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恕
我國構建“數字驅動、協同共享”的智慧物流新生態,使物流企業直面數字化轉型。本文從深入研究數字化轉型的本質,認識到數字化轉型是一種從業務到管理再到商業模式的變革。探討了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文化觀念沖突、新技術和業務的結合、數據的安全問題等挑戰,并提出了一些對策。針對物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出了對靜態資源、業務流程和動態資源實現數字化,從而實現服務產品的數字化的由易入難,循序漸進的路徑。隨著信息化革命進入數字化階段,各大世界經濟強國也邁入以數字化生產力為主要標志的全新發展階段,我國的數字經濟也在各行各業加速形成。而物流行業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浪潮,經歷了多次轉型。從早期的國有運輸公司,其特點是具有很強的行政壟斷性質,到民營物流公司的快速發展,再到互聯網公司的進入,打造出貿易+物流一體化的平臺,而如今,互聯網電商平臺再造國際貿易模式和物流,帶動全行業發展,迎來全行業數字化的新一次轉型。產品化、數字化轉型成為物流企業的必經之路。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指基于數字化技術,例如:人工智能、云技術、區塊鏈、物聯網和流程自動化等技術建立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從而達到縮減成本、快速市場反應、有效控制風險、提升價值的效果,給物流企業帶來全新的物流服務和充滿活力的競爭力。數字化的本質是以數據的自動流動來驅動企業內的多種升級,優化資源配置,創新商業模式,構建企業新型競爭優勢。隨著我國智慧物流理念的提出,互聯網逐步滲透進物流企業中,改變了物流線路、倉儲、配送等,物流企業有了更多的選擇。首先,物流企業可以利用物聯網規劃運輸路線,借助沿途路線倉庫、交通線路等因素,規劃出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運輸路線。其次,企業可以利用區塊鏈和人工智能進行配送,例如我國很多城市都已經投放了智能快遞柜,物流企業在掙得客戶許可后,可以把快件放在快遞柜內,提升快遞配送效率。此外,很多物流企業開始研發數字化機器人,使用物流機器人進行快件分揀和配送,縮短快件分揀、打包等環節時間,進一步提升物流企業工作效率,利用數字化轉型促進我國物流行業轉型升級。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長期而巨大的工程,不僅僅要求物流企業采購先進的智能化設備、物流機器人和物聯網系統,還要求企業培養一支熟悉物聯網、區塊鏈和智能機器人操作的專業隊伍,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將面臨著很多挑戰。
1.數字文化觀念的沖突。傳統物流行業主要依賴人工,企業根據產品類型、運輸條件、運輸周期和交通線路等來選擇運輸方式,大多數企業都在“單打獨斗”,倉儲、配送等環節沒有形成閉環,影響了物流企業運輸效率。企業數字化轉型,將打破傳統的舒適區,企業將嘗試新的工作方式和形態,在這些沒有經驗的領域探索,勢必帶來舊的觀念習慣和新的文化之間的沖突。部分物流企業管理者經營理念比較保守,不愿意花費資金來采購價格昂貴的數字化物流軟件和設備,另一方面則體現在物流企業員工對數字化技術不太了解,對物聯網、區塊鏈和機器人操作都不太熟練,影響了快件分揀、安檢、打包和配送等環節。對于物流企業而言,要向企業的員工、客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解釋轉型的重要性和具體過程,要鼓勵他們接納數字文化,并主動運用數字化工具和技術探討和解決問題。
2.新技術和業務的結合。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一種從業務到管理再到商業模式的變革,雖然信息技術是其驅動力,但是物流企業的業務才是核心,所以,數字化轉型不僅要求企業能夠迅速學習和掌握新技術,還需要將新技術運用到自身業務中,借助新技術帶來現有業務的改變。數字化物流可以把貨物信息進行整合,根據產品運輸條件、運輸周期和物流成本等規劃最佳運輸路線,并對運輸路線相關貨物進行合理分配,采用集約式運輸模式,把公路、航空、鐵路和水路運輸方式融為一體,減少貨物中轉時間,進一步縮短運輸周期。那么,要使數字化轉型行之有效,人是關鍵,變革組織結構勢在必行,匹配轉型所需要的人才,例如新技術人才,更需要的是可以將新技術用于業務流程改造的跨領域創新型人才。
3.數據的安全問題。有“未來新石油”之稱的數據,是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企業的各項業務運行、管理決策都離不開數據。物流企業需要把客戶信息、商品報價、物流成本都能基本信息輸入到物聯網中,由系統進行精準的云計算,合理規劃出最佳運輸路線,最大限度控制運輸成本,這一過程離不開互聯網,對互聯網數據安全有著很高的要求,物流企業在使用物聯網技術的同時,要做好內部數據保密,防止機密信息泄露,保證自身合法權益。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倉儲、運輸等各環節產生的信息流都非常大,要確保每個環節的每個數據能夠及時與精準的傳遞,大數據作為重要手段,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便利,但也隨之帶來了相應的信息安全問題。數字化轉型正面臨著數據被泄露、惡意軟件攻擊、系統漏洞等安全問題。物流企業要時刻保持信息安全的意識,提高數據安全的保障措施和應對數據安全問題的能力。
1.有利于規劃最佳物流運輸路線。數字化技術把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融為一體,利用互聯網技術把交通、市場、倉儲和配送等環節融為一體,利用精準的云計算技術,計算出最佳運輸路線,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從而促進物流企業長遠發展。隨著互聯網經濟飛速發展,數字化轉型是物流行業主流趨勢,企業可以運用物聯網、區塊鏈和云計算技術精準定位客戶群,合理規劃最佳物流線路,合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企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2.有利于提升物流運輸效率。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物流網絡覆蓋面越來越廣,跨境物流也發展迅速,物流企業訂單數量也在逐年攀升,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對訂單的全程跟蹤、降低倉儲成本,促進各個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例如我國電商企業和物流企業進行合作,實現線上訂單共享,及時安排物流打包、安檢和運輸,縮短物流等待時間,物流企業可以利用線上平臺對某一區訂單進行整個,合理選擇運輸方式,集中安排運輸,例如包車運輸、航空運輸等,同時滿足多個企業物流運輸需求,大大提升物流運輸效率。
3.有利于提升客戶滿意度。數字化技術促進了人工智能和物流行業的融合,智慧物流模式逐漸成型,進一步提升物流運輸速度,例如無人駕駛汽車、物流機器人和快遞柜等智能設備的出現,大大提升了客戶滿意度,提升了最后一公里配送質量,有利于提升物流客戶和消費者滿意度。例如很多物流企業開始使用分揀機器人來進行打包、質檢等工作,不僅提升了物流分揀環節質量,還降低了人工費用,無人駕駛汽車則是代替快遞員送貨上門,滿足不同客戶需求,智能快遞柜減輕了快遞員負擔,方便客戶自助提取快件,提升了物流環節服務質量。
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涉及企業文化觀念的轉變和組織的變革,需要將業務流程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提高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建設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所以,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應該由易入難,根據公司的規模和階段循序漸進,穩步推進。以下就探討一些路徑。
1.實現靜態資源的數字化。物流企業有什么可用的靜態資源呢?倉庫、車輛、船舶、集裝箱、堆場這些物的資源,組織結構、人員、客戶和供應商這些人的資源,還有資金這種財的資源。大多數企業都已經完成了這些靜態資源的數字化,配備了各種信息系統,例如:企業內部的資產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也有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供應商管理系統等,這也將作為下一步的基礎。物流企業可以把內部資產登記在資產管理系統內,對物流業務、固定資產等進行全程追蹤,例如從貨物或快件進入企業后開始記錄,記錄封建、打包、倉儲、運輸車輛、運輸路線和供應商等信息,全程跟進貨物物流信息,實時更新物流信息,以便客戶及時了解貨物信息,幫助物流企業爭取更多客戶。此外,企業還可以利用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對所有物流客戶進行管理,根據貨物類型、貨物目的地、運輸條件等對客戶進行分類,建立客戶電子檔案,精準定位客戶群,為不同客戶推薦不同的運輸港口、倉庫和運輸方式,提升客戶滿意度,幫助物流企業擴大客戶群,擴大物流運輸網絡覆蓋面積。
2.實現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前面已經提到,內務是數字化轉型的內核。我們要清楚的知道,物流企業的各項業務是如何開展的,如何跟蹤服務質量,又是怎么進行績效考核?并將每項業務流程進行標準化,使組織、人員與業務流程相匹配,明確每個業務環節、每個員工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同時,物流企業的各項物流服務流程并不是獨立的,應充分考慮它們相互之間的協同和上下游關系,實現服務流程的模塊化,便于各項流程的拼接和組合,形成更為復雜的服務流程。在業務流程標準化和模塊化的前提下,建立物流業務信息化系統,因為沒有強制性的業務信息化系統,一切流程都是紙上談兵,信息化系統要在關鍵節點上,實現強制實施。物流企業要根據自身戰略目標、客戶群特點來構建信息化管理系統,把物流客戶信息、市場營銷、貨物基本信息、物流信息追蹤、客戶服務、員工績效考核等融為一體,促進各個部門合作,把整個物流環節責任落實到個人,進一步提升員工信息化素養,為數字化轉型做好準備。例如物流企業要及時把客戶信息上傳到信息化管理平臺,把貨物重量、發貨地、目的地、運輸條件和運輸限期等進行詳細登記,并進行物流報價。財務部門要對業務員提交的物流報價進行審核,核算好物流價格,物流訂單審批過后,運輸部門進行打包、質檢等工作,或是安排目的地周邊倉庫發貨,降低運輸環節成本。物流企業要成立客服部門,耐心接通客戶查單電話,并及時更新物流信息,追蹤物流服務質量,核對客戶投訴,提升物流企業業務信息化管理水平。
3.實現動態資源數字化。有了之前兩步的基礎,通過WMS系統和嚴格的倉庫作業流程,企業能迅速的掌握剩余可售倉庫面積或儲位數量;通過TMS系統和嚴謹的陸運作業流程,企業能準確的知道在特定時間和地點,可以提供服務的車輛信息;通過實時的艙位預定系統,企業能快速的獲知集裝箱或航空艙位的可預定資源。以上這些正是物流企業的動態資源,包含了倉庫的空余面積,實時卡車的運力,實時集裝箱的數量,實時航空運輸的艙位等,也可以理解為一切物流服務的“可售庫存”。將這些動態資源數字化,即可以迅速了解“公司有什么物流服務可售”,可售服務的數字化,是物流公司公司強化運營管控,實現全網運營的前提條件,也是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必備條件。物流資源動態化管理是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環節,物流企業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實施倉儲管理、物流信息追蹤和客戶服務,明確內部物流運輸資源飽和度,為客戶提供最優物流運輸方案。例如企業可以建立WNS系統,對企業在各地的倉庫面積、儲位數量進行實施更新,根據客戶運輸噸位、貨物類型等安排就近倉庫發貨或臨時儲存貨物,幫助客戶節省運輸和倉儲環節成本,企業要實施更新倉庫空域面積、集裝箱數量和航空運輸艙位等,及時預訂倉庫和集裝箱。此外,物流企業要實施更新系統信息,協調好陸運、水運、鐵路和航空運輸資源,實現物流信息動態化更新,根據客戶物流運輸要求,提供最佳運輸方式和服務車輛,有效降低客戶等待,盡早安排發貨,提高滿意度。
4.實現服務產品的數字化。服務產品數字化,就是用結構化的數據字段定義和描述服務和產品。使得服務看得見摸得著,在互聯網上可查詢,可訂購,是物流企業數字化的高階目標。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加快財務結算,提高客戶體驗度,是伴隨電商發展的必然產物。然而,并非所有的物流服務均可以順利的實現數字化。物流企業本身的商業模式決定了服務產品的數字化方向。比如,標準化程度高,距離C端更近的服務,更容易實現服務產品化和數字化,反之,針對定制化服務,體量大的B型企業,不太容易實現服務產品化。所以制定服務產品化和數字化的目標,要首先清晰的了解企業自身的商業模式,不能東施效顰。當然,服務產品數字化進程,也可以反作用于商業模式的提升和改變,這是一把雙刃劍,值得物流企業去探索。物流企業要針對不同客戶制定服務方案,例如生鮮類客戶對運輸實效、運輸設備要求比較高,物流企業可以采購一些冷鏈運輸設備,為客戶提供冷藏車、運輸冰袋等專業化冷鏈運輸服務,滿足客戶運輸要求,保證生鮮產品運輸質量。一些發貨量比較大的客戶,更看重物流報價,物流企業要為這些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包月服務,如果客戶每月物流量達到一定數額,可以提供一些額外優惠,吸引更多客戶訂單,物流企業要借助這些個性化服務模式要贏得更多客戶和訂單。
5.實施智能化配送。電商企業是我國物流企業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物流企業要根據社區配送特點來制定數字化服務模式,優化“最后一公里”配送,利用優質服務贏得更多客戶。例如物流企業可以積極研發無人駕駛快遞小車、智能配送機器人,在各個社區設立智能快遞柜或快遞驛站,滿足不同人群物流配送需求,方便消費者接收或寄發快遞。例如京東物流近幾年開始在大學校園或工業園投放無人快遞小車,提前聯系收件人,并把收件人信息導入快遞小車,由無人駕駛的快遞小車進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客戶可以自行約定配送時間、送貨上門時間,方便一些上班族或學生黨在方便的時間收取快遞。物流企業可以社區快件數量來投放快遞柜,在征得客戶允許后快遞員可以把快件放在快遞柜內,收件人可以憑借快遞碼取件,既可以緩解快遞員派件壓力,也可以方便收件人24小時自助取件,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難的問題。智能化配送是未來物流企業轉型的重中之重,企業要加大在科研、服務上的投入,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打造優質物流品牌。
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物流企業要積極探索,堅信數字化轉型可以給企業帶來業務流程優化、服務產品創新、員工生產力提升、服務價值提高、客戶滿意度提高等價值,也將助力我國構建“數字驅動、協同共享”的智慧物流新生態,更好得實現物流業與實體經濟的協調融合發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