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瑩瑩

檢察官張應逸
流量時代,不少“秀粉”選擇砸錢送選秀節目中自己挑選的偶像出道,有人“拿捏”住部分粉絲的狂熱心理,將購買“奶票”幫選秀節目投票包裝成一門投資生意,騙取多人人民幣100多萬元。近日,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以倒賣選秀節目“奶票”賺錢為名義的詐騙案,被告人吳某彬被提起公訴并獲判。
吳某彬和明美(化名)是因打游戲結識多年的朋友。2021年1月,吳某彬在微信上突然主動聯系明美,說是要向明美介紹兩個賺錢的項目,一個是為租借相機的租客墊付租金來賺取傭金,還有一個是幫選秀節目拉票賺差價。吳某彬表示自己倒賣“奶票”資金不夠,想向明美借錢,事后分紅。明美先后轉了近100萬元給吳某彬。
事后,由于吳某彬在僅返還部分利潤后便沒了蹤跡,明美忍不住去找了那家提供相機租賃押金項目的公司,但是讓明美失望的是,該公司的電話和網絡客服均無法聯系上。但更讓明美沒想到的是,被吳某彬欺騙的受害者,并不只是她一個。打著相機租賃、倒賣選秀節目“奶票”可高額返利的幌子,吳某彬又相繼從其余5人手中騙取了巨額錢款。
到案后,吳某彬供述,她并沒有把借各位受害者的錢用于投資,而是用來償還之前的欠款及日常開銷。截至案發,吳某彬已騙取多名被害人100多萬元。
近日,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被告人吳某彬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并處罰金。
“有粉絲的地方就會有黃牛”,黃牛也因此抓住了商機,做起直接批量販賣“奶票”的生意。在涉及金錢交易、投資理財等方面,公眾應格外小心注意,對于他人口中穩賺不賠的生意更要保持警惕。另外,對于粉絲而言,喜歡偶像無可厚非,但應保持清醒,理性追星,不要投入過多的時間、精力或者是金錢。
(張應逸,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
編輯:張程 竺逸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