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劉亞婷
(許昌市中醫院外二科,河南 許昌 461000)
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內的異常組織團塊。臨床上,甲狀腺結節多表現為良性,且在女性人群中多見,早期多無明顯癥狀,后期隨著疾病進展,可能出現聲音嘶啞,甚至呼吸困難。目前臨床上針對甲狀腺結節多以甲狀腺切除術為主要治療措施,在患者術中體位的選擇上多偏向于常規手術體位,可調控其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水平,但可能引起術后頭頸部疼痛的發生[1]。研究[2]表明,采取個性化頸過伸體位進行甲狀腺切除術可改善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的循環呼吸功能,避免體位綜合征的發生。本研究旨在探討個性化頸過伸體位對甲狀腺切除術后體位綜合征、循環呼吸功能及椎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取許昌市中醫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行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109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54例,男17例、女37例,年齡23~49歲、平均(36.24±9.13)歲,病程1~3個月、平均(2.32±0.11)個月,病變部位:單側21例、雙側33例;觀察組55例,男16例、女39例,年齡25~51歲、平均(38.35±7.22)歲,病程1~3個月、平均(2.26±0.14)個月,病變部位:單側19例、雙側36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批準。
入選標準:1)符合開放性甲狀腺手術的切口管理專家共識(2018版)[3]中關于甲狀腺結節的診斷標準;2)年齡23~51歲;3)經超聲、血液等檢查確診;4)患者及其家屬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頸部手術史者;2)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3)凝血功能障礙者;4)精神異常者。
2組均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對照組行常規手術體位,采用規格為36 cm×42 cm×7 cm的長方體海綿背墊以及規格為24 cm×16 cm的小沙袋分別置于患者的頸部兩邊,并進行相應固定。觀察組行個性化頸過伸體位,規格為42 cm×51 cm×12 cm的模形肩背墊、具有調節功能的U型頭墊頭圈以及規格為10 cm×22 cm×15 cm的頸墊。在手術未正式開始前,在手術臺上鋪設未充氣氣墊,并囑患者平臥于手術臺,并分別在相應部位放置肩背墊、U型頭墊頭圈以及頸墊。調整患者手術體位為平臥位和頸過伸位,適度調節氣囊壓力直至達到最佳充氣效果。常規消毒鋪巾,氣墊充氣,促使其達到頸過伸位,固定頭部。
比較2組術后體位綜合征發生率、體位改變前后循環呼吸功能變化及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情況。1)體位綜合征發生情況,包括頭、頸、背、肩部疼痛及惡心嘔吐等情況。2)循環呼吸功能,用Solar 8000i多功能監護儀[通用電氣(中國)醫療集團]測定2組氣管插管后氣腹前(T0)及體位改變后15 min(T1)的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血氧飽和度(SpO2)、氣道峰壓(Ppeak)、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水平,具體措施為:清潔皮膚,保證電極與皮膚表面接觸良好,測定HR水平;選擇合適部位綁血壓計袖帶,有標志的箭頭指向肱動脈搏動處,測定SBP、DBP水平;將SpO2傳感器放置在患者身體合適部位,紅點照指甲,與血壓計袖帶相反,測定SpO2水平;應用紅外光技術測定Ppeak水平;應用非色散紅外光譜技術測定PETCO2水平。3)監測2組術后1周末的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情況,用飛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廣州榮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測定頸過伸位擺放前、擺放0.5 h末的同一部位、同一角度的左右兩側血流量(Fv)及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并計算血流量變化(△Fv)和平均血流速度變化(△Vm)。其中△Fv=頸過伸位擺放前Fv-頸過伸位擺放0.5 h末Fv,△Vm=頸過伸位擺放前Vm-頸過伸位擺放0.5 h末Vm。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術后體位綜合征發生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 1)。見表1。

表1 2組術后體位綜合征發生率比較 例
與T0時比較,2組T1時HR、SBP、DBP、Ppeak、PETCO2水平均顯著升高,觀察組上述指標升高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與T0時比較,2組T1時SpO2水平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2組體位改變前后循環呼吸功能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術后左右兩側△Fv、△Vm水平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00 1)。見表3。

表3 2組術后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比較
甲狀腺結節患者在疾病早期多無明顯不適感,后期逐漸出現頸部局部組織疼痛、咽喉異物感、氣短、吞咽困難,甚至出現頸部水腫,部分表現出心悸、怕冷等癥狀。在碘充足地區,可觸及的甲狀腺結節發病率女性約5%、男性約1%[4]。目前臨床多采用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患者多以常規體位的方式接受手術,常規體位下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呼吸困難緩解,但椎動脈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調控效果不佳[5]。有研究[6]表明,個性化頸過伸體位可改善甲狀腺切除術后患者結節周圍疼痛、氣短等癥狀,降低體位綜合征的發生率。
甲狀腺結節患者行甲狀腺切除術后,由于體位不當、自身血壓等因素可能引起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由于常規體位患者被動處于頭高腳低狀態,對頸腰部區域肌肉組織造成擠壓,容易導致手術體位綜合征的發生。個性化頸過伸體位依據患者自身實際狀態及特征,對所選用的充氣式頭墊、肩背墊以及頸墊的充氣壓力進行合理調整,且在充氣過程中放慢充氣速度,對患者肩、背、頸、頭等部位予以緩沖,促使其在緩慢充氣的過程中對手術將要采取的體位逐漸適應,避免了患者肩、背、頸等部位因突然性、不適宜的力度牽拉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降低患者術后肩、背、頭、頸等部位疼痛感[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頭、頸、背、肩等部位疼痛及惡心嘔吐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個性化頸過伸體位可有效降低甲狀腺切除術后體位綜合征的發生。
甲狀腺切除術中,若患者全身重力分布不均,或者體位不適,可能致使術野存在盲區,導致手術難度增加,致使甲狀腺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呼吸指標異常。本研究結果發現,2組T1時HR、SBP、DBP、Ppeak、PETCO2水平較T0均顯著升高,且觀察組升高幅度顯著低于對照組;2組T1時SpO2水平較T0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該研究結果表明個性化頸過伸位可改善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的呼吸相關指標。由于術者在進行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的過程中,其手術視野需要一定的角度,而常規體位可能致使術者操作過程中存在盲區的風險,不利于患者圍手術期循環呼吸系統的調控。個性化頸過伸體位通過對肩背墊、頭墊以及頸墊的合理應用,并對壓力進行實時調整,促使患者的肩背部、頸以及頭部均能處于相對舒適的狀態,避免懸空的發生;且將患者自身的重力進行合理分布,保持其自身的生理曲度,確保患者機體的肌群保持在正常功能的狀態,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環順暢,加之該體位促使手術術野得以充分暴露,術者在操作過程中不存在盲區,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避免了因手術時間過長對患者機體循環、呼吸系統造成的不利影響,改善其呼吸循環相關指標[8]。說明個性化頸過伸體位更有利于調控甲狀腺手術患者的循環呼吸功能。
甲狀腺切除術中體位不當,可能致使患者椎動脈血流不暢。常規體位可能引起患者全身壓力分布不均,致使頭頸部血管受壓,引起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水平改善效果不理想[9]。個性化頸過伸體位通過針對患者具體情況相應設置適宜的肩、背、頭、頸部壓力,并在充氣過程中以相應緩慢的方式進行加壓,致使患者在轉換為頸過伸體位時有相對適宜的調整過程,避免對頸部肌肉的突發性拉扯,也相對緩解了頭部突然性后仰所導致的頭部靜脈血液循環不暢,降低了頭頸部的血液供應不足的風險;并且該氣墊與患者的生理曲度形成良好的吻合性,能均勻地對機體的壓力進行分布,加之氣墊的彈性以及柔軟特性,致使患者肩背部、頭頸區域的受壓狀態得到緩解,達到對患者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水平的調控作用[10]。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術后左右兩側△Fv、△Vm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個性化頸過伸體位可改善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椎動脈血流水平。
綜上所述,個性化頸過伸體位通過合理調整充氣墊壓力,可改善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的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水平,調控循環呼吸系統功能,降低體位綜合征的風險,療效優于常規體位干預,具有較為積極的臨床意義。由于本研究所選樣本數量相對有限,加之研究深度及研究時間相對不足,仍需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