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超 朱藝焱
摘要 在“十三五”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得到明顯發展的基礎上,“十四五”期安順市的交通運輸發展將呈現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與養護、運輸服務、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等多頭并舉的現象,會是“軟硬并舉”的過渡期。文章以 “十三五”期安順市交通運輸發展成就為基礎,并結合當前國家和省里相關政策,對安順市“十四五”期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的重點方向進行思考。
關鍵詞 交通規劃;路網完善;運輸服務;綜合交通;智慧交通
中圖分類號 F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05-0034-03
0 引言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交通運輸規劃歷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交通運輸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的中承軸。在經歷“十三五”期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輝煌發展后,“十四五”期的交通運輸將如何發展?這是“十四五”期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必答之題。和“十三五”期大力建設交通基礎設施不同,“十四五”期將是基礎設施建設與養護、運輸服務、智慧交通等多頭并舉的關鍵期,是交通運輸行業硬件建設向軟件建設的過渡期。
1 “十三五”回顧
“十三五”交通運輸規劃已經畫上句號,交通運輸行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好先行,為安順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1.1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轉型
“十三五”期安順市交通運輸投資約540億元,是“十二五”期的1.6倍,是歷屆五年中發展速度最快、投資最大、群眾受益最廣泛的五年,為拉動安順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和提質增效的“轉型期”,經濟發展增速放緩,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在經濟“新常態”下,交通運輸發展由“量變”轉向“質變”,由“粗放式”轉向“集約式”,更加強調交通的“精細化”發展。
1.2 支撐脫貧攻堅
2020年,既是“十三五”結尾之年,更是黨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之年。安順市交通運輸同步全省實現縣縣通高速、建制村通暢率達100%、30戶以上自然村寨實現100%通硬化路及建制村100%通客運,為決勝脫貧攻堅提供良好基礎設施,做好交通先行。確保脫貧攻堅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確保基礎設施和運輸服務的均等化和公平性,解決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1.3 助推全域旅游發展
安順市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決定安順旅游城市的屬性,安順市公路網絡從“滯后”向“基本適應”轉變。“基本適應”的公路網將市域縣城、主要旅游景區連接為一個高效聯通的整體,構筑開放融合的旅游公路網絡,便利旅游產業布局和轉型升級,極大地提高安順內外交通聯系和景區通達性,提高游客體驗感,打造“快旅慢游”的路游公園,為安順市新時代全域旅游奠定堅實基礎。
1.4 引領新型城鎮化
2014年,《國家新型化城鎮化規劃(2014—2020)》正式頒發,新型城鎮化工作緊鑼密鼓開展,國家城鎮化發展進入網絡布局優化的關鍵時期。“十三五”期安順市交通更加注重路網完善,結合《安順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根據城鎮發展空間格局,構建外聯內通的市域交通網絡,做好交通先行,助推城鎮化發展,當好串接新型城鎮的鏈條。
2 發展思路
抓住交通強國建設機遇,結合《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和《貴州省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二三四”總要求,立足階段性特征,堅持“四輪驅動”,堅持交通運輸優先發展理念,以“運輸服務質量優先、行業發展技術引領、綜合交通治理現代化”為戰略路徑,圍繞“四新”主抓“四化”,提升交通服務支撐全省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能力,服務“四個輪子一起轉”,做到“四個輪子”轉向哪里,道路交通鋪到哪里。結合安順市地理位置和“十三五”交通運輸現狀,“十四五”期安順市交通運輸發展規劃重點體現以下發展思路:
2.1 補短板
堅持問題導向,對于部分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不足、普通省道技術標準偏低等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采取改擴建等措施,繼續強化基礎設施網絡供給能力,著力補齊發展短板,發揮基礎設施網絡的整體效能和網絡效益。
2.2 提品質
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構建優質高效的客運體系和高效專業的物流服務體系,強化科技、智慧對交通運輸的引領支撐作用,全面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效率和品質,推動交通運輸服務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從高投入、高速度向高質量、高效益轉變,堅持建一條通一條的原則,減少爛尾工程,不斷提高交通運輸服務品質。
2.3 促融合
加強多種運輸方式緊密銜接的綜合客運樞紐建設,提升綜合客運一體化水平,完善樞紐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旅客聯程運輸和貨物多式聯運,推動各種運輸方式一體化融合發展,推動交通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加強貴陽-貴安-安順都市圈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為都市圈經濟建設奠定基礎。
2.4 強服務
提高運輸服務品質,滿足城際多區間、多時段、多層次出行需求,推進交通運輸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堅強服務保障。
2.5 保安建
繼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不斷完善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體系,不斷加強出行者安全意識,不斷強化應急保障與救援保障能力,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保駕護航。
3 “十四五”重點方向
“十四五”是我國進入新時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努力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第一個五年。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編制“十四五”規劃需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向:
3.1 增量規劃轉存量規劃
這是與“十三五”規劃的本質區別之一,“十三五”安順市交通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交通供給能力大幅提升;鑒于此,加之受資金籌集、“三區三線”等因素限制,“十四五”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再是安順市交通運輸發展的唯一重點,“十四五”規劃將由增量規劃為主向存量規劃為主轉變[1],以高質量發展為原則,這也契合我國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對基礎設施“補短板”的要求[1-2],當然,縱使在“十三五”期安順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受體量巨大、資金籌措等因素的限制,安順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依然存在部分短板,還需要在“十四五”及“十五五”期持續完善。
3.2 持續完善路網
一是針對部分高速公路通道能力基本飽和,難以適應當下及未來交通需求,積極和上級主管部門溝通,擇機進行通道改擴建。二是針對部分技術標準較低的省道和農村公路,視交通需求進行提等升級改造,進一步解決普通國省干線“中阻梗”問題[3-4]。三是針對農村公路斷頭路現象,視市縣級財政,合理安排部分農村聯網公路,補充完善路網,增強農村公路連通性,保障公路公平性,節約百姓出行成本,助推鄉村振興。
3.3 綜合交通一體化
“十四五”期,緊跟《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統籌各種交通方式的聯合布局,更進一步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融合發展,大力支持綜合樞紐建設,以“一張網”的理念來整合綜合交通網絡,以“多運輸方式”協同發展來提升綜合交通網絡供給能力。加強外聯公路網和內通市政路網的一體化融合,打造高度便捷的城區內外一體化路網[5-6]。構建市域綜合立體的交通網絡,打破交通運輸方式各自為政的局面,促進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交通一體化發展,提高用戶體驗感和舒適度。
3.4 區域交通一體化
緊緊圍繞強省會戰略和五年行動方案,借鑒當前國內外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的典型案例,在“十四五”期,加快都市圈公路、城際軌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多層次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同步開展都市圈運輸軟實力的融合發展,爭取安順市交通運輸在“十四五”期融入貴陽-貴安核心區,基本實現都市圈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形成“一小時交通圈”[7-9],以交通下層建筑推動都市圈上層建筑—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增強安順市經濟社會活力和競爭力。
3.5 確保運輸服務質量
良好的基礎設施網絡不是終點,反而是交通運輸的起點,是高質量運輸服務的基礎;在交通基礎設施得到長足提升的基礎上,以高質量發展為準則,積極推動安順市運輸服務業發展。一是大力推進旅客聯程運輸發展,構建綜合交通客運集疏運網絡,全面推廣應用客運聯網售票系統,探索“一票制”和“一站式”客運服務。二是加快推動定制客運發展,以“互聯網+”“定制化”全面推動傳統客運轉型升級,滿足多區間、多時段、多層次出行需求。三是積極打造“一站式”交旅融合服務產品,建設“交通+旅游”集散中心,推動客運與旅游深度融合。四是完善農村客運普遍服務網絡。建立與農村公路等級、通行車型、載客限載、運行限速、通行時間等協調的農村客運線路網絡,保障農村客運“最后一公里”。
3.6 提升路網管養力度
公路管養水平關系到公路的使用壽命、用戶體驗感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增量規劃轉換為存量規劃的同時,大批的已建公路有待養護,公路的管養和建設應同等位待之。一是積極開展預防性養護和日常養護,提升公路路況水平,確保公路路面技術狀況良好。二是完善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建立事權清晰、支出責任明確、運轉協調的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形成權責明確、收費合理、運營規范、公開透明的收費公路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三是做好資金保障。公路巡查、養護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巨大,應做好資金的預算,做好各層級資金籌措方案,保障資金落實,做好公路養護。
3.7 同步發展智慧交通
2019年,交通運輸部印發《數字交通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期間交通運輸要向數字化升級邁進,支撐交通強國建設。智慧交通是未來交通運輸的必然趨勢,是交通強國的必然內涵,“十四五”期,將是“軟硬并舉”的過渡期,智慧交通建設應是“十四五”期的重點方向之一。
安順市“十四五”期在發展交通新基建的理念下,實施交通數字化工程,加快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運載裝備和運輸組織調度等全要素、全周期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打造數字化交通感知體系和信息傳輸網絡,構建先進的數字化交通信息基礎設施,運用新技術為傳統交通基礎設施賦能、為智慧交通發展創造條件。加強智慧公路、智慧檢測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大對于Maas的研究和應用[10-11],以滿足日益個性化、多樣化的出行需求。深化車路協同,加強車輛和交通工程智能化的程度,助推自動駕駛。推進5G技術、視頻識別、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北斗定位導航、先進感知系統等新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深度應用。
3.8 加強綠色交通出行
交通是碳排放大戶,更應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的先鋒。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環保理念貫穿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養護全過程,推進生態選線選址,強化生態環保設計,建設生態示范路、綠色交通廊道、綠色航道、美麗農村路、生態產業路[12-13]。加快構建綠色出行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深化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品質,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提升自行車和清潔能源車便民服務水平,提高城市綠色出行比例。
4 結束語
安順市“十四五”期交通運輸應是基礎設施建設與管養、運輸服務、智慧交通、綜合交通等齊頭并舉的關鍵過渡期,需要處理好交通運輸內涵要素之間的關系,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交通運輸規劃布好局,繪制好未來五年交通運輸發展藍圖,全面支撐交通強國建設,做好“四化”先行官,為黨的第二個百年目標當好先行者。
參考文獻
[1]孫丹, 黃穎, 馬尚萱. 關于編制“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的思考[J]. 交通企業管理, 2020(5): 10-12.
[2]白同舟, 劉雪杰, 林旭, 等. “十四五”時期城市交通轉型發展的若干問題[J/OL]. 城市交通: 1-11[2022-03-07].
[3]葉瑞云, 周玉松, 衷平. 基于鄉村振興發展的旅游公路規劃選線研究[J]. 公路, 2021(12): 257-260.
[4]何偉濤, 王艷東, 宮延鵬, 等. 斷頭路打通場景下的路網優化評估[J]. 交通信息與安全, 2021(6): 100-107.
[5]吳俊泉. 東莞南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規劃與實踐[J].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 2021(12): 1-5.
[6]顧煜, 薛美根, 陳必壯, 等. “十四五”時期上海市綜合交通發展新格局[J/OL]. 城市交通: 1-10[2022-03-07].
[7]劉保林. 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長江經濟帶發展“1+N”規劃政策體系有關情況[J]. 中國產經, 2021(23): 14-25.
[8]馬定柱, 張亞鑫. 智能化趨勢下的城市交通規劃發展構想[J]. 智能城市, 2021(22): 157-158.
[9]司偉. 構建交通引導的發展體系研究[J].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21(22): 65-67+82.
[10]陳振寧. 智慧城市理念與未來城市發展[J]. 數據, 2021(12): 73-74.
[11]劉昕. 做好新時代交通運輸規劃研究答卷人[N]. 中國交通報, 2021-12-21(1).
[12]聞欣. 高質量立法保障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N]. 中國交通報, 2021-12-15(7).
[13]丁千峰. 雙循環背景下重慶市“十四五”交通規劃思考[J/OL]. 城市交通: 1-12[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