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 林路亮

摘 要:南沙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南沙原產地簽證業務實現了穩步增長,但還只是在一個較低基數層面的增長,存在出證企業數量不多、利用率不高、不同自由貿易協定的原產地簽證存在不均衡等情況,需要結合RCEP的實施,有針對性制定擴大南沙原產地簽證業務影響力,促使更多“好貨走南沙”的措施,進而實現南沙原產地簽證業務的增長,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關鍵詞:RCEP;南沙;原產地
2020年11月15日,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成員國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文本協議,標志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為這個大變局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對于中國而言,應對百年來未有之大變局就是要進一步擴大開放。通過RCEP,全球第二、第三大經濟體中日之間建立了自貿關系,是我國自由貿易區戰略取得的重大突破,將帶來更多投資和貿易機會。在自由貿易協定中,原產地證書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出口至目的國家或地區后享受優惠關稅政策待遇的重要憑證,又被稱為走向國際市場的“金鑰匙”。因此,有必要對南沙企業利用原產地證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RCEP的實施,提出促進南沙原產地簽證業務增長、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的對策和建議。
一、南沙原產地簽證業務的現狀
原產地證書是各國根據相關的原產地規則簽發的證明商品原產地,即貨物的生產或制造地的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是商品進入國際貿易領域的“護照”。近年來,隨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原產地證書已被廣泛運用在關稅征收、最惠國待遇、普惠制、國別配額、反傾銷、反補貼、技術轉讓、政府采購、瀕危動植物保護、產品品質或結匯等方面,成為了商品的“經濟國籍”。根據原產地規則不同,原產地證可分為優惠原產地證和非優惠原產地證,其中優惠原產地證主要用于享受關稅減免待遇,更是被業內譽為“紙黃金”。
2019年我國與RCEP成員國的貿易額占我國總貿易額的31.25%,其中出口和進口分別占26.75%和36.68%,2020年,我國與RCEP成員國的貨物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占中國貨物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的27%和37.6%。RCEP生效之后,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關稅立即降至為零關稅,其他貨物關稅在10-15年過渡期內逐步降為零關稅。這都將為“十四五”期間南沙進一步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新的增長極。
隨著國內外經貿形勢的不斷發展,中國逐步構建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網絡,對外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不斷增加,我國出口企業利用原產地證書享受關稅優惠待遇的熱情也持續升溫。從南沙自貿試驗區設立前后到近些年,南沙海關原產地證書的簽證情況見表1。
從統計表1上可以看出,南沙自貿試驗區設立后,南沙原產地業務實現了穩步增長,但還只是在一個較低基數層面的增長。和天河海關簽證份數10萬+、番禺海關簽證份數1萬+相比,南沙的簽證量還是太少。具體到南沙海關2020年度原產地證簽證情況,簽發的優惠原產地證書份數排前三的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原產地證書、中國-澳大利亞自貿區原產地證書、中國-韓國自貿區原產地證書,簽發這三種證書去往的國家正好都是RCEP成員國,RCEP協定實施生效后,企業申請證書又可以多一種選擇。分析2020年度原產地證的簽證情況,還能發現不同自由貿易協定的原產地簽證存在不均衡,多的有1500多份,少的不到10份,甚至有些自由貿易協定,像中國-新西蘭自由貿易協定、中國-格魯吉亞自由貿易協定項下都沒有企業申請證書簽發的情況。
二、RCEP實施在原產地方面的利好體現
RCEP是中國對外簽署的第 19 個自由貿易協定,同時也是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2020年,RCEP成員國的總人口達到22.7億,GDP總量達到26萬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超過10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比例均在30%左右。無論從人口和經濟總量看,還是從貨物貿易總額看,RCEP均高于歐盟、CPTPP 和《美墨加協定》這三大巨型區域貿易集團的規模。當前,中國正面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RCEP的簽署實施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一)累積范圍擴大有利于大型企業優化產業鏈布局
RCEP采用了區域累積的原產地規則,將15個成員國視為一個整體,允許協定的成員國在生產中使用原產于其他成員國的原材料或中間品,這些材料將被視為區域原產計入區域價值成分,這將使得加工產品更容易達到40%的區域價值成分要求,從而以更低的門檻獲得優惠關稅待遇。RCEP協定累積規則鼓勵各成員國企業使用區域內的原材料或中間品在區域內進行生產和加工。例如,企業可在區內各成員國靈活采購原材料和中間產品,在中日韓、東盟等國家統籌安排生產分工,制成品再免稅出口到區域內部的大市場。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企業能夠提高生產率和產品競爭力,中國和RCEP成員國的比較優勢也將進一步強化,同時也將推動形成互利共贏的區域產業鏈和供應鏈合作關系,使得成員國之間可以形成更為靈活緊密的經貿關系,有助于促進區域內經濟融合。
(二)原產地自我聲明制度將進一步提高貨物通關時效
長期以來,原產地證明文件的取得大多數采取企業申請,而后由官方授權的簽證機構簽發原產地證書的模式,這導致出口商申請和獲得商品原產地證明文件的過程需要承擔較高的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相較于以往我國簽訂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RCEP進一步豐富了原產地證書的類型,在傳統原產地證書之外,還允許“經核準的出口商”自我聲明,標志著原產地聲明制度將由官方授權的簽證機構簽發模式轉變為企業信用擔保的自主聲明模式。原產地自我聲明制度是由企業自主出具原產地聲明,免于向簽證機構申請原產地證書的一種制度,使得貨物原產地認定更加靈活和便捷,既大幅減少了政府機關的行政管理成本,也顯著節約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企業隨時簽發、即時生效,提高了貨物的通關時效和貿易便利化程度。
(三)背對背原產地證書機制,提升了貨運的便利性和靈活性
背對背原產地證明是中間締約方基于已由原出口締約方出具的原產地證明,再次分拆出具的原產地證明,其本質是原產地證書或聲明的背書。目前,我國已實施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僅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項下的流動性證明與背對背證明相類似,但RCEP背對背原產地證明的規定更加詳盡、可操作性更強、種類更廣。背對背原產地證明既可以由中間締約方簽證機構簽發,也可以由中間締約方的經核準出口商出具。背對背原產地證明的形式既可以是原產地證書,也可以是原產地聲明。RCEP設計的背對背原產地證書機制,鼓勵發展離岸商貿和建立海外倉。在該機制下,RCEP成員國的轉口商可根據出口商出具的原產地證明為轉口貨物出具原產地聲明,以便在銷售給其他成員國進口商時享受協定優惠稅率,極大地提高企業在銷售策略以及物流安排方面的靈活性。南沙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位置,企業可借助南沙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南沙綜保區的開放平臺優勢、RCEP背對背原產地政策優勢,開展國際分撥、加工裝配業務。例如,針對東盟市場需求設立日韓貨物海外倉,部分可直供國內需求,部分可分拆轉供東盟市場,部分可進入綜保區待銷。按照綜保區政策,國外貨物與國內貨物還可集拼出口,為南沙集裝箱物流發展提供機遇。
三、南沙原產地簽證利用率不高原因分析
2016年湯森路透和畢馬威聯合調查發布的《全球貿易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企業自由貿易協定利用率為34%,也就是說約有2/3的企業沒有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自由貿易協定優惠政策,這種狀況相較于北美自由貿易區80%左右的利用率存在巨大差異。目前在南沙自貿試驗區,南沙出口企業的原產地簽證利用率同樣不高。通過進一步調研,南沙企業利用原產地簽證拓展出口貿易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企業申領原產地證書的意識淡薄
在經貿往來中,企業能出具優惠原產地證書,為生意伙伴獲得關稅減免,在談判中將占據優勢,能夠較大程度上促成談判達成協議。但受各種因素影響,當前南沙企業能夠應用原產地簽證的并不多,大部分企業對這一國際貿易的“金鑰匙”理解較為淺薄,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多數企業只是了解原產地證書能減免進口商的稅負,申領原產地證完全是為了滿足國外客戶的需要,是被動申領證書,并不清楚它還有助于企業更好地走向國際市場,提升產品競爭力,因此,除非國外客戶主動提出簽證要求,目前很多南沙出口企業對原產地證書的利用率都處于較低水平。
(二)原產地規則復雜,應用上存在一定困難
原產地規則是自由貿易協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只有締約方能夠從中獲得經濟利益,阻止非締約方享受特定優惠關稅,適用于防止貿易偏轉,即非締約方通過締約方轉運其貨物以享受優惠關稅。原產地規則通常分為兩個部分:原產地判定規則和原產地規則實施程序,原產地判定規則分為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和制度性規則。產品特定性原產地規則使用范圍更廣,分為完全獲得標準和實質性改變標準。完全獲得標準一般針對農產品,實質性改變標準則包括稅則歸類改變、區域價值成分和特定加工工序要求。自由貿易協定不同,在原產地規則上的設置也各不相同。自貿區戰略實施以來,我國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數量越來越多,企業相關人員需要掌握的原產地規則也越來越多,這增加了相關工作人員的應用難度。大量復雜的原產地規則往往導致不少企業難以選擇應用何種自由貿易協定,能享受怎樣的關稅優惠。在應用原產地規則的過程中,企業需要注意的事項眾多,而面對如此復雜的程序,放棄簽證成為了部分企業的無奈選擇。
(三)原產地申報質量不高,引發退證查詢
一是不熟悉原產地規則。某些企業對原產地規則缺乏了解或一知半解以致產生誤解。有的認為只要產品含有進口成分或進口成分高,產品即無法符合原產地標準;有的認為原產地標準不同,關稅優惠程度也不同,不管什么產品,都打上“WO”完全原產。二是發票內容不實。部分企業申報原產地證時提供的發票與實際出口報關的發票不一致,或是在進口報關時所提供的中間商發票與原產地證書上的發票號碼不一致。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企業根據客戶低報貨值、降低關稅的要求來進行申報,導致原產地證申報金額低于實際貨值。三是簽證過程差錯百出。簽證人員在審簽電子數據時,發現的常見問題就有未填寫進口商國名、原產地標準申報錯誤、申報日期與實際日期不符、貨物描述中的英文單復數形式有誤、發票金額與申請書金額幣種不一樣時匯率關系不對應。甚至有 “求證心切”的企業為獲得證書,虛報申請信息,隱瞞真實情況以騙取證書,以上種種不實行為,引發國外海關的退證查詢,影響企業享惠,進而影響企業簽證的積極性。
四、結合RCEP的實施,推動南沙原產地簽證業務增長
(一)擇優選擇自由貿易協定
RCEP協定是將會產生深遠影響的多邊型、集團型自由貿易協定,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與目前我國已經生效的多個自由貿易協定相比,RCEP在某些方面并不具有現時的優勢,原因有:一是RCEP成員國之間的關稅承諾減讓清單并未涵蓋全部稅則品類,部分產品在其他自由貿易協定中可以享受更低的協定稅率。二是RCEP成員國約定的關稅承諾是逐步減讓的,因此某些稅率與已經非常成熟的自由貿易協定稅率相比反而較高。例如,在RCEP協定第三章第17條第1款第3項中規定,中國、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均是在RCEP協定生效之日起10年內實施;柬埔寨、緬甸和老撾,則是在協定生效之日起20年內實施。三是在一些情況下,部分商品的原產地認定標準未必比其他自由貿易協定的標準更具優勢。綜合以上因素,企業在有多個自由貿易協定可以選擇適用時,應針對自身貨物,比較不同優惠貿易協定下的降稅水平及原產地規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原產國的同一貨物在不同優惠貿易協定下所適用的稅率和原產地規則也可能有所差別。以去往韓國為例,RCEP生效后,中國和韓國之間的優惠貿易協定將有RCEP、中韓自由貿易協定、亞太貿易協定三項。企業需考慮申請哪種優惠貿易協定項下的原產地證書,以獲得最大的關稅優惠。
(二)用好RCEP協定規則,實現貿易雙方互利共贏
自由貿易協定的關稅減讓,可以增強南沙出口貨物在目標市場的價格優勢。南沙出口企業應針對其出口貨物關注RCEP成員國對有關貨物的關稅減讓情況,并深入評估有關貨物是否滿足原產地規則。如果貨物不能滿足原產地規則,可以進一步考慮調整原材料來源,結合各成員國的產業優勢,增加區域內原材料的占比,并深入評估這種調整所需的經營成本。同時,南沙出口企業可以將有關關稅減讓作為自身產品的優勢納入商務洽談中,并可考慮通過調整定價等方式,與成員國的進口商共享關稅減讓帶來的紅利。
(三)加強對原產地證書的宣傳培訓
企業是國際經貿活動中最主要的市場主體,企業能否充分了解并根據實際情況合法合規運用原產地規則不僅關系企業自身的盈利和發展,也影響我國的國家利益和國際形象,更是我國融入和引領新一輪區域經貿治理體系的關鍵。隨著與我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特別是我國加入 RCEP 之后,熟練掌握各自由貿易協定的原產地標準逐漸成為我國從事外貿企業的必修課。原產地簽證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在于企業申領不積極,因此,加強宣傳力度是第一要務。南沙海關將通過月度宣講會這一平臺,開展專題培訓,加大對原產地證書申領員業務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幫助企業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素養和專業能力,幫助其規范填寫申報證書和開展申報工作。同時,運用“互聯網+”思維,擴寬宣傳渠道,建立并維護好有關Q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政企互動平臺,拓寬海關和企業之間的溝通渠道,加強優惠政策的普及力度,同時積極宣傳原產地簽證的實際好處,加強對成功企業案例進行廣泛宣傳,以此鼓勵和帶動更多企業積極申領原產地證書,持續將RCEP相關政策及時送達到企業。
參考文獻:
[1]韓劍,楊帆,鄒銳銳.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下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研究[J].國際貿易,2021(3):66-73.
[2]鐘明容.杭州市企業利用原產地簽證拓展出口貿易的問題及對策[J].對外經貿實務,2020(10):52-55.
[3]袁明蘭、張小玲. RCEP簽署帶來的機遇、挑戰及中國的策略選擇[J].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1(1):82-86.
[4]趙亮. RCEP下的原產地規則[J].中國外匯,2020(24):41-44.
[5]李清,賈亞飛,張宇航.淺析自由貿易協定中原產地規則的重要性及其應用——以RCEP原產地規則為例[J].時代經貿,2021(5):47-49.
[作者簡介]沈丹(1984—),男,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南沙分中心八級職員;研究方向:海關原產地業務。林路亮(1984—),男,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南沙分中心工程師;研究方向:海關保稅區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