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而標 方慧結 李蓮英 鄧梅蘭 蘇 敏
失眠是指個體睡眠時間或(和)質量不滿足并對個體日間社會功能造成影響的一種主觀體驗[1],偶然失眠是正常情況,但偶然失眠可能會形成長期的必然失眠。失眠影響因素眾多,包括藥物、食物、生理、環境等[2],而單純因個體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為心因性失眠[3]。心因性失眠包括入睡困難、易醒、淺睡多夢甚至徹夜不眠。長期心因性失眠不但可導致患者日常社會功能受到嚴重影響,還可能引發精神障礙如抑郁、焦慮[4],精神障礙復合作用下,失眠情況加重,形成惡性循環,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西醫治療本病多以鎮靜催眠類藥物為主,但長期用藥可出現頭暈、乏力、精神不振等不良作用[5]。中醫學中心因性失眠屬“不寐”范疇,心主血脈、心主神明,失眠原因雖多,但其本源依舊為多原因所致心神不安,心神失養[6]。本研究采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心因性失眠,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2019年陽江市中醫醫院睡眠障礙專科門診收治的180例心因性失眠患者,采用抽簽法分為西醫組與中醫組(每組90例)。西醫組:男37例,女53例;年齡33~81歲,平均(59.44±8.69)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3年,平均(2.76±0.61)年。中醫組:男39例,女51例;年齡30~80歲,平均(59.17±8.66)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12年,平均(2.59±0.63)年。2組上述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研究經陽江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開展。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7]中的非器質性睡眠障礙失眠癥標準:非任何一種軀體疾病或精神障礙所致的非器質性睡眠障礙,失眠幾乎為唯一癥狀,其他癥狀繼發于失眠。中醫診斷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中不寐的診斷依據:①輕者入寐困難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徹夜不寐;②伴隨癥狀多有頭昏、頭痛、健忘、多夢等;③經各系統與實驗室檢查未發現異常。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分型為肝郁化火:心煩不能入睡,易怒煩躁,胸悶脅痛,頭痛面紅,目赤,口苦,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②反復發作,失眠持續時間>1個月;③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非心因性失眠;②合并心腦血管、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③嚴重精神病、惡性腫瘤;④酒精依賴、藥物依賴;⑤對本研究擬用藥物過敏,厭服中藥。
1.4 方法西醫組睡前口服艾司唑侖1 mg。中醫組采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生龍骨、生牡蠣各30 g,柴胡24 g,黨參15 g,黃芩12 g,茯苓18 g,姜半夏12 g,桂枝9 g,甘草9 g,磁石20 g,生姜6 g,制大黃6 g,大棗6枚。辨證加減:脘悶不舒加枳殼12 g,紫蘇梗9 g;心悸加酸棗仁、珍珠母各15 g;自汗加浮小麥30 g;乏力加仙鶴草30 g。水煎服,早晚溫服,4周為一個療程,合計服用2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2個療程結束后比較2組療效,比較2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睡眠質量,記錄2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①療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中不寐的療效判定: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癥狀(頭痛、頭昏、心悸、健忘、多夢等)消失;好轉:睡眠時間延長,伴有癥狀改善;未愈:癥狀無改變;療效總有效率=(治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②中醫證候評分:肝郁化火主癥4項,按照輕、中、重分別記2、4、6分,次癥10項,按照輕、中、重分別記1、2、3分,主癥得分與次癥得分之和為證候評分,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③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9]進行評價,本研究采用其中自評條目,合計19個,分值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④不良反應:頭昏、乏力、口干、嗜睡、震顫,發生則記錄。

2.1 臨床療效中醫組療效總有效率高于西醫組(P<0.05)。見表1。

表1 2組心因性失眠患者療效比較 (例,%)
2.2 中醫證候評分治療后中醫組中醫證候評分低于西醫組及治療前(P<0.05)。見表2。

表2 2組心因性失眠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例,
2.3 PSQI評分治療后中醫組PSQI評分低于西醫組及治療前(P<0.05)。見表3。

表3 2組心因性失眠患者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例,
2.4 不良反應發生中醫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西醫組(P<0.05)。見表4。

表4 2組心因性失眠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失眠是世界性公共健康問題,其患者群體龐大,流行程度高,全球約1/3人口患有失眠癥狀,已成為困擾現代人的疾病之一[10]。長期失眠不僅影響患者日間社會功能,還增加心肌梗死、高血壓病的發病風險,還可能引發如代謝異常、肥胖、抑郁、焦慮等問題[11]。西醫治療本病多用鎮靜催眠藥,據統計,在美國有6%~10%的成年人使用催眠藥[12]。中醫治療失眠具有悠久歷史,不但可改善睡眠質量,且不良作用小,安全性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組療效總有效率高于西醫組,治療后中醫組中醫證候評分低于西醫組,PSQI評分低于西醫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西醫組(P<0.05)。提示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心因性失眠療效優于常規西藥,可有效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提升睡眠質量,安全性高。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出自《傷寒雜病論》,為小柴胡湯之變方,有調和陰陽、暢達氣機、鎮心安神等功效。孫小添[13]的研究報道結果與本研究結果基本相符,此外,其研究發現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還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
綜上所述,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心因性失眠療效優于常規西藥,可有效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提升睡眠質量,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