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靜宇
奔跑者從未停歇,快遞業的堅韌也超乎我們的想象,前景更值得期待。
1月6日,2022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
會議指出,預計2022年全行業業務收入完成1.4萬億元,同比增長11%左右;行業業務總量完成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左右。可以看出,會議非常有針對性,明確提出了新的一年的工作目標。但對于身處其中的快遞企業來講,也意味著新一年的暗戰仍將持續。
整體來看,2021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量和收入都保持著高速增長的趨勢,其中,中部和西部快遞業務量占比逐年增長,快遞行業區域發展更加均衡。未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快遞行業產業規模將持續拓展。
展望2022年,受企業與加盟商利潤修復影響,受上游電商平臺影響力減弱影響,同時受成本分區、服務分層、產品分類,受差異定價、優質優價等一系列政策因素影響,中國快遞行業總體價格競爭將趨緩,低價競爭將受打擊。
總體看,“量本利”仍為電商快遞企業經營的基本邏輯,價格競爭仍將持續,價格競爭或將逐步在新價格洼地城市發生,快遞企業總部的返點、補貼等將更多關注新價格洼地城市的加盟商。
在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看來,從2021年開始,市場占有率和業務量已經不再是衡量快遞企業競爭的第一指標,快遞業的競爭也不再僅局限于電商市場。航空運輸能力、國際物流、供應鏈物流等等新的市場和新的維度將會決定這場膠著競爭的獲勝者。“2022年會是競爭分化的一年”,一些頭部企業把握住了市場變化的節奏,在不斷進攻。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收購兼并作為頭部快遞企業快遞提升實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去年充分體現了它的重要性。
2021年9月,順豐控股完成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51.8%股權的收購。收購后,順豐控股將嘉里物流納入國際部板塊,以此獲得國際貨代、清關等方面的資源。
業內人士預測,順豐進入收購兼并階段,未來5年將繼續收并購。從客觀上講,DHL等企業均經歷了10~20年時間較長、額度較大的收購高峰時期。而順豐大規模兼并收購自2018年至今,其所收購企業的數量、所屬行業的覆蓋面均不足夠,分析判斷順豐還會有5~10年的收購高峰時期。
快遞公司收購物流企業,此前案例較少。相對類似的案例,為京東去年的一起操作。
2021年9月,京東子公司京東智能產業發展集團以9.16億收購宇培國際持有的中國物流資產股份。交易完成后,京東將持有中國物流資產37.02%股份。
同樣作為京東的子公司,京東物流此前和中國物流資產存在多個關聯交易,其中包括中國物流資產向京東物流出租物業、倉庫、宿舍和餐廳等等。此次收購后,京東更加完善自己基礎物流能力,對京東物流或帶來積極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中國顧客推薦指數快遞服務推薦度的排行榜中,京東物流已躍居第一名。京東物流走的是與其他物流公司不同的直營體系,即自建倉庫的重資產模式,使其能夠全權把控配送的整個環節,對配送效率和配送員工都有很強的掌控。
從客觀上講,兼并收購對于頭部企業的發展基于幾大需求,產品和運營網絡優勢互補、擴大業務量規模,主流企業通過收購上下游企業夯實核心競爭力,已然成為主流快遞企業提高實力的最佳實踐。同行間并購不僅優化資源配置,還降低了內卷的概率。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