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磊,張恩霖
(1.云南財經大學傳媒與設計藝術學院,云南昆明,650221;2.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根據教育部2020年5月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藝術類專業報名人數為117萬,美術類考生占到其中的一半以上。[1]由于純美術類專業招生人數較少,大部分美術考生會選擇設計類專業。設計類專業中的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等專業成為美術類學生選擇的熱門專業之一。但是,對設計類專業選擇的實證研究方面較為缺乏。為應對高校招生和學生培養的需要,本研究聚焦影響設計類專業學生選擇專業的因素,運用問卷調查和統計學的方法進行量化研究。
多年來,各種研究已經確定影響學生選擇專業的因素。在國內的研究中,部分研究采用一些理論進行分析研究,如人事傾向理論進行研究、理性選擇理論等。[2-3]很多研究把影響專業選擇的因素分為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4-5]研究表明,在這幾類因素中就業起薪、父母影響、個人興趣愛好和學科特長對學生選擇專業起到重要作用。[6]還有部分更加深入的研究指出,人格特征、期望起薪、職業收入、學生現有技能集、個人興趣、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和職業等也會影響學生對專業的選擇。[7-9]
在學生群體選擇上,多數研究選擇了財經類、醫學類、工程類等專業,關注設計類專業學生的選擇專業因素的研究鮮見。本研究除運用既往研究已經確定的個人性格特點等個人因素、專業就業情況等社會因素外,還重點關注外部社會群體對決策的影響。本研究采取對照研究的方法,從相同大學選取財經管理類專業學生作為對照組進行研究,旨在找出設計類學生選擇專業的影響因素,并為高校的招生宣傳和辦學提供一些基礎性的依據。
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性別、年級、專業等;第二部分包括現就讀專業是否是調劑專業、報考前對專業是否了解、現在對專業是否滿意,選擇專業時考慮的重要因素等單選題,另外包括一題多選題;第三部分是影響專業選擇因素的重要性評價,包括個人性格、就業情況等12個題項,使用李克特5級量表,分值從1分到5分,依次表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
本次調查以云南大學和云南財經大學在校的藝術設計類專業和財經管理類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網絡形式收集問卷調查數據。課題組在班級群中發送問卷鏈接,學生自愿匿名填寫問卷。投放問卷時間為2021年3月28日、29日,和4月6日、7日,共4日。本次問卷調查收回問卷1108份,有效問卷1065份,問卷有效率高達96.12%。有效問卷財經管理類782份(73.43%),設計類283份(26.57%)。其中,男生271人(25.45%),女生794人(74.55%);設計類專業學生283人(26.60%),財經管理類專業學生782人(73.40%);文科學生597人(56.06%),理科學生468人(43.94%)。問卷內部一致性程度檢驗得到巴赫α系數為0.89,信度較好。表1為統計數據匯總。

表1 基本信息統計表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本次研究的目標是對照設計類專業學生與其他專業學生在選擇專業時的異同,因此,選擇的兩所大學均有財經管理類專業作為對照組。
采用網絡平臺“問卷星”進行數據收集,并直接從平臺導出SAV格式的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管理和分析,主要使用描述性統計、卡方檢驗(交叉表)、因子分析等方法進行數據處理。
根據以往的研究和本次研究的題項,預判因子的數量被定為4個,根據設計類專業和財經管理專業分為兩組,通過使用SPSS 20.0對問卷量表進行因子分析。根據因子分析,刪除相關性不強的題項“性別影響是否重要”再進行分析。設計類專業組,巴特萊球檢驗X2值為1579.367,相應的概率p值接近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模型的KMO值為0.867,說明現有變量可以進行因子分析。構造方法選擇主成分分析法,因子載荷矩陣的旋轉方法選擇最大方差法,排除值在0.5以下的選項。最后選擇固定因素4個,得到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6.38%,說明解釋了總變量的76.38%。所有因子載荷的屬性都大于0.5。
財經管理類專業組,模型的KMO值是0.89,巴特萊球檢驗X2值為4581.959,概率p為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說明可以進行因子分析。構造方法選擇主成分分析法,因子載荷矩陣的旋轉方法選擇最大方差法,排除值在0.5以下的選項。最后選擇固定因素4個,得到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7.53%,說明所得結果可以解釋77.53%的總變量。所有因子載荷的屬性都大于0.5。
從兩組數據的因子分析結果(表2)看,影響設計類專業和財務管理類專業的學生選擇專業的因素基本相同,主要有四類影響因子,即個人因素、社會因素(環境客觀條件)、家庭因素、社交群體意見因素。其中,個人因素具有最重要的地位,設計類和財經管理類的方差貢獻率均達到45%以上,分別為47.35%和48.96%。第二重要的因素就是社會因素,也可以理解為社會環境,主要包括收入和就業情況,方差占比也都超過12%。

表2 選擇專業影響因素的因子載荷分析
對社交群體意見和家庭因素兩個因子,兩組數據差異較大:在設計類專業組中的社交群體意見因素比家庭因素更加重要,前者(10.52%)方差解釋占比接近后者(5.70%)的2倍,而財經管理專業組相反,家庭因素(9.07%)相比社交群體意見(6.98%)方差占比高出30%。
1.性別在專業選擇的相關性
一般認為,財經管理類與藝術類學生女生較多,但其與其他專業的差別并未在既往研究明確指出。因此,本研究利用性別和專業分類,采用交叉表進行分析。假設在專業選擇上男女生沒有差別,p值0.048<0.05,拒絕原假設,說明性別與專業選擇存在顯著性相關性。從數值上看,雖然兩類學生中男生均不多,但是選擇設計專業的男生比選擇財經管理類稍多5個百分點(設計類29.3%,財經管理類24.0%)。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類別、性別交叉表
2.兩個專業組在聽取別人意見上是否有差異
同樣采用交叉表的方法來檢驗兩類專業同學在聽取意見上的差異。在卡方檢驗中,Pearson卡方假設行和列變量相互獨立,p為0,小于0.05,說明在“聽取誰的意見”上,兩個專業的同學有明顯差異。財經管理組主要聽取父母和親戚的意見,設計類學生則更加重視教師的意見(26.1%),父母意見則排到了第二(24.4%)。值得注意的是,設計類專業組中咨詢機構的占比高出財經管理組一倍。具體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專業、參考意見交叉表
3.個人因素對專業選擇的影響
個人因素對專業選擇的差異采用交叉表方法。在卡方檢驗中,p值等于0.000遠小于顯著性水平α等于0.05的情況,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個人因素對專業選擇有顯著影響。在6個影響水平中,個人興趣愛好在兩個組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設計類組為47.3%,財經管理類為31.2%。排在第二的因素都是“其他”選項。在性別因素中,財經管理類組中有13.7%的學生覺得最重要,而設計類組學生選擇這個選項的只有2.8%。具體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專業、個人因素交叉表
研究結果顯示,與其他專業類似,影響設計類專業的學生選擇專業的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社交群體意見等。當前的學生思維活躍,對專業和未來的工作,大多數學生都考慮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興趣。他們雖然只是青少年,但是能客觀地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與專業之間的契合度。社會固有印象一般認為,設計類專業學生思維發散、個性鮮明,而財務管理類學生做事謹慎、穩重,但從數據結果看,設計類學生大多可以理智地看待個人性格特點和身體條件。
在社會因素中,收入水平和就業是影響設計類學生選擇專業的重要因素。近年來,設計類專業招生數量逐年增加,其受學生歡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與傳統的純美術專業和文科類專業比較,設計類專業被認為是一個有職業技能、收入不錯、就業靈活的熱門專業。同樣,財務管理類專業也是具有同樣的特性。因此,從數據結果看,兩類專業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幾乎一致。
在兩個組中,社交群體意見都是影響專業選擇的因素。一般認為,這種對社會群體意見的采納是居于Hofstede的文化維度理論中關于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部分,其根據社會中成員對個人與集體的關注程度不同分為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根據這一理論,中國作為集體主義的社會,中國人更加看重父母、教師和同伴的建議。另外一項使用理性行為理論的研究指出,主觀規范是影響專業選擇的因素之一,而家庭、朋友、同學、教師等具有顯著影響。[10]
但是,設計類組中社交群體意見對學生的影響更多,重要程度超過父母的影響。而財經管理類組學生則更加看重家庭因素。從“聽取誰的意見”統計結果看,兩個專業的同學有明顯差異。財經管理組主要聽取父母和親戚的意見,設計類學生則更加重視教師的意見(26.1%),父母意見則排到了第二(24.4%)。與因子分析中的結果相互吻合。這說明在設計類學生選擇專業時,更愿意聽取對專業熟悉的教師的意見。另外,設計類專業組中咨詢機構的占比高出財經管理組一倍。
刻板印象一般認為,財經管理類與藝術類學生女生較多,從統計數字上看,雖然兩類學生中男生顯著少于女生,但是選擇設計專業的男生比選擇財經管理類的明顯更多,性別在專業選擇上存在顯著相關性。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可能是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家長和社會普遍認為設計類對男生、女生均適用,而財務管理類則更加適合女性。另外,在“個人因素對專業選擇的影響”的統計分析中,較少設計類學生會考慮性別因素,而13.8%的財經管理類學生會考慮性別因素。這也印證了設計類學生中男性的比例較多于財經管理類組。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社會上普遍對女性就業的固有印象造成的。
本文采用對照法研究設計類專業和財經管理類專業學生,旨在探索影響設計類學生選擇專業的重要因素,為高校招生和專業建設提供基礎的數據。
研究表明,在選擇專業時,影響設計類和財務管理學生的主要因素包括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交群體因素。其中,個人性格特點、身體條件等是學生主要考慮的因素。收入水平和就業也是他們面臨的現實問題。兩類學生的主要差異集中在兩點:由于專業性更強,設計類學生更愿意聽取教師的意見,而財經管理類學生則以家長意見為主;性別會影響學生選擇財經管理類專業,而設計類與性別無關。
由于這是一項基于既往文獻的研究,研究維度比較單一,沒有考慮選擇專業的其他一些因素。另外,參與調查的學生也存在一定問題,如部分學生入學時間較長(大二以上),其對問卷內容的回答可能與選擇專業時的真實想法存在差異,從而引起一定的誤差。將來的研究可以從對專業的認知情況與專業選擇之間的關系、不同的專業認知與專業學習質量是否存在差異等方面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另外,統計學方面可以考慮使用驗證性因子分析等方法,以提高統計分析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