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汪茂盛


2月9日,春寒料峭,地處大渡口區的重慶工業博物館門庭若市。趁著假期,家長們紛紛帶著孩子前來參觀。
2011年,為記載重慶工業歷史、豐富城市文化內涵,重慶市政府利用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環保搬遷這一契機,依托原型鋼廠部分工業遺存建設重慶工業博物館,并交由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承擔項目投資建設。
歷經十余年籌劃建設,重慶工業博物館于2019年建成開放。
開館后,重慶工業博物館不斷強化功能創新,實現了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的華麗轉身。而這,只是重慶完善工業博物館體系,“秀”出工業遺產新模式的一個縮影。
開館重塑
重慶工業博物館副館長官詠琴,從博物館籌備到建成再到運營的十多年時間里,一直參與其中,談及重慶工業博物館,她自然是再熟悉不過。
半個多世紀前,大渡口區因重鋼而設立,煙囪林立的長江岸線形成浩浩蕩蕩的“十里鋼城”。2011年,重鋼因環保需要整體外遷后,大面積的重鋼老廠房被保留了下來。
“在城市更新過程中,老廠區、老廠房往往是拆舊建新的重點?!惫僭伹俳榻B,然而,大渡口區卻反其道而行之。
2007年,渝富集團對原重鋼片區進行整體規劃,提出了保護部分工業遺存、為重慶建造一座工業博物館的初步設想。與此同時,重慶市政府決定,保留利用重鋼原型鋼廠大跨度廠房和具有典型工業特征的建構筑物,修建重慶工業博物館及創意產業園。
歷經十余年的建設,2019年9月28日,重慶工業博物館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
重慶工業博物館由主展館、鋼魂館以及工業遺址公園等構成。
主展館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圍繞近代以來重慶工業120多年的發展歷程,全方位展示重慶對外開埠后民族工業的振興史,以及重慶工業為中國抗戰、國民經濟恢復、重慶城市化進程、中國工業化進程作出的巨大貢獻。
鋼魂館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是在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鋼鐵廠遷建委員會生產車間”舊址上進行的活化利用、專題陳列,呈現了鋼遷會成立、西遷并支持抗戰的恢弘歷史。
工業遺址公園總面積約42畝,場地內有1905年英國謝菲爾德公司生產的8000(HP)雙缸臥式蒸汽原動機等珍貴工業設備展品,還有多座主題雕塑、裝置藝術和工業先驅人物雕像,體現了工業文化與公共藝術的完美結合。
拓展渠道
開館運營后,重慶工業博物館不斷挖掘重慶工業內涵元素,充實館內藏品,豐富和完善展陳方式。
如今,作為全市四大博物館之一,重慶工業博物館運用當代博物館的先進理念與展陳手段,打造出具有創新創意、互動體驗、主題場景式的泛博物館,成為重慶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博物館獨具四大特色,是“國家重點文物遺址及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示范館”“全國唯一展示抗戰時期工業西遷歷史博物館”“重慶工業發展歷史陳列館”“當代及未來工業發展體驗館”。
截至目前,重慶工業博物館展品總量已達1.6萬余件(項)。其中,由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捐贈的雙缸臥式蒸汽原動機為重慶工業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臺機器見證了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百年歷程:1906年由張之洞從英國購進,先后安裝于廣州、漢陽,1938年隨“宜昌大撤退”西遷至鋼遷會大渡口廠區,直至1985年重鋼節能改造后退役。
“為挖掘重慶豐富的工業文化資源,我們開發了衣帽類、文具類等200多款文創產品,很受消費者歡迎。”官詠琴說。
與此同時,博物館不定期推出各類工業文化主題展覽,階段性推出各類“研學”活動、文創產品開發與文創體驗活動,不定期組織與國內外同類博物館、知名企業、機構及專家學者的交流活動等。
據悉,文博資源的創造性轉化渠道在重慶工業博物館還有很多:依托工業博覽園獨特的文化氛圍,與時尚品牌合作,承接品牌發布活動;打造非遺體驗課堂、觀影會等文化活動;為文化創意類企業提供眾創空間、孵化平臺……
“秀”出特色
作為著名的老工業城市,重慶蘊含著豐厚的工業遺產資源和工業歷史文脈。延續重慶工業記憶,能讓城市“生活秀”更加豐富多彩。近年來,重慶在完善工業博物館體系,“秀”出工業遺產新模式上下足了功夫。
2021年10月,重慶出臺了《重慶市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打造“生活秀帶”工作方案》,提出將“工業銹帶”打造成“生活秀帶”。
方案提到,將推進工業遺址集聚區建筑風貌建設,在城市整體“空間規劃”和“兩江四岸”城市設計編制工作中融入工業文化元素,實現“點上點靚、線上貫通、面上提升”。同時,“加強老工業區遺產保護利用,匯聚新興產業、文創產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講好工業文化‘故事’,建設一批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園、特色商業街區、文旅街區、工業遺址旅游景區。”
圍繞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重慶將實施一批重點項目:設立14座工業遺產相關博物館,建成8個工業休閑體驗街區和17座工業文化創意產業園,打造8個工業遺產公園和12個工業旅游景區等。
完善城市文化公共服務配套的同時,重慶還構建工業文化價值闡釋展示基礎,滿足大眾“教育、體驗、文旅”的一體化需求。
迄今,重慶工業博物館在秀品牌、秀教育、秀活力等方面進行了先行先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