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丹
(集美大學師范學院,福建廈門,361021)
2019年是我國新時代嬰幼兒照護服務元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了《托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和《托育機構管理規范(試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了《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性指引為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提供了建筑標準、稅費優惠、人才培養與保險支持等方向與支持。2021年5月,三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引發了社會對0—3歲嬰幼兒照護問題的討論。
洪秀敏針對我國13個城市(其中包括福建省莆田市)進行調研后指出,無人照護成為影響當前家庭不想生二孩的首要因素,超過了經濟負擔等其他原因,他還指出當前供給與需求間存在一定的矛盾。[1]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社會化的推進是適應當前社會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了解0—3歲嬰幼兒家庭的需求,找到家庭需求與現有供給之間的矛盾點,并探尋矛盾背后的深層次原因,能夠為提供更好的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奠定基礎。
福建省在國家提出系列文件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時期便積極響應,福州設立了首家公辦托育園。目前,福州托育機構以市場化運作為主,普惠性托育園十分緊缺,大多數公辦幼兒園未開設小小班,導致很多雙職工家庭特別是二胎家庭的孩子無處入托。福建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建省接下來將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建成一批示范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并利用社區中心、閑置校舍等存量資源建立嬰幼兒看護中心,確保職工家庭3歲以下的孩子能就近入托,讓“你負責生,我幫你帶”不再是一句空話。[2]同時,省計生協會也為家庭提供了必要的嬰幼兒照護指導。[3]廈門對0—3歲嬰幼兒服務供給問題的研究相對處于匱乏狀態。針對當前家庭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以及嬰幼兒照護服務的發展趨勢,廈門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問題的研究亟待加強。本研究旨在了解廈門0—3歲嬰幼兒家庭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狀況,同時掌握廈門市0—3歲嬰幼兒家庭照護服務的現狀,找到現存的主要問題,提出促進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具體建議。
在參考黃杰等人[4]和黃娟娟[5]的相關研究問卷的基礎上,修改并設計出適用于本研究的調查問卷。問卷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家庭基本情況;第二部分為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的現狀和需求兩個部分,調查題目分為單項選擇、填空和開放性問題三種;第三部分為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期望、對機構收費的期望以及對機構構成要素(包括機構的資質、理念、環境設施、衛生保健,保教人員的專業程度、職業道德、保教活動,機構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完備)的重要性程度認識的調查,采用單項選擇和李克特五點量表。
調查于2021年6月1日至10日進行。筆者通過網絡(問卷星平臺)發放并回收調查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108份,所有樣本均為家中有嬰幼兒的家庭。用SPSS 2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
參與問卷調查的研究對象有94.4%為嬰幼兒的母親,其他占5.6%。二胎家庭占比29.6%。嬰幼兒的性別分布結果為男61.1%,女38.9%。參與本次調查的廈門市家庭人口學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調查對象的人口學特征信息(N=108)
在參與問卷調查的研究對象中,有18個樣本中的嬰幼兒年齡為3歲及以上,在進行0—3歲嬰幼兒家庭照護服務現狀的統計分析時去除這18個樣本,僅針對90個家中有0—3歲嬰幼兒的樣本進行分析,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的現狀如表2所示。

表2 0—3歲嬰幼兒家庭的照護服務現狀(N=90)
由上表可以看出,廈門0—3歲嬰幼兒家庭的嬰幼兒在照護服務機構的比例很低,僅占4.4%。針對家中照顧嬰幼兒的模式的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0—3歲嬰幼兒家庭的嬰幼兒照顧模式(N=90)
可見,廈門0—3歲嬰幼兒家庭照顧嬰幼兒的模式大多數采用的是“祖輩老人+父母+寶寶”的模式,這與當前雙職工家庭占據城市家庭的大部分比例有關,0—3歲嬰幼兒主要采用“父母為主,祖輩輔助”的家庭養育模式,嬰幼兒照料的社會化程度低。[4]
廈門0—3歲嬰幼兒家庭對照護服務的需求的調查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0—3歲嬰幼兒家庭的照護服務需求(N=90)
由上表可知,0—3歲嬰幼兒家庭中比較不需要照護服務的占53.2%,但迫切需要、比較需要和需要的家庭總體占比為40.1%。這證明,在廈門0—3歲嬰幼兒家庭中,雖有40.1%的家庭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有需求,但出于多種原因未能將孩子送入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其中迫切需要的家庭占比6.7%。可以看出,0—3歲嬰幼兒家庭正承擔著較重的養育負擔。針對0—3歲嬰幼兒家庭未將嬰幼兒送入照護服務機構的原因進行調查的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未將0—3歲嬰幼兒送入照護服務機構的原因(N=90)
由上表可以看出,13.3%的家庭不需要嬰幼兒照護服務,40.0%的家庭認為自己帶對孩子更好,從而選擇不將孩子送去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但46.7%的家庭均出于多種原因,在有這樣的意愿下仍未能將孩子送入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其中主要的原因包括找不到合適的機構(13.3%)以及擔心教師資質差,出現虐童事件(11.1%)等。
可以看出0—3歲嬰幼兒家庭十分重視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長互動,認為相比去機構,自己帶會更好,但這一定需要祖輩老人或他人的幫助,再或者父母至少一方全職在家進行照顧。還有一些有需求但未能將孩子送入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家庭其原因主要來自對機構服務及教師資質的顧慮。
為了了解廈門家庭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期望,本調查問卷設計了兩個關于這個問題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收費的期望,第二部分是家庭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的期望。廈門家庭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收費的期望如表6所示。

表6 廈門家庭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收費的期望(N=108)
可以看出大部分接受調查的家庭認為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收費應低于3000元/月,其中認為應低于1000元/月的家庭占40.7%,1001—2000元/月的家庭占31.5%,2001—3000元/月的家庭占20.4%。
筆者就家庭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的期望,從機構的資質、理念、環境設施、衛生保健,保教人員的專業程度、職業道德、保教活動,機構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完備等方面進行了家長重要性程度認識的調查,調查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廈門家庭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認識(N=108)
從上表可以看出,被調查的家庭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保教人員的專業程度和保教人員的職業道德最為重視,其次是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提供的衛生保健及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完備情況。從這些分析能夠看出,家長在選擇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時最先考慮的是師資、師德以及教師的專業資質,其次是機構所提供的保障嬰幼兒健康成長的基本要素。同時,家長還十分重視機構的評價體系,對機構的資質和理念要素也處于很重視的水平,但相對來說均值較低。在所有要素中,保教活動要素的重要程度均值最低。可以看出,在0—3歲嬰幼兒階段,家長更加重視孩子能夠得到健康的保護,這比孩子在機構中接受怎樣的保教活動更加重要。
廈門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家庭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0—3歲嬰幼兒家庭有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家庭承擔著較重的養育負擔,但出于對嬰幼兒照護機構的顧慮,未能享受嬰幼兒照護服務。家庭的顧慮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首先,離家較近的機構無法滿足家庭對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的顧慮;其次,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中教師的師德及資質存在顧慮。這一對供需矛盾是當前廈門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家庭需求的主要矛盾。
在所有的調查對象中,有13.3%的家庭因找不到合適的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而未能將孩子送入機構。而這部分需求未能被滿足的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現有機構的服務未能滿足0—3歲嬰幼兒家庭的需求;其次,距離較近的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數量十分有限,可選擇空間不大,家庭未能挑選到合適的機構。
這一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根本原因在于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覆蓋率十分有限。應以滿足家庭需求為主導,允許靈活多樣的機構開設形式存在,加大高質量的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開設力度。
家長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教師的專業資質以及師德問題存在顧慮,現有的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教師水平確實有待提高,各大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應不僅僅聚焦于培養幼兒園優秀師資,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專業師資培養也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注,培養專業技能過硬、理論知識夠扎實的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方面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