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這幾年,UiPath 將RPA從自動化工具逐漸演變成可跨平臺、跨部門的企業自動化平臺,目的就是希望幫助客戶在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理念下執行自動化流程。” UiPath北亞區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鄒作基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表示,從當前的市場趨勢來看,尤其是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企業的自動化成熟度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由 UiPath 委托 IDC 進行的《2022 年亞太地區(含日本)自動化調研》結果顯示,到 2025年,67% 的中國企業將擴大其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計劃或實現全企業 RPA 部署。該調研還發現,盡管 93% 的中國企業認識到 RPA 的重要性和優勢,但目前并沒有制定全企業 RPA 計劃。
具體來看,現在每一家企業都在面臨數字化的抉擇,這就涉及到企業的成本和運營能力。當很多不同的系統連接、數據打通單靠人工操作時,顯然不符合企業的運營需求。此時,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方式,或許更有成效。
一般來說,企業選擇自動化解決方案的目標主要有兩個:成本和運營效率。原因在于,全球經濟疲態盡顯,企業的營收遇到很大壓力。當增長達不到預期效果,運營效率和成本逐漸成為企業的第一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的影響下,遠程辦公和混合辦公模式成為企業客戶維持業務運行的新選擇。因此,在調研數據中,一般的客戶認同自動化一定要包括遠程辦公,以確保在企業里邊繼續辦公,繼續運作,不受影響。
事實上,談到RPA,其已經從當初單一的工具,經過數字化轉型的“洗禮”,逐漸趨向于智能化。數據顯示,93%的中國企業強調他們將重點轉向智能流程自動化(IPA)。鑒于亞太地區(含日本)的IPA軟件市場預計將在2025年增長到55億美元,這凸顯了超越RPA以實現全面的端到端流程自動化的必要性和潛力。未來三年,46%的中國企業將在20%以上項目部署中使用IPA。
“UiPath也不斷地在整個方向進行戰略調整,比如最近收購的Re:infer,增加在機器學習、AI以及語言支持方面的技術投資。” 鄒作基說。
隨著自動化規模的不斷擴大,客戶遇到的挑戰也隨之增加:傳統架構、數據孤島以及與傳統系統的集成(63%)是他們在擴大自動化規模時面臨的首要挑戰。此外,83%的中國企業表示,在選擇自動化解決方案時,熟練的自動化人才和強大的實施合作伙伴支持非常重要,而57%的中國企業表示,他們期待具有現代和模塊化架構的端到端企業級解決方案。
“我們看到中國企業做自動化項目會面對很多情況,例如,過去20多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很多客戶因業務需求,搭建了不同的系統,導致數據源的不完全互通,這是自動化最大的挑戰。因為自動化是要把企業內部的數據和系統,盡可能連接,打通,才能做到更有效的自動化平臺。”鄒作基認為,中國市場人才很多,但是企業也很多,這說明需求也很多樣化。在跟客戶溝通的過程中,他們始終在提出一個要求:UiPath如何把自動化的門打開,配合員工的能力,把企業的文化一并融合。

東風日產是東風集團旗下最大的乘用車公司,年產量超過150萬輛,作為2019年開始的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東風日產采用了自動化解決方案,為重復性數字化任務實現自動化。為此,專門建立了跨職能的企業級卓越中心,并一直在普及利用CoE為觸點,觸達每一位員工。
“成立CoE卓越中心,目的是導入RPA等數字化工具和技術,尋找價值鏈各個環節的改善和轉型機會,提升公司整體的運營效率。CoE配備了實體的辦公場地和設備,RPA開發過程當中遇到的疑難雜癥都會拿到這里做集中的處理和解決。”東風日產卓越中心負責人高立透露,東風日產建立了RPA的標準體系和管理平臺,賦能業務,推行業務自主開發的模式驅動RPA的落地。
另外,CoE的人員構成是由來自數字化轉型辦公室IT部門和業務部門的核心轉型人才共同組成,主要承擔著賦能業務,掌握RPA技能的職責,負責跨領域的復雜場景的自動化,包括一些共通組件,還有知識庫的積累和宣貫,團隊的工作方式具有扁平化,敏捷化特點。
“盡管CoE是一個虛擬組織,但是現在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現在,東風日產已經在八個業務領域部署了RPA,涵蓋271個流程。每年節省工時26個人年,自動化總參訓規模達到1081人。CoE的賦能之下,現在業務自主開發的比例達到了90%。” 高立說。
顯然,中國企業清楚地認識到,需要實現全企業自動化,以提高生產力、節約成本和增強客戶體驗等。然而,現實情況是,大部分企業都面臨跨業務擴展自動化規模的挑戰。為了升級自動化計劃,企業必須提升自動化思維模式,利用高管支持的整體戰略,輔以強大的員工技能提升和培訓計劃,進而實現大規模自動化。
在中國,自動化正在成為企業級高管討論的話題,超過三分之一(37%)的中國受訪企業表示,CIO或CTO正在領導全企業自動化項目。此外,隨著ESG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斷增加,預計亞太及日本區企業將在相關用例中獲得大量的自動化投資。超過43%的中國企業未來將實現ESG和可持續發展用例的自動化,比2022年的13%有所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