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琛
一、分析總結各類問題,注重啟發式教學
數學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學科,在進行學習過程中,就需要學生能夠發散自己的思維,多方面地去思考所遇到的問題。在做題的過程中,他們能夠舉一反三,用多維度的思路去解題。而我們也要用問題去引導學生學習,能夠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準確,以及對于知識記憶更加深刻。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時,我們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去推全等三角形的一些定理,學生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理以后,讓他們自己去推理一些角具備怎樣的條件后才可以全等。學生會發現,在推理的過程中,當三角形具備兩邊一角以及兩角一邊時都可以推出它們是全等三角形。最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對于這些定理進行歸納和總結,找出他們共同點,在接下來做題過程中,可以直接把這些原理進行運用,不用再次推理。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多去啟發學生自己主動的思考,老師先教學生一些基本的定理后,后面的證明靠學生自己去推理。學生自己主動的去推理學習,能夠對所學的知識記憶更加準確。
二、結合實際理解與探索問題,提高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進行連接,使學生能夠切實地了解該知識。同時,在學習新知識時,要先使他們能夠有一個基礎的理解,再逐漸地加深。初中數學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個橋梁,學生在此基礎上打好一個基礎,在學習高中數學知識時才會變得容易掌握。在學習幾何圖形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理解幾何圖形以及立體圖形等概念在生活中有哪些運用?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它是一個什么形狀?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多媒體設備上投放眾多圖片,然后讓學生自己去選擇他們熟悉的圖片。同時,在選擇過程中,還要讓他們說出周圍事物中有哪些常見的圖片。在一開始上課時,我們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幾何圖形,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哪些是立體圖形?哪些是平面圖形?在思考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進行相應的劃分。數學有許多的題都講究邏輯,而邏輯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講最為難掌握,那么,在進行教學時,就需要老師讓學生先理解它的概念以及基本原理,在學習這些原理過后,老師可以出相應的題,讓學生去推理判斷。
三、個人層面與團隊層面相結合,挖掘思維深度
在剛上課時,老師可以針對上一節課所學的數學知識提出相應的問題,一方面,老師能夠了解學生對于上一節課所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夠使它們靈活的運用。從個人層面來講,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它要求學生能夠思維敏捷,頭腦靈活,遇到問題可以獨立去解決,真正的理解出題者想要做題者需要掌握怎樣的知識,而不是靠他們去隨意的猜測出題者的想法,以及在做題時無規律,盲目隨從。從團隊層面來講,我們所設置的問題,必須要通過最后實踐的檢驗,同時,能夠在整個過程中使全部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跟隨教師,防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走神。因此,注重個人層面與團隊層面相結合,是為了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思維深度,使他們可以快樂地學習。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時,學生都知道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才能構成三角形。那么,當具備什么條件時,三角形能成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學生們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研究,一組負責研究直角三角形,一組負責研究銳角三角形,同學之間分工合作,最后派出一個代表發言。最后,由老師對所有的三角形進行劃分和總結,找出學生在研究三角形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對策,讓學生們互相學習彼此的方法。
四、結束語
從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我們以問題為主,可以更好地發散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且設置問題時,我們盡量先從基礎的開始,能夠使學生循序漸進。如果一開始就較難,對于學生來講難以深入其中,我們以基礎知識為問題的出發點,使學生可以真正地沉浸其中,多維度地思考每一道題的解法,從而使他們真正地愛上數學。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優化“問題”設計,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