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嫦娟 郭彩虹


摘要:目的:分析個性化護理對多發性肋骨骨折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方法:隨機將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80例多發性肋骨骨折患者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個性化護理),每組各40例,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更高(P<0.05)。結論:對多發性肋骨骨折患者開展個性化護理,有助于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多發性肋骨骨折;生活質量
肋骨骨折多由擠壓所致,骨折后患者多會出現反復呼吸運動、疼痛以及胸部畸形等癥狀,其嚴重程度與骨折分類存在密切關聯。多發性肋骨骨折對患者影響較大,骨折后極易并發氣胸、肺不張等癥狀,嚴重者甚至還會刺穿心肺等重要臟器,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現階段,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該病,治療效果顯著,但術后極易引發大量并發癥,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臨床還需加強對肋骨骨折患者的護理干預,提高手術安全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基于此,本文就個性化護理對多發性肋骨骨折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擇(80例),入院起始時間為2020年1月,終止時間為2021年8月,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對其進行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均為40例。納入標準:符合《臨床骨外科學》相關診斷標準;經X線、CT檢查確診為肋骨骨折;存在反常呼吸運動、胸部畸形等癥狀的患者;自愿參考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排除標準:陳舊性肋骨骨折;單肋骨骨折;合并循環系統疾病。本次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1。
1.2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及時告知患者疾病及治療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使其能夠完全配合治療,同時在護理過操作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提高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度。
觀察組:開展個性化護理。(1)個性化心理護理:通過一對一、口頭宣教、播放視頻或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告知患者骨折和手術的相關知識,并評估其不良情緒,做好心理疏導;同時為其介紹相關的治愈案例,讓患者樹立治療自信心。(2)體位護理:骨折初期讓患者采取半坐位,根管引流袋時保持動作輕柔,同時給予患者胸部護板固定止痛。(3)疼痛護理:可在病房中為患者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讓患者在聽音樂的同時進行呼吸放松訓練,告知在呼吸的過程中,呼吸節奏及頻率,盡量保持勻速,避免急促,以此來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
1.3觀察指標
選擇健康調查簡表(SF-36)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維度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等,總分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此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
),行χ檢驗計數資料(%),若檢驗結果為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護理前兩組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多發性肋骨骨折常見于惡性腫瘤骨轉移或骨質疏松人群中。手術是臨床用于治療肋骨骨折的主要方法,由于該療法屬于有創性療法,術后極易出現劇烈疼痛的狀況,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既往研究中,臨床主要對該類患者開展常規護理干預,雖具有一定效果,但常規護理缺乏目的性、針對性,整體作用有限。
個性化護理干預內容更具目的性,通過個性化心理護理、體位護理、疼痛護理等方式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不能能夠消除患者對手術的顧慮,使其能夠安心接受手術治療,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舒適感,減輕其疼痛感,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通過個性化護理的方式,可有效提升多發性肋骨骨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多發性肋骨骨折患者,對其開展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丹.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在多發性肋骨骨折患者應用的方法及預后效果[J].中國傷殘醫學,2021,29(18):60-61.
[2]趙小義.臨床骨外科學[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3]徐晶.個性化健康教育護理對肋骨骨折術后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20,28(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