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陽
近幾年來,在我國經濟發展,生活條件提升,飲食結構改變的社會背景下,酗酒、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普遍存在,形成了急性胰腺炎持續上升狀態的發展趨勢[1];急性胰腺炎作為炎癥反應性疾病,在中醫學方面,被納入“腹痛”“痹心痛”的范疇,關于病因病機,臨床上匯總為:情志失調、肝氣郁滯、濕熱內阻、氣機紊亂,在進展階段,患者自感腹痛、惡心、嘔吐,伴低血壓、發熱、呼吸異常癥狀,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2]。因此,本研究就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參考,探討其西醫常規治療、自擬平胰灌腸湯聯合西醫治療方法最終成效,現將相關信息做如下總結。
1.1 一般資料根據需要,抽取階段內研究對象(72例)分析,并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處理,具體分組為: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疾病分類為:重癥急性胰腺炎,選取時間2019年4月—2021年4月。對照組:納入36例,男、女例數比5∶4;年齡下限值49,上限值65,均值(57.02±1.32);病程時間最短5 h,最長42 h,平均(23.51±0.78)h;受教育水平中,有9例小學和初中文化,13例高中和中專文化,8例大專文化,6例本科和以上文化。研究組:納入36例,男、女例數比為19∶17;年齡下限值46,上限值69,均值(57.51±1.16);病程時間最短5 h,最長43 h,平均(24.05±0.51)h;受教育水平中,有10例小學和初中文化,15例高中和中專文化,7例大專文化,4例本科和以上文化。關于以上數據(組內例數、男女比例、病程時間、受教育水平),2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①APACHE-Ⅱ評分≥8;②Ranson評分≥3;③存在突發性、延續性上腹疼痛癥狀;④與正常水平相比,患者血脂肪酶、血清淀粉酶高于3倍以上;⑤影像學支持。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基礎條件:患者疾病(重癥急性胰腺炎)確診;②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具備完整病歷資料;③在臨床工作人員指導下,患者與其家屬充分閱讀相關信息,并對同意文件進行簽署;④患者理解能力、溝通能力處于正常狀態。排除標準:①伴隨惡性腫瘤疾病者;②重要臟器方面(心、肝、腎),有嚴重疾病患者;③短期、長期精神疾病史患者;④在相關檢查、治療措施方面,配合度差,內心抵觸情緒嚴重者;⑤研究涉及藥物中,有過敏癥狀患者;⑥研究中途,無故退出參與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入院后,所有患者進行基礎室教,即:臨床專業人負責對疾病知識、治療知識進行整理,而后深入病房開展雙方交流、溝通工作,該階段內,需密切監測患者情緒變化,并采取手勢、語言方式安撫、鼓勵患者,而后用通俗易懂語句講解疾病相關信息,促進理解,提高治療依從性,實施治療,具體如下:對照組:西醫常規治療,即:禁飲、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喹諾酮類、頭孢類藥)、生長抑素、質子泵抑制劑(泮托拉唑、奧美拉唑)等;同時,需以患者實際癥狀為依據,對于劇烈腹痛,無法忍受患者,可展開鎮痛藥物干預;選取腹壁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4 kU/kg),1次/d,治療周期:7 d。其中,低分子肝素鈣[(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jection),國藥準字H20060190,規格:1.0 ml∶5000 AXa單位,生產廠家: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研究組:自擬平胰灌腸湯劑+西醫常規聯合治療。①自擬平胰灌腸湯劑,藥物組成:魚腥草30 g,槐角30 g,炒萊菔子20 g,川楝子15 g,枳殼15 g,大黃15 g,白芍10 g,當歸10 g,沉香10 g,法半夏10 g,紅花10 g,芒硝6 g。水煎后灌腸,煎煮期間,臨床工作人員需將大黃最后放置,灌腸頻率為:2次/d,治療時間:7 d。②西醫常規治療:藥物與對照組一致,即:胃腸減壓、質子泵抑制劑、生長抑素、抗感染藥物與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等。
1.4.2 觀察指標①治療總有效率;②胰酶恢復時間:尿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淀粉酶;③癥狀改善情況:腹痛緩解時間、正常體溫恢復時間、腸鳴音消失時間、首次排便時間。
1.4.3 療效判斷標準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效率存在標準:痊愈:腹痛、發熱等癥狀完全消失;好轉: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癥狀有所改善;無效:腹痛、惡心、嘔吐反應無改變。總有效率計算方式為:[(痊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2.1 治療效果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77.78%)相比,研究組(94.44%)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胰酶恢復時間2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尿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淀粉酶恢復時間比較,研究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正常胰酶恢復時間比較 (例,
2.3 癥狀改善情況關于腹痛緩解時間、正常體溫恢復時間、腸鳴音消失時間、首次排便時間,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例,
急性胰腺炎為多發性疾病,臨床上可分為輕癥疾病、重癥疾病[3]。在具體誘因方面,相關因素有:膽道結石、手術創傷、內分泌失調、代謝障礙、其他疾病刺激等,且暴飲暴食、酗酒等因素也占據重要比例,對患者生活質量、身體健康的威脅性較大[4,5]。
在本研究中,結果指標為: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對照組為77.78%,研究組為94.44%,可見,研究組高,P<0.05;西醫常規治療、自擬平胰灌腸湯劑+西醫常規聯合治療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尿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淀粉酶恢復時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意義,且研究組低,P<0.05;關于癥狀改善情況,存在腹痛緩解時間、正常體溫恢復時間、腸鳴音消失時間、首次排便時間4個方面,研究組和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提示聯合治療效果明顯,對其原因探究后得出:就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西醫常規治療涉及藥物為:抗感染、質子泵抑制劑等,側重于各類并發癥的預防,但是其最終效果欠佳[6];而中醫學方面,對該疾病誘因全面剖析后發現,活血化瘀、清熱通腑為疾病治療原則,在灌腸湯劑中,魚腥草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功效,槐角涼血止血,川楝子行氣止痛,當歸、紅花補血活血、散瘀止痛,沉香溫中止嘔、納氣平喘,大黃瀉熱逐瘀,萊菔子消食化痰,芒硝軟堅散結、消腫,在臨床應用時,將上述藥物混合,展開灌腸操作,能夠對患者體內胃腸黏膜形成有效刺激,增加其吸收率,對內部有害物質進行稀釋,促進排出,更好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幫助康復[7,8]。
綜上所述,自擬平胰灌腸湯劑聯合西醫常規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具有顯著效果:縮短尿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淀粉酶恢復時間方面;縮短腹痛緩解時間、正常體溫恢復時間、腸鳴音消失時間、首次排便時間,提高總有效率方面,可在臨床中推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