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冉雪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零售消費品行業的數字化進程進入了加速期,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購物偏好發生了較大的轉變。中國皮革產品制造及銷售行業正面臨著消費者購物習慣轉變、傳統線下零售業遭受沖擊等困擾。如何實現皮革制品的銷售增長?大力推進全行業數字化進程方是破局的關鍵。
逐漸成為重要消費力量的“Z 世代”,與前輩們相較而言,則更加重視和追求個性化、多元化,其購物習慣也偏重于電商消費。傳統皮革制品品牌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這些年輕人的需求,探索一條線上線下平衡的健康發展路徑,而這首先需要重視的,就是消費者大數據。隨著互聯網原生代——“Z 世代”登上消費舞臺,他們的消費軌跡遍布線上線下,企業能夠獲得的數據極為豐富。這些數據來源于線上平臺、線下渠道、品牌/企業私域生態以及第三方數據等。多觸點、多維度的交易和行為數據,覆蓋了消費者全生命周期。在消費者大數據加持下,企業將各體系的數據、第三方的服務進行有效整合,就可以運用數據產出,獲得精準的客戶畫像,從而根據不同類型畫像制定生產和銷售策略,進而推進業務,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運營管理,把數據真正轉變為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在新品研發和供應鏈方面,企業不僅可以通過平臺大數據,精確定位企劃方向,還可以通過數字化調研和智慧共創,來幫助品牌驗證新品設計方向。此外,數字化仿真測試可以通過分析,及時獲得未上市新品的消費者真實反饋,把握潛力消費人群。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流量紅利正在逐步消減,在線購物用戶增長逐年放緩,廠商線上獲客的成本和難度逐年攀升。在此形勢下,發展私域生態顯得愈發重要。各企業被迫調整經營策略,從“流量”轉向“留量”,各大電商平臺均在探索私域玩法。經過多年發展,目前私域的生態已經較為完善,業務模式能夠做到閉環,公眾號、小程序、數字化導購是私域最重要的三個觸點。傳播、種草、交易、售后、會員等各環節讓私域生態與企業職能條線的關系更為緊密。其中,以微信小程序為代表的私域電商,進入快速上升通道,其中服飾行業小程序的交易成長尤為迅速,為其他行業小程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對我國皮革行業來說,數字化催生了新的銷售渠道和傳播互動方式,在對傳統分銷體系和門店模式產生挑戰的同時,更為企業帶來了創新驅動力。這些改變將逐漸影響品牌的研發與設計,以及供應鏈體系的革新,這一新途徑必將為有效促進行業健康科學發展而形成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