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敏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內江 641000)
羌族又稱“爾瑪”,是我國西部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現今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等地。在獨具羌族文化特色的傳統工藝中,羌族刺繡手工藝最具代表性。羌繡圖案不僅反映了羌族人民的生活狀態,也體現了羌族人民的文化觀念,它們不僅存在于羌族人的服飾中,也存在于羌族人的日常起居中。
隨著羌族地區的經濟逐漸發展,交通日益便利,越來越多羌族人的生活開始受到漢族影響。當傳統生活方式日漸轉變,傳統文化與工藝的傳承也開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研究初期選取了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作為田野考察點,通過觀察羌族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穿著,在整理、總結了羌族人服飾中所運用的羌繡圖案的基礎上,對羌繡圖案的特征和表現手法進行全面的研究,以探究將羌繡圖案運用于服裝設計中的可行方案。
圖案,是指圖和案的結合。而羌繡圖案是羌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與實踐中總結形成的一種圖形形象,它有著明確的裝飾對象,是裝飾性與實用性的結合。在許多羌繡作品及羌寨建筑中,羊角紋樣和羊角花圖案的出現頻率極高。這是由于羌族人相信羊是他們的血親,這兩個圖案的廣泛使用表現了羌族人世代傳承的圖騰信念和不變的民族信仰[1]。勤勞的羌族婦女將生活中所見的動植物形象加以簡化、概括,創作出一系列抽象的圖案,取其生命力強勁的意蘊,以圖案化的形式使其呈現于服飾上,既是她們對生存環境的客觀反映,又是對她們熱愛生活、尊重自然的生活態度的完美表達。雖然羌繡圖案的內容具有豐富多樣的寓意,但都反映了羌族人民對生活抱有美好的向往。
羌繡圖案集裝飾性、情感表達性與實用性于一體,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并且富有文化內涵,因此詳細地分析其特征是運用羌繡圖案的重要前提。在具體分析時,本文采取對羌繡圖案的題材、色彩、構圖形式三大方面進行總結與分析。
羌族刺繡圖案豐富多樣,其內容題材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源于對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的喜愛,所以在刺繡作品中,各種動植物出現的頻率很高。植物類主要有牡丹花、杜鵑花(羊角花)、菊花、蓮花、石榴花等,動物類則主要有羊、鳥、魚、蝴蝶、孔雀、虎、獅子、雞、貓等,都是羌繡中常用的題材。二是因為羌族信奉的是萬物有靈的宗教,所以羌族人民會選一些具有靈氣的物件來作為圖案題材,主要有太陽、星星、月亮、火、鎖子、如意、錢幣、山水、花瓶等。其次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羌繡還采納了其他民族的回字符、萬字符、壽字符、云紋等多種圖案樣式。這些題材了組成了羌繡相當豐富的內容和形式,蘊涵于內容和形式之間的是羌族人民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熱切追求。
2.1.1 植物類圖案分析
羌族居于高原,與自然的關系非常密切。因此羌繡圖案中的植物紋樣主要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的羊角花、石榴花、牡丹、菊花、金瓜、桃子、杉枝、各種草木等(如表1)[2]。
羊角花即羌族地區常見的杜鵑花,其色彩鮮艷,形象美好,被廣泛種植于羌寨中。羌族婦女用線將羊角花的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加以艷麗的色彩進行修飾,將羊角花的生機與蓬勃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對于菊花,羌族婦女在創作時巧妙地將菊花的外形抽象化,利用幾何線條完美的塑造出菊花的紋樣。桃也是羌族地區常見的水果,在羌繡中時常用簡潔的線條將其呈現。而對于各種草木,在羌繡中則大多以抽象的幾何圖形出現,簡單而生動。
由表1 可見,植物類羌繡圖案多以對稱且規整的形式出現,少數則是以靈活不對稱的形式呈現?;ǘ漕惖膱D案時常被用于大面積的裝飾,因此圓形紋樣的表達變得頻繁,這樣將花朵類圖案使用在畫面中心時既能使畫面豐滿,也有利于四周添加較小的裝飾圖案[2]。
2.1.2 動物類圖案分析
動物不僅能滿足羌族人民的衣食需求,也給以羌族人民一種精神寄托,因此動物們與羌族人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羌繡圖案中的主要動物形象有羊、蝴蝶、飛蛾、魚、喜鵲、獅子、貓等,也存在著傳統意象的鳳凰、龍、麒麟等(如表2)。
羊是羌族人民信仰中的血親,因此羊的形象不僅常常出現在羌繡圖案中,在羌寨的建筑物上也時常能見到羊圖案的使用。至于蝴蝶、魚、喜鵲與貓,則是羌族人生活中時常所見的動物,羌族婦女在創作時時常使用它們。如表2 所示,動物類圖案在羌繡中的表現形式多為抽象化幾何紋樣,并且大多出現于羌繡的素繡中,以黑白的色彩進行修飾,極少數為彩色的寫實的紋樣。而據筆者觀察得知,動物類的羌繡圖案多用于裝飾羌族婦女的圍腰。
2.1.3 其他類圖案分析
由于羌族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地區,時常云遮霧繞,因此“云”紋在羌繡中的運用相當廣泛。羌繡中經常被抽象化的形象還有山川、河流、太陽、月亮、星星等元素。隨著文化的交融,羌繡也從其他民族吸收了一些紋樣,如“回”字紋、“萬”字紋、三角紋、菱形紋等。如表3 所示,羌繡圖案中的“云”紋、“回”字紋、“萬”字紋等抽象圖案都是將存在的客觀事物進行抽象化所得的圖案。研究可知,這些圖案在使用時基本以二方連續的構圖形式進行排列,組合成條狀圖案,將不同的條狀圖案排列在一起,運用于羌族服裝的袖口、飄帶、圍腰等部位。這些圖案個體都具有簡單的特征,但經過羌族婦女的排列組合后變得精致。在色彩的選擇上以彩色繡線進行創作居多,素繡中也時??梢?。

表3 羌繡中常見其他圖案
羌繡圖案從色彩上大致可分為彩繡圖案和素繡圖案。年輕的羌族女子在服裝的裝飾圖案上大多選擇彩色的圖案進行裝飾,年長的婦女則傾向于黑白或藍白兩色的圖案進行裝飾。
2.2.1 羌繡圖案的彩繡色彩分析
彩繡是指用多種顏色的繡線繡制的繡品,其顏色鮮亮明快,對比強烈。羌繡中的彩繡圖案夸張浪漫,構圖活潑靈動,線條的韻味十足,色彩鮮艷。
彩繡的色彩搭配以高明度、高純度的色彩為主,顏色鮮明艷麗,大量運用強烈的對比色,色彩差異大,如明黃和亮紫、玫紅和淺綠、橙色和天藍的搭配。紅、橙、黃、綠、青、藍、紫多以最原始的色彩面貌被運用于繡品之中。紅色的花朵配以綠色的葉,色彩以植物的本色相搭配,對比強烈,鮮亮明快。
彩繡多采取對比配色法和同類色配色法,前者具有視覺上的沖擊,展現出色彩對比的美感;后者則呈現出和諧統一的畫面效果。如在羌繡作品中常出現黃色與藍色、紅色與綠色的對比色搭配,這種搭配在花卉圖案中時常出現,運用對比配色法能更好地突出花卉圖案在服飾中的視覺效果。而在另外的羌繡作品中筆者也時常發現同類色配色法的運用,如玫紅色與粉紅色的搭配、翠綠色與草綠色的搭配,這些相近的色彩進行搭配時,圖案呈現出和諧統一的美感,使圖案出現在服裝當中時能更好地突出服裝結構與款式。
2.2.2 羌繡圖案的素繡色彩分析
所謂“素”,就意味著“單一、樸素”。素繡是指用單一色彩的繡線在另一顏色的繡布上繡制圖案。羌繡圖案中的素繡圖案古樸典雅,得到許多羌族婦女的青睞。
以線造型、素色同一是素繡的主要特點。素繡圖案的構成以線條為主,塊面為輔,線條靈巧隨意,繡面簡潔樸素。羌繡中的素繡圖案非常素雅,以黑色或白色為主,并與底布的色彩形成對比,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采用素繡的羌繡圖案大多用于裝飾羌族婦女的圍腰和腰帶,由觀察所知,素繡的羌繡圖案由于弱化了色彩上的視覺沖擊感,大多采用較為復雜的紋樣進行裝飾,運用多種圖案排列組合成一幅飽滿的畫面。
羌繡圖案的構圖形式在裝飾服飾不同部位的過程中相互組合、彼此映襯,使羌繡圖案產生了多種多樣的變化。羌族婦女在進行創作的同時將各種類型的羌繡圖案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從而得到了風格各異的羌繡圖案。同樣一種羌繡圖案可以隨著裝飾部位的不同而變化其構圖形式,如藤穿牡丹圖案,在裝飾袖口的時候可以將其拉長為帶狀圖案,在裝飾背部的時候則可以變化為團花圖案。不僅如此,幾個獨立的帶狀圖案組合在一起又可以形成一個團花圖案,而幾個單獨的團花圖案也能夠構成一個全新的帶狀圖案。
2.3.1 羌繡圖案單獨紋樣的構圖形式
單獨紋樣是獨立存在、獨立運用的圖案形態,是不受外形制約的一種個體組織形式,可靈活的置于合適的位置,羌繡圖案中有許多單獨紋樣。通過調查研究可知,采用單獨紋樣進行裝飾時,花卉紋樣出現的頻率最多,花卉紋樣的種類繁多,從簡潔大方到精致繁復,能滿足不同部位的裝飾需求。而花卉圖案的艷麗色彩也是羌族服飾中必不可少的。由于單獨紋樣的裝飾范圍有限,羌繡圖案的單獨紋樣大多用于飄帶等配飾中。
2.3.2 羌繡圖案二方連續紋樣的構圖形式
二方連續紋樣是將一個單元紋樣向左右或上下連續性重復排列所得的一種圖案組織形式。單獨紋樣進行排列后得到二方連續紋樣,不僅改變了其紋樣廓形,也使其裝飾功能與效果發生了改變。組成二方連續紋樣的大多是簡單的單獨紋樣,如“萬”字紋、“云”紋等。由于二方連續紋樣大多呈長條狀,因此這種形式的羌繡圖案多運用于腰帶、頭飾、袖口、衣邊等處。
2.3.3 羌繡圖案四方連續紋樣的構圖形式
四方連續紋樣是以一個單元紋樣向四周重復排列、延伸而得的紋樣。相對其他紋樣,四方連續紋樣更為繁復,因此大多運用于頭帕、圍腰等面積較大的繡片上?;ɑ軋D案與動物圖案時常以四方連續的構圖形式出現在圍腰上,原本就精巧的紋樣經過排列組合形成更為精致的紋樣,十分適合置于圍腰的中心位置,既能增強視覺感又能使畫面更為飽滿。
2.3.4 羌繡圖案適合紋樣的構圖形式
適合紋樣是把圖形組織在一定的外形輪廓中的一種特殊圖案形式。其外形根據繡片的不同功用可為方形、圓形、三角形、不規則圖形等。羌繡圖案中存在大量的適合紋樣,因為羌繡的紋樣設計都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品為依據進行的。如:衣服類、頭飾類、腰帶類、鞋類、鞋墊、床上用品等的圖案都是適合紋樣。
要將傳統的羌繡圖案運用到現代服裝的設計中去,不能只是一成不變的照搬,更需要嘗試和探索將羌繡圖案進行一些處理,如將傳統的羌繡圖案紋樣分解,或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羌繡圖案色彩,又或者將羌繡圖案與其他時尚元素相結合。如今的服裝風格多種多樣,羌繡圖案的運用空間很廣闊,而如何更好地將羌繡圖案用于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服裝中則需要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