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徐翔
一個行業的成熟都是建立在無數企業失敗的基礎上。
直播電商現在風頭正盛,然而他的成長至今已經歷了五年的打磨。
“其實直播電商并不是新鮮事物,很早之前的電視購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隨著互聯網、物流的成熟,讓電視購物變得更加地吸引人?!?0后直播電商小伙肖亮在網絡上經營著自己家的茶葉生意,他說自己雖然剛開始直播賣貨三個月,但是已經盈利了30萬元。
肖亮的表現并不算太好,實際上一場直播電商帶貨下來能賣上千萬的電商主播大有人在。以知名人士羅永浩為例,羅永浩的錘子手機破產后欠下賬務8個億,但是經過半年的直播帶貨,羅永浩已經償還了4個億的債務。
對于行業來說,如果不算電視購物,直播電商的業態起源于2016年。那一年,國內接連涌現出了300多家網絡直播平臺,直播用戶數也快速增長。當絕大多數玩家都專注于游戲直播、娛樂直播的時候,蘑菇街成為了直播帶貨的第一個吃螃蟹者,他把直播引入了電商帶貨,并在2016年3月上線,正式開啟了直播電商帶貨時代的大幕。

2016年5月,薇婭上線了。第一場直播,只有200個觀眾,但是四個月后,薇婭用一場直播引導了1個億的成交額。作為淘寶直播一姐,薇婭早在2017年就拿到了2500萬的年傭金。
在中國的互聯網市場,最不缺的就是攪局者。很快,新玩家就下場了。2018年,抖音、快手橫空出世打響了市場爭奪戰的第一槍。作為短視頻平臺,抖音和快手流量可觀,主播眾多,缺的主要是貨。2018年,短視頻平臺興起一股賣大蝦、賣玉石的熱潮,主播依靠原本的內容和粉絲積累,一時間賣得熱火朝天。
2020年的疫情讓大家都憋在了家里,而這也讓直播電商更加有了發揮的余地。
“雖然說疫情不是直播電商發展的必然原因,但是無疑他是直播電商能加速發展的一個很強的助推劑?!彪娚淌袌鲇^察人士卓桑山這樣向《中國儲運》雜志記者說道。
在全國上下閉門不出的情況下,直播電商成為各行業的救命稻草。在行業幕后,超過20億元的資金投入了將近40多家電商直播企業,有實力的網紅孵化機構已經上市敲鐘。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電商直播基地已經初具雛形。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網絡購物用戶達7.10億。
在此背景下,各個互聯網平臺依托自身特質和優勢,加緊布局直播業務:小紅書依托垂直類內容優勢上線直播功能,加快內容流量變現的轉化速度;字節跳動成立專門的電商部門,整合旗下平臺的直播資源。此外,《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傳統媒體接連舉辦了多場收效較好的公益電商直播,全國多地政府也出臺了直播電商的扶持政策。
“有人說直播電商就是電視購物,兩者沒有什么區別,其實區別還是挺大的。”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教授田智輝向記者表示,直播電商天生具備網絡化的基因,呈現出不同的行業發展形態,它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為基底,以用戶為中心,蘊含著不同于電視購物的媒介屬性和價值邏輯,通過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興技術迭代相交融,搭建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邏輯。
田智輝說,從媒介形態上看,電視單向、一對多的特性不同于網絡雙向、多對多的結構,這使得網絡與電視在傳播模式上有著有本質性的不同。電視觀眾轉變為網絡時代的用戶,消費選擇的增多、權力的增加以及傳播角色的改變都極大突出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和偏好,用戶不再局限于電視購物所提供的內容和商品,而是結合自身需求尋找信息和產品。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商直播的交易額突破6000億元,在電商市場的滲透率達到5.5%左右?!皬闹辈ル娚痰陌l展趨勢來看,顯然這個滲透率還是太低,風口的風吹的正起勁?!弊可I秸f道。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