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賓華,邱劍,駱鳴
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西 九江 332000
肛周膿腫是指發生在肛門、肛管、直腸周圍的急性化膿感染性疾病,與機體炎癥反應相關,以肛周疼痛、失眠、發熱、大小便不暢等為主要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構成不良影響[1]。肛周膿腫具有病情發展迅速、易反復發作的特點,若臨床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會進展為肛瘺,增加治療難度,甚至會引發感染性休克,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切開引流掛線術是治療肛周膿腫的常用措施,可清除膿腫中的膿液,較好地維護肛門功能[2]。但手術具有一定創傷性,術后創面愈合較為緩慢,影響患者恢復。甲硝唑與左氟氧沙星用于細菌引起的各種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抑菌、殺菌之效。鑒于此,本研究探討切開引流掛線術聯合甲硝唑與左氧氟沙星對肛周膿腫患者的影響。
選擇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肛周膿腫患者7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8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6例;年齡(43.18±3.92)歲,年齡范圍29~56 歲;病程(6.78±1.02)d,病程范圍2~10 d;膿腫類型:低位膿腫26例,高位膿腫12例。研究組中男24例,女14例;年齡(43.25±3.89)歲,年齡范圍27~58 歲;病程(6.72±1.01)d,病程范圍2~9 d;膿腫類型:低位膿腫28例,高位膿腫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納入標準:①符合《肛周膿腫臨床診治中國專家共識》[3]診斷標準;②患者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③對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無過敏反應;④符合切開引流掛線術指征。(2)排除標準:①伴有肛門直腸惡性腫瘤者;②妊娠者;③造血系統障礙者;④精神異常者。
對照組采用切開引流掛線術:取側臥位,充分顯露臀部,局麻,常規消毒鋪巾;首先確定膿腫位置、形態,用探針從外口進入并穿過內口,呈放射狀切開,充分引流膿液,直至將膿腔中所有間隔完全分離,隨后使用刮匙清除膿腔內壁腐爛組織;清除完畢后從內口引出探針,牽拉探針尾部橡皮筋至最大張力,鉗夾橡皮筋根部進行結扎,放置引流條。術畢于創面放置無菌紗布,定期更換,1 次/d。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943,規格:100 mL∶甲硝唑0.5 g 與氯化鈉0.8 g)+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山東齊都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058,規格:100 mL∶0.5 g 左氧氟沙星與氯化鈉0.9 g)治療,首先取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0.5%)外用反復沖洗創面,并用棉棒清潔創口,另取0.5%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100 mL 靜滴,1次/d,共治療7 d。兩組均隨訪6 個月。
比較兩組炎癥因子水平、疼痛程度、創面愈合情況、復發率。(1)炎癥因子水平。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采集患者靜脈血5 mL,3 000 r/min 離心10 min 取上清液,C 反應蛋白(CRP)用免疫比濁法測定,以≤10 mg/L 為正常;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用試劑盒(膠體金法)及配套的定量讀數儀測定(需在3 min 內讀取結果),以>10 mg/L 為陽性;巨噬細胞(CD68)表達量采用免疫熒光染色法測定[4]。(2)疼痛程度。于治療后7 d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評估,用標有0~10 分的刻度尺量化疼痛度,0 分即無痛,評分高則疼痛越深。(3)創面愈合情況。記錄兩組創面腐肉脫落、創面愈合時間。(4)復發率。6 個月后隨訪,記錄兩組復發情況。
治療前,兩組CRP、SAA、CD68 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RP、SAA、CD68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1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研究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創面腐肉脫落、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程度及創面愈合情況比較()

表2 兩組疼痛程度及創面愈合情況比較()
6 個月后隨訪,研究組未發生復發,復發率低于對照組的15.79%(6/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2,P=0.033)。
肛周膿腫主要由病原菌侵襲肛腺造成肛門周圍軟組織化膿性感染所致,若治療不及時,會形成肛瘺,影響患者健康[6]。肛周膿腫發病機制較為復雜,通常認為與環境污染、飲食不健康、免疫功能低下等相關[7]。肛門直腸周圍間隙相互溝通,容積較大,一旦發生感染病情會迅速發展,導致劇烈疼痛,增加治療難度。
針對肛周膿腫,臨床多采用切開引流掛線術治療,可清除腐肉組織及膿液,緩解臨床癥狀。但切開引流掛線術多為開放性創面,加之術后受糞便刺激,易引起局部炎癥反應,增加肛周膿腫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和感染風險,病情易反復發作[8]。CRP、SAA、CD68 是評估感染情況重要參考指標,其中CRP、SAA 為機體受到炎性刺激時肝臟細胞產生的急性相蛋白,與感染程度相關,CD68 參與各種炎癥反應,其異常表達會造成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腫脹。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CRP、SAA、CD68 及VAS 評分、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創面腐肉脫落、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表明切開引流掛線術聯合甲硝唑與左氧氟沙星在肛周膿腫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原因在于肛周膿腫主要以厭氧菌和革蘭陰性菌感染為主[9],甲硝唑對厭氧菌敏感性較佳,主要通過阻止脫氧核糖核酸合成,干擾細菌增殖,促使其凋亡,進而達到殺滅細菌的作用。同時,使用甲硝唑局部清洗針對性強,可直接作用于患處,增強抗炎作用,盡早減輕創面炎癥,有利于創面愈合。左氟氧沙星是氟氧沙星的左旋體,對革蘭陰性菌、支原體、真菌等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可通過抑制細菌DNA 旋轉酶活性,阻止DNA 復制,進而發揮抗菌之效[10]。將甲硝唑與左氟氧沙星聯合,可互相補充,有效殺滅病原菌,增強抗炎效果,降低CRP、SAA、CD68 水平,促使創面腐肉盡快脫落,加快肉芽組織生長及組織修復,縮短創面愈合時間,預防疾病復發。
綜上所述,切開引流掛線術聯合甲硝唑與左氧氟沙星應用于肛周膿腫患者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抑制機體炎癥反應,緩解患者疼痛,加快創面愈合,預防術后疾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