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性很強的專業性工作。首先,教育主管部門可專門設立心理健康教育領導機構,做好政策設計和高位引領,為其把舵定向,強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其次,構建關愛教師的長效機制,從源頭培養、配備管理補數量、職后培訓保質量等三個方面加強工作,配齊建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建立專業化、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最后,學校要加強家校合作的制度化建設,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和學校年度工作計劃,深入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此外,學校大力支持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開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向社會大眾開放生命教育,攜手社區共同開展生命教育宣傳。
(劉在花)
這個寒假,是“雙減”政策下的第一個寒假,也是北京冬奧會開展的特殊寒假,利用好這一時間節點,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激勵學生積極鍛煉,獲得增強體質的成就感,應是永不過時的“主旋律”,學校、家庭應積極聯動,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讓寒假因“運動”而精彩。體育運動是家校合作的“黏合劑”,學校借助“每日打卡運動”等活動確保學生有充足的運動時間,引導各個家庭設計“趣味運動器材”,開展趣味運動,讓家校合作從校內走向校外,從單一走向多維。在家校共育中注重體育教育,豐富體育運動內容,深化體育運動內涵,讓體育從“一門學科”變成“一種習慣”,從“形式”走向“情感”,融入每一個孩子的生活方式中,讓他們在運動中感受生命、增強自信、培養毅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相信家長們能成為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引領者。
(顧可雅)
近年來,家長對參加家庭教育培訓秉持積極熱情的態度,但也存在著一定的盲目跟風現象,需要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培訓觀。一要科學認識家庭教育培訓。家庭教育培訓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為孩子的人生保駕護航。但家庭教育培訓并不是萬能的,家長要充分了解家庭教育培訓的價值和局限性,建立起對家庭教育培訓的合理期待和科學認識。二要全面了解孩子,對癥下藥。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因此,家長不僅要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而且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能力、興趣、愛好等,也要接納并尊重孩子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與其他孩子的差異,根據孩子的年齡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宜的家庭教育課程,這樣才能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提高培訓質量。
(高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