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婷婷
基于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國內需求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增長點,以物流行業為例,專業技能人才存在供給結構上的不平衡,尤其是既具備物流實操技能,又具有物流崗位工作實踐經驗的從業人員在行業的人才需求中供不應求,并且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導致企業缺乏發展動力,缺乏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根據目前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以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為切入點,構建以物流產業集群為主導的利益聯結的產學研聯盟,以職業教育的發展為龍頭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促進城鄉經濟統籌發展、城城經濟互補發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深化校企融合,物流產業集群向物流專業集群對接戰略、推動職業教育物流專業集群高水平、高質量的建設。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的重點要求。時代賦予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艱巨的使命與任務,特別是職業教育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家經濟建設、促進就業、改善民生重要的舉措。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生產方式也在隨之產生變化,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儲備,必須與時俱進,適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特點,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的特點,一方面要對標社會經濟和人才市場發展的需求作以調整;另一方面要深化與企業的合作,根據物流產業集群的趨勢準確的調整物流專業集群,在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戰略優勢。
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要走內涵的之路,以開放教育為抓手,增強推廣職業教育受眾范圍,以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為使命任務,按照區域經濟的特點,建設合適的專業和課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開展教育教學服務。
根據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人才培養上重點解決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式的問題。以盤錦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培養人才目標定位是支持地方經濟建設,需要與物流產業對接,與物流企業需求對接,與物流企業崗位設置對接,與物流企業所需技能對接。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對標職業教育的專業目錄,物流企業的用人需求是和專業目錄是否完全一致的,還要考慮到教學標準,要細化到人才培養方案中。
產教融合和工學結合突出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中去,產教融合要得到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由政府牽頭的搭建宏觀平臺,構建政府、企業、學校共同參與的運行平臺。在政府鼓勵政策的引導下,成立校企的人才培養委員會,開展宏觀決策、校企合作規劃,物流企業在人才培養中,依據企業的需求,進行任務點、訓練點的設置,結合教學資源,利用校內校外的實訓資源,有效的開展技能操作訓練。工學結合是在做中學和學中做有機的結合,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式上更具就業創業的優勢,針對就業創業的目的,優化課程的結構和課時分配。
我國經濟建設要向高質量發展轉型。[3]高質量發展是需要技能人才支撐,將物流產業作為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示范引領,推廣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提升全民教育素質覆蓋面,還可以提升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的層次和效益。[4]擁有高素質的技能人才會使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從世界范圍上看,發達的經濟區域都有高水平的教育院校支撐,例如美國的硅谷,技術人才迅速轉化為區域經濟發展生產力的示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5]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國內大循環的主流,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高度的相通性,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是物流產業集群,而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是物流專業集群,物流專業集群是要以物流產業集群為參照,適應物流產業集群發展的特點和需求,以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為切入點,根據區域的地理優勢、區位優勢、產業特點,不受空間、時間限制的調整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課程結構、教學方法等,是抓住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高質量的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集聚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為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打下基礎,開放教育的廣泛傳播性不但滿足學校,還可以滿足企業、鄉村等提高技能的需要,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在政府的優惠扶持政策下,先行示范,區域經濟的發展由市場的資源配置來起決定性作用,高質量職業教育畢業生擁有豐富的應用型技能,客觀上是以技能型人才為驅動,擴大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結合更好的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放教育和職業教育有著共同目標,為經濟建設提供人才,培養人才前提是方向正確,傳授的物流知識是與物流企業發展的步伐一致,是和物流產業發展緊密銜接的,例如目前培養物流人才是具備綜合素質的,不僅要會運輸線路規劃、優化倉儲,控制物流成本,懂得電商運營和電商營銷,是綜合技能的考量。[6]在職業教育與開放教育的融合點是共同的,培養適合時代發展的技術人才;其次就是提升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質量,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共性還在于指導就業,通過開放教育的網絡覆蓋將職業教育的技能知識點培養就業的大學生和再就業的人員技能培訓,教學的質量來源于于教學的組織和方法,不能拘泥單一的講授,更多的搞好課程的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從引導教學思路為著手點,讓學生對所學生的知識產生興趣點,總結物流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對學科的層次和邊際宏觀把控,職業教育的特色是職業,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結合需要優化教學的形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的質量;開放教育的學習開放性賦予職業教育多渠道學習,注重對學習過程化的效果演示,形成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學生自主地完成以學習任務,體現職業教育能力為本位的特色教育。[7]
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要注重的專業設置,尤其要以物流產業為基礎的,特別是形成物流專業集群對應物流產業集群,過去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注重強調發展產業,產業的調整與升級,隨著區域產業鏈的不斷發展,越來越意識到物流產業集群是需要有充足的人才儲備支撐的,物流產業集群要向物流專業集群的轉變和過渡,解決產業集聚技能人才重大缺口,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如果只是單一的專業設置,難以實現專業和產業接軌對接。物流專業集群與物流產業集群的接軌,包括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接軌、專業設置與企業崗位需求接軌、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接軌,將院校、專業、課程為改革的依據,架構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紐帶,以職業教育為引領為區域產業變革服務,以物流專業集群帶動區域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增強區域職業教育的輻射能力,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特色產業,專業集群支撐產業集群的技術人才,開放教育提高人力資源的教育的覆蓋的規模,職業院校培養高技能技術,按照市場需求來進行專業設置,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水平。[8]
經濟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摸索創新,而經濟創新的源泉來源于企業,只有讓物流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才能做好物流產業的升級改造,才能深度開發傳統產業的潛在能力,才能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的結構調整,才能讓教育的科研成果迅速的轉化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過去傳統的老產業鏈存在產業流程短、粗加工的問題,組織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聯盟,促使企業向產業供應鏈價值鏈中高端發展[9]。
創新科研助力物流產業發展,才能為產業結構注入新的發展動力,過去不合理產業結構,市場上的產品科技含量水平低,企業、高等院校、政府需要緊密聯系,組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學研聯盟,以先進生產力帶動市場的發展,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10]開放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需要形成院校聯動,與企業構建利益聯結的產學研聯盟,包括新技術的孵化、好成果的轉化,利用區域的重點優勢產業,做好文章,依托產業,形成區域的產學研深度融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