2095-5707.2022.02.007

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全國農學文獻信息中心2020年研究項目(2020034)
曹瑞琴,E-mail: 657351953@qq.com
(2021-06-17)
(修回日期:2021-07-28;編輯: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