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無論在中國還是全世界,超過半數企業認為2022年的供應鏈、通貨膨脹、勞動力短缺和新冠病毒等多重挑戰仍將繼續。全世界范圍的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巨大挑戰,同時更推動著數字化優先戰略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與實踐。
比較明顯的是,疫情引發的數字化轉型從2020年的數字化適應,到2021年的數字化加速和數字化韌性,再到2022年的數字化優先,未來企業正在通過Remaster(優化創新)、Recreate(顛覆創新)、Remix(和諧創新)構建數字化優先下的和諧樂章。
“從七年前,IDC就已經在普及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的重要性:不僅是因為大環境的變化,加速了企業人才的差距,還有當面對全球各式各樣的難題,企業十分需要一個具備彈性的商業模式?!盜DC中國區總裁霍錦潔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表示,過去三年,數字化轉型也已從1.0變成數字化優先:企業關注的重點不再是數字化,而是如何將通過數字化產生的數據,反饋到業務的本身。
從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過去兩年時間,企業級APP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面對諸多不確定性,數據正在成為關鍵的因素,但必須解決數據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應用的難題。這也是整個“數字化優先”階段的核心所在。
“在數字化優先里,我們需要意識到科技的能量,通過新興技術的輔助,不只是為了解決問題,還需要從業務出發,提升客戶的體驗。”霍錦潔表示,在數字化轉型早期階段,IDC為用戶建立起一所“圖書館”。在這里,用戶不僅可以去翻閱數字化轉型的資料,還可以找到認知錯位、階段不清、組織結構混亂以及考核標準脫節等一系列問題的答案。
更重要的一點,用戶可以通過真實的行業調查數據和量化的標桿案例,去引導數字化轉型未來戰略的制定。
事實上,回顧六屆IDC DX年度盛典的發展過程:從2016年第一屆200多家企業參與數字化轉型年度盛典,15家企業獲得優秀獎項,到2021年的76個獲獎項目。數字化對于商業社會的影響不亞于上一波互聯網浪潮,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舞步,卻被許多“不和諧”音符亂了節拍。
它們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外部因素,比如疫情狀況、供應鏈波動等宏觀因素,以及合作伙伴之間的不同認知;其次是內部因素,因為數字化本質上是一場認知與思維革命,是一場脫胎換骨的系統變革與能力升級,需要生態化的戰略思維、客戶化的組織與流程、賦能式領導方式,涉及企業的戰略、文化、組織、人才機制的系統變革與創新,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參與。
為此,2022 IDC未來企業大獎以數字化優先的9個方面:無線連接優先、個性客戶優先、數字孿生優先、邊緣數據優先、領域智能優先、混合工作優先、安全隱私優先、遠程運營優先、軟件創新優先為重點,經由超過53萬份公眾投票和數字化轉型專家評委團的嚴格評審,IDC中國于近日正式公布了2022 IDC中國未來企業大獎優秀案例獲獎名單,共有108個項目從500余個獎項提名中脫穎而出,雀屏中選,榮獲2022 IDC中國未來企業大獎優秀獎。
“108個優秀案例會根據整個數字化轉型分為智能創新、基礎架構、運營,人物CIO/CDO等獎項,這很重要。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評選,可以把每個人的貢獻,在獎項里邊表現出來?!被翦\潔表示,IDC DX年度盛典一路走來,看到了太多的數字化轉型失敗案例,而這些失敗案例可能更有借鑒作用:“沒有理念共識、沒有統一標準、沒有管理溫度,會讓企業和員工的距離越來越遠,也會讓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戰略變得非??斩?,難以落地,甚至是失敗。不少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僅僅成為CIO、CTO的獨角戲,數字化部門地位低、資源支持不到位,數字化與企業經營兩張皮,各彈各唱,就很難奏響數字化和諧樂章。”
這也是今年DX年度盛典《數字化優先下的和諧樂章》主題的由來,霍錦潔認為數字和音樂是相似的,它們既是永恒的,同時也是動態的,數字化轉型的發展也是如此。從初期的技術升級到業務增長,從業務戰術到企業戰略,從數字化適應到數字化優先,IDC已經成為中國數字化舞臺的重要角色,協助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制定計劃、緊跟市場、管理變革,一同趕赴未來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DX年度盛典設置獎項與往年,相比有四個方面的不同:IDC獎項具有全球的視野和高度、全方位覆蓋數字化轉型,包括基礎架構、運營、智能、聯接等等這些東西其實跟企業數字化轉型全方位覆蓋、有研究模型和研究報告的支持以及能夠反映當前數字化最新發展方向。
具體來看,首先,技術價值多元化。例如,人工智能、基于軟件的數字創新是優秀獎的熱點,占比將近30%;基于云的數字基礎架構和未來運營占比21.3%,數字化韌性和可持續發展加起來占12%左右。
其次,行業分布集中化:金融和制造占據最大的比例,分別達到25.9%和20.4%。
最后,區域分布領先化:經濟領先區域占比最高,特別是北、上、廣、深總體占比高達60%。
“數字技術跟企業的業務數字化轉型的應用場景更加縱深化,這跟前六年相比,明顯更加縱深化?!?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表示,業務深度融合,價值體現顯著,很多企業也是通過數字化轉型,項目更好發揮生態價值,通過韌性逐漸實現業務得可持續發展,更加聚焦長遠發展。
這一趨勢的背后,除了政策的支持、技術的升級,還有生態和價值上的體現:以前更多是零散單一,既使強調生態也是完全表面的。如今不管通過案例,還是整個創新的能力,生態開始走向系統規范的跨界融合,這是生態的變化。
同時,數字化優先之后,企業更加重視財務價值,接下來發揮客戶價值、生態價值,最后實現長遠發展,如何更好實現社會價值,這也是數字化起到的作用。整個六七年下來后,財務價值、客戶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價值也在發生變化。
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從頂層戰略制定、KPI設計、數字化生態建設等方面讓數字轉型長期化,為數字化旅程鋪路。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的壓力下,IDC看到越來越多的未來企業進入到數字化韌性階段,從業務中斷的情況快速恢復,開始踐行數字化優先戰略,找到并進入新的賽道。
數字化轉型是構筑數字時代競爭新優勢、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由之路。數字化轉型的先鋒是企業,創新的主體也是企業,而奏響“數字化優先下的和諧樂章”的演奏者們,必然還是企業。
未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會有四個方面的趨勢:數字化優先策略未來會引領企業發展、數字化價值開始創新定義、數字化業務時代真正來臨以及技術更新迭代周期來臨。
“數字化優先本身不是技術,也不是某一個產品和服務,更不是具體的商業模式,更多的是一種愿景、文化和思維方式。在此策略下,數字化價值開始重新定義——財務、客戶、生態等對技術的要求也會不同:從主機終端,到PC時代,再到智能設備、云、大數據、AI以及未來的元宇宙和WEB3.0時代?!?武連峰表示,邁向未來企業之旅,需要通過Remaster(優化創新)、Recreate(顛覆創新)、Remix(和諧創新)構建數字化優先下的和諧樂章。
其中,“Remaster”優化創新,通過數字化技術將原有的流程和方法的重新優化到數字化的連接中,企業能夠實時洞察、服務消費者,將運營能力從供應鏈、產品渠道一路延伸到消費者,從而打造業績的可持續發展。
“Recreate” 顛覆創新,通過數字化顛覆帶動流程再造和業務模式變革,為企業提供了尋找新賽道、實現再創新的機會。
“Remix”和諧創新,不僅要進行多元化的數據整合,更要對產業鏈、價值鏈進行重塑和改造。此時的企業身處龐大的數字網絡中,各要素的流動性大大增強,企業既要在內部實現跨部門協作,也要強化與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供應商的協同,這種狀態下的創新將是超越競爭的、和諧的產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