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波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營造秩序良好、教學目標明確的課堂氛圍,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行為的實效性。
一、留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無論年齡大小、經驗多少,都要明確自己的角色、信念和對學生的期望值等,在學生面前的表現應保持一致,尤其是對學生的處理(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學生),要給人以公平的教育。教師除了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外,還應該反思自己的精神面貌、肢體動作等,如果在這些細節方面做得更好的話,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是非常有利的。切記不可表現為傲慢、自負、愛挖苦人、自高自大、脾氣很壞、頑固、自相矛盾等。例如:進入教室時,你是否自信,是否在精神上容光煥發,自有一股威嚴。當你在講臺上,用眼巡視全班時,你能否慢慢俯視,將班上的全部情況了然于胸,盡收于眼底?目光是怎樣的?專注抑或一掃而光?你上課時的動作,包括手勢動作、肢體動作是否得體?……
二、借助肢體語言、聲音技巧來加強課堂管理
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合適而得體的肢體語言,適度的聲音技巧可以有效的保障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教師,應該常常擺出一種威嚴、挺直的姿態,要對課堂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數,游刃有余。能夠綜合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身體姿勢、坦率真誠、眼神交流、聲音和手勢,從而控制整個課堂。例如:在教室,學生都是坐著的,如果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你可以站在他的旁邊,呆上十幾秒種,這樣做,無疑是借助于身體姿態,發出強烈的信號,提醒學生,讓學生緊張,學生就會反思,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我們向學生提問,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用期待、溫和的眼神注視他們,用手勢鼓勵他們,這樣可以使對話更人性化,有助于學生想問題,幫助學生思考問題。切忌向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問題時,老師的眼神東張西望或者自顧自的看資料,不用眼神關注對方,如果老師這樣做,給學生的感覺是不禮貌的、是不尊重學生的,學生也會懈怠。老師眼神用得好,可以顯露老師的自信,老師的期待,從而讓學生從你的眼神中感受到這種自信和期待。除了眼神交流以外,教師的聲音也是一種課堂管理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避免對學生大喊大叫,它可能會起到一點短期的激勵作用,但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更大,大喊大叫只會顯現出老師的無能、損害老師的威信,它意味著課堂管理的失控。
三、將提問作為一種課堂管理的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是必須的,也是常見的教學手段,通過提問及學生的回答,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提問,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提問,可以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通過提問,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一)讓學生認識到課堂發言的價值。教學中,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講,是至關重要的。要使學生都能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我們就要營造一種融洽的課堂氛圍。比如:學生回答錯誤,不能夠讓其他同學嘲笑,老師也不要不置可否,置之不理。對學生的錯誤回答,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的錯誤回答及時的變成生成性教學,并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學生的錯誤回答,讓其發揮最大的效用。回答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并且這種過程也是一種合作性的學習過程。(二)提問時應注意的幾個小問題:1.問題難度應該有遞進性。2.提問時兼顧更多的學生。3.等待時間的運用。
在課堂上,每個教師都曾與“問題”學生發生過沖突,這些“問題”學生通常是課堂沖突的導火索,直接影響教師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他們的搗亂行為更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行為的實效性。這就要求每個教師在課堂上,要掌握好課堂管理的策略和技巧。當然,課堂管理的策略和技巧還很多,比如:按時上下課,記住學生的名字,有效地使用表揚等,都能幫助教師有效、高效地提高課堂管理的實效性。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