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潔 霍艷芳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傳統檔案行業逐漸和各行業相結合催生出“檔案+”新行業模式。文章認為,“檔案+”新行業模式下檔案助力紅色文化產業升級發展具有必要性,通過明確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價值、加大紅色檔案財政支出和社會參與、整合紅色檔案資源開發渠道、重視年輕化群體、與時俱進發掘紅色檔案資源等助力紅色文化產業升級發展的新路徑,能夠促進“檔案+紅色文化產業”升級發展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檔案行業影響力,在新文科背景下發揮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和教育功能。
關鍵詞:新文科;紅色檔案;紅色文化產業
分類號:G275.1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Archives + Red Cultural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Ge Wenjie1, Huo Yanfang2
( 1.Archives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80;
2.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the traditional archives industry has gradually combined with various industries to the Archives+ new industry model.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archives to help the upgrading and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e industry under the Archives+ new industry model. The paths that clarifies the development value 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 increases red archives financial expenditure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integrates the development channels 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 Paies attention to young groups,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exploring red archives resources can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Red culture industry,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archives industry, and play social value, economic value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in New Liberal Arts.
Keywords: New Liberal Arts; Red Archives; Red Culture Industry
我國在2018年正式提出“新文科”這一概念,[1]“新文科”建設指導下的文科類建設更強調創新和發展,在實現傳統人文社會科學文化傳承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更著眼于提出新理念、激發新思維、創造新方法。[2]在此背景下,“檔案+”的概念也應運而生,“檔案+”強調讓檔案走出去,把檔案自身的價值、效用注入相匹配的行業、領域的底層建設中,實現檔案力與行業力的深度結合,生成行業新動力,即“檔案力+行業力=發展新活力”的模式。[3]“檔案+”就是“檔案+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全新的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檔案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將檔案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檔案創新力和生產力。
紅色文化和文化產業的融合體稱為紅色文化產業,紅色文化產業既是紅色文化的載體和表現形式,也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和新趨勢。[4]其天然與檔案行業具有交融空間。當前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紅色文化資源”和“紅色文化產業”本身的研究上,[5-9]結合“檔案+”的研究相關性及融合度低,真正涉及“檔案+”這一主題的文獻基本沒有。而在新文科背景下,檔案行業也應當逐漸擴展新思路,創造新方法,通過“檔案+”助力行業升級,依托全新的技術、管理模式和媒介融合方式加強紅色檔案資源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推進“檔案+紅色文化產業”的升級發展。
1 新文科背景下“檔案+紅色文化產業”升級發展的必要性
1.1 全球化格局中文化自信建設的迫切需求
新文科的誕生源于全球化格局的改變,其關注文科建設如何打破傳統知識的建構模式以適應全球化的新格局和新要求。紅色檔案是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做好紅色檔案的整理和開發,推動紅色文化產業發展,是我國在全球化格局中構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從整體上看,國際輿論格局依然呈現出“西強我弱”的狀態。中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理念不能完全與西方相融,深層次的文化價值更是很難在短時期內得到互認,這種來自意識形態的對峙也將是一種長期博弈的狀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國際傳播能力成為一種強烈而迫切的國家需求,在新文科背景下所面臨的全球化格局改變和國家發展需求當中,檔案助力紅色文化產業的升級發展顯得十分迫切。
1.2 新文科背景下思政教育建設的智慧源泉
新文科建設要求改變過去教科書及學科專業劃分當中過分西方化的設計,將中華文化更自然更深入地滲透到文科教育當中,并在新文科建設中彰顯對中國的輿論環境、意識形態環境、文化環境更加有利的內涵。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0]2019年4月,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11]在此背景下,“課程思政”改革的研究蓬勃發展,各學科和專業都在積極嘗試和探索如何有效融入“課程思政”。但文化自信不是憑空而出的,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離不開對各個歷史時期優秀文化的積累和傳承,“課程思政”也是如此。檔案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母資源”,是實現中華民族文化自立、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不竭源泉。[12] 在新文科發展中發揮“檔案+”的價值,將紅色檔案融入思政課堂,升級紅色文化產業,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是新文科背景下思政教育的迫切需求。
2 新文科背景下“檔案+紅色文化產業”升級發展路徑探析
2.1 明確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價值,夯實升級發展基礎
紅色檔案資源的歷史憑證價值是紅色文化產業發展升級的基礎。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以紅色檔案資源為依托,才能減少產業發展中的爭議和困惑,做到有史可循,有據可依。
紅色檔案資源的資政教育價值是紅色文化產業發展升級的核心。在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中,進一步挖掘整理好紅色檔案資源,開拓紅色基地教育,創新有特色的紅色文化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徑,都是紅色文化產業發展升級的必要條件。
紅色檔案資源的社會經濟價值是紅色文化產業發展升級的天然優勢。新文科背景下,我國的紅色文化產業處在迅猛發展的上升期,在開發紅色產業的過程中,將紅色資源轉變為經濟資源實現了經濟價值上的創收。尤其是對于一些地理位置偏遠的革命老區來說,依托紅色產業助力當地的經濟發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社會價值。
2.2 加大紅色檔案財政支出,推動社會參與,打通升級發展跑道
我國紅色文化的廣闊歷史內涵決定了紅色檔案資源的儲備體量龐大,要將這些大部分為紙質、實物的紅色檔案資源電子化、數據化、規范化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不少紅色檔案資源豐富的地區缺少對紅色檔案資源的財政支持,這導致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紅色文化資源因長期得不到保護而受到損害。與此同時,盲目開發紅色檔案資源而不深入挖掘、考究其內涵,過分追求商業化,必然使紅色文化發源地的民眾對紅色文化認識不足。地方政府應當給予重點地區足夠的資金支持,通過紅色文化產業財政的投入和社會資本的吸納,加快紅色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和管理體制改革,加速紅色文化產業品牌的塑造和特色形象的樹立。
新文科背景下,多元主體的社會參與對于紅色檔案資源的開發尤其重要,檔案管理不再是檔案職業工作者的獨角戲,政府機構、商業機構、民間組織等多元主體也能成為檔案信息資源的生產者、管理者、利用者、建構者。[13]鼓勵公眾和其他機構參與到紅色檔案資源的發現、發掘、整理、保護中來,將會有效改善紅色檔案資源來源復雜化、資源分散、挖掘有限、發展不平衡的狀況。
2.3 整合紅色檔案資源開發渠道,加速深度升級
我國紅色檔案資源分布廣泛,各檔案收藏單位之間互通合作開展較少,聯系不緊密,紅色檔案資源整合利用度偏低,同時還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完善、現代化技術支持力度不足等諸多問題。為實現“檔案+”助力下的紅色檔案資源全方位提升,首先可由高級別的紅色文化產業部門制定統一的紅色檔案資源管理規范,搭建共享平臺,經過電子化、數據化且符合規范的紅色檔案資源可以上傳共享,也可以通過共享平臺進行互動交流,學習先進地區的做法和經驗,解決紅色檔案資源分布不平衡、投入不均衡帶來的整合利用度低的問題。2013年,我國成立了全國性的社會團體“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組織類似的協作組織,定期進行業務交流,開展行業協作活動,研究和弘揚紅色文化。
在紅色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當中,傳播渠道過窄也是導致檔案資源無法深入整合助力紅色文化產業升級的重要原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線上社交平臺、公眾號推廣、移動APP的及時性和良好互動性等,都可以增強紅色文化的傳播能力。借助紅色檔案共享平臺和當前的新型技術傳播渠道,可以助力紅色文化產業的深度發展。
2.4 重視青年群體,推動持久性發展
當前我國的紅色教育普及程度并不算低,但紅色文化產業的受眾卻是以老年人為主。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使青年群體接受紅色教育,更好地傳承紅色文化、講好紅色故事;紅色文化產業采取何種開發利用方式才能吸引青年群體、更好地與其他產業相互融合都是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首先,對紅色檔案資源的深度挖掘,可以改變紅色文創產品同質化嚴重現象,將特有的紅色文化與不同地域文化相融合,還可以形成“泛紅色”文創產品。在紅色檔案資源發掘中,應當留意能夠開發好文創產品概念的素材,與此同時,利用好線上線下營銷渠道也很重要。其次,通過制作優質的紅色革命題材影視劇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文藝題材形式來傳播“紅色基因”,可以加強紅色文化和當代青年的聯結。由中央電視臺、中央檔案館聯合制作的百集微紀錄片《紅色檔案》在央視新聞播出后反響強烈;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等部門聯合制作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更是在年輕一代中掀起了紅色熱浪。對紅色檔案資源的深度發掘,同樣可以促進紅色旅游的特色化發展,吸引青年群體。對于全國各地的紅色文化基地來說,在充分深入發掘、考證紅色檔案資源的基礎之上,選擇適合自身紅色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道路,有助于吸引青年群體,實現紅色文化產業的持久性發展。
2.5 與時俱進發掘紅色檔案資源,促進產業發展
在新文科背景下,“檔案+”應當更加注重和新技術的結合,從“選時代”逐漸向“全時代”過渡,盡可能多地收集紅色檔案資源。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檔案館積極收集抗疫中產生的紅色檔案,并于2020年“國際檔案日”當天推出“廣外戰疫記憶”專題檔案線上云展覽,采用動態電子書的形式,展出廣外人抗疫過程中形成的文字、照片、音頻、視頻、實物等檔案材料,全書含文字共4萬余字、圖片(含實物照片)72張、口述檔案(視頻)1份、文創作品(音頻、視頻)16份。此次云展覽受到諸多媒體的高度關注。后期該檔案館又制作了“檔”說黨史、“檔”說廣外系列推送,獲得了師生的一致好評。與時俱進地發掘紅色檔案資源,對于促進和助力紅色文化產業的更新發展大有裨益。
3 結 語
在新文科背景下,“檔案+紅色文化產業”升級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習總書記說“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這充分說明了檔案工作的重要性,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在新文科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檔案+”新行業模式,必將助力紅色檔案和紅色文化的發展與傳承,為紅色文化產業的升級發展添磚加瓦。
注釋與參考文獻
[1]周文泓.新文科背景下我國檔案學科的前景展望[J].情報資料工作,2021(01):37.
[2]尹飛.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的四個面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11-30(012).
[3][13]趙雪芹,王青青,蔡銓.“檔案+”視角下紅色檔案的開發與利用新路徑探析[J].山西檔案,2021(05):128-135.
[4]鄧顯超,鄧海霞.十年來國內紅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評[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29-39.
[5]魏本權,陳敬.紅色資源學視野下的臨沂紅色文化及其產業開發[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15-20.
[6]黃永林.黃岡紅色文化資源特質與文化產業發展[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2):48-52+148.
[7]饒志華.紅色文化產業品牌創新[J].開放導報,2014(02):81-84.
[8]陳功煥,劉小珍.中國紅色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J].企業經濟,2011(09):156-158.
[9]周正.我國紅色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研究述評[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02):15-16.
[10][11]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12]徐擁軍,熊文景.檔案學專業融入“課程思政”建設的理路探析[J].檔案學通訊,2021(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