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彤
北京農學院 北京 102206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本科畢業是學生最后一次的考試,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1]。在本科學習過程中,通過對畢業論文的課題設計,學生也對自己的知識學習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另外,學生在畢業之際,做好自己的畢業課題設計,對其之后進入社會和工作也重要作用。作為應用型高校的本科人才培養,學生應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大學本科教育學習各個環節中,畢業設計與畢業論文管理是重要的環節。
當前,在本科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模式多數都是課堂授課的方式,學生以傾聽教師的教授為主,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中,在這種情況下的學習,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但是課題研究,需要學生去主動和積極的探索。在這樣的矛盾體下,容易使得學生在大學四年畢業自己,往往不知道該怎樣去設計畢業課題,也不知道怎樣去翻閱文獻資料,不會分析問題,使得最終論文創新性不足。
如圖1所示,在大學本科畢業管理過程中,其管理系統主要包含了三個模塊,分別是導師、學生、導師與學生交流三個。
圖1 本科畢業論文管控系統
該模塊是學校內部和校外導師等,通過任務書模塊,來將創業、讀研、就業三個類型的畢業設計書發布的模塊,一些臨時的資料,或者是任務等,都可以在這個模塊中進行發布。而且,導致可以在模塊中對學生的日報進度進行查看,對其畢業論文的設計質量進行評價。在學生最終的成績考核中,定期評價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對學生進行長期的檢測,進而將學生在各個階段的畢業差異性給有效體現出來,有效的為畢業設計指導提供了數據支持。在學生填報的過程中,需要對其記錄模塊的填報進行指導,而且模塊填表的時間是無法更改的,防止后期出現記錄情況不真實的現象發生,而且這個模塊可以作為考核教師指導學生工作量的依據。
在畢業論文任務書設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與自己的情況結合,選擇對應的導師進行綁定。而且要通過每日匯報系統,將自己的畢業論文設計情況給進行填報,如果學生三天沒有進行上報,這個時候導師就會受到平臺給出的提醒通知[2]。這模塊起到督促學生注重畢業論文設計的作用,并且還可以保留過程資料,這樣教師針對學生的畢業設計情況就一個全面化的了解,能夠及時地將學生存在的瓶頸給指出來,進而為下次的指導提供依據。
該模塊中一共包含了四個模塊,分別是校內導師、外校導師、創業與企業導師。在各個模塊中,各個導師們都被按照類型分到了相應的類型中,學生通過綁定的導師,可以在自己的模塊中聯系自己的導致,導師通過之后,學生與導師之間就可進行交流與溝通。如果導師不在線的時候,學生可以在留言區給導師留言,導師在上線之后,就會看到學生的留言并恢回復學生。
學生的課題在當前分配的過程中,其主要的分配流程是,學校先將課題分給導師,然后導致在結合相應的范圍來給出畢業任務,學生們的反饋如果不是特別的滿意,還會在進行小范圍的變化。這種選題的方式有利于進行大范圍的實施,但是針對一些比較個性化的學生卻無法做到兼顧[3-4]。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下,通過線上系統,怎可以有效結合學生的興趣來進選題。在設計畢業論文的開始階段,導師可以先把課題給輸入到系統中,然后學生在系統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導師可以規定學生人數,避免出現學生扎堆現象。而畢業論文課題其來源,要綜合考慮到農林本科學生的適用性、前沿性等,而且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
本科畢設不僅監督與評估難,還存在時間過短的情況。對于大多數本科畢業生而言,畢業設計是專業領域真正意義上第一次項目實踐或科學研究[5]。通過結合學生的反饋經驗,可以發現一般對項目過程研究有了一點的了解,就要開始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和畢業離校。而且很多本科畢業學生其在參加工作之后,要想再次的通過平臺進行項目研究是非常難的,而且畢業過程中獲取的一些技術能力也無法進鞏固,在很短時間內就會荒廢掉,進而使得很多畢業學生對畢業論文都不太重視。這對這種問題,高校這幾年開始設置本科生導師制度,可以將這個制度作為問題解決的一條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文章在研究的過程中,對“互聯網+”時代本科畢業論文管理方式開展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對當前本科畢業論文的管理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對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構架做了詳細闡述。然后提出了相應的畢業論文在線管理系統管理中,有些是需要開展線上指導的,而有些是需要進行線下指導的,通過研究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的實施管理方法。進而建立一個畢業論文設計管理的平臺,通過該平臺為各類導師之間的溝通及學生與導師間的溝通,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管理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