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男,吳琦
(中機第一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 230601)
在20 世紀70 年代的石油危機以后,生物質能源和光伏被作為清潔能源的代表在全球推廣和看重。新能源產業的好處是可以一直使用,是用不完的,因此,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會是能源產業的必然趨勢[1]。
本文用一個實際工程討論光伏發電的財務效益可行性,并給出具體分析數據結果。
擬建項目總裝機容量約為4 MW,總投資1 508 萬元,預計年平均上網電量約3 200.75 MW·h,利用小時數為865.90 h。
根據施工進度安排,項目建設總工期為1 a。本項目財務評價計算期為26 a,其中建設期1 a,運行期25 a。
按照國家現行財稅制度、現行價格、《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2](第三版)和GD 003—2011《光伏發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試行)》等對擬建項目來進行財務效益的分析,查看項目償還債務的能力、生存能力及盈利能力等,據此來判斷項目可行性[3]。
3.1.1 固定資產的投資
按照工程的概算投資,這個工程的固定資產的靜態投資約1 508 萬元,建設期的利息是0 萬元。靜態投資為3 770 元/kW。
3.1.2 總成本費用
折舊費用、修理費用、工資及福利費用、保險費用、材料費用、攤銷費用、利息支出和其他費用等組成了這個項目的總成本費用[3]。
1)折舊費用。假設這個項目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為2018年,固定資產的殘值率為3%。
固定資產的折舊費=固定的資產價值×綜合的折舊率
固定資產價值=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無形資產價值-其他資產價值-可抵扣稅金
2)保險費。保險費是指項目運行期的固定資產保險。保險費取固定資產原值的0.03%。
3)材料費和其他費用。材料費取8 元/kW;運維費取20 元/kW。
4)攤銷費用。項目的攤銷費用是無形資產的攤銷和其他待攤銷費用的攤銷,這次不做考慮。
5)利息支出。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等在運行期需要從成本中支付的借款利息被稱為利息支出,每年還貸的不同情況導致固定資產投資的借款利息不一樣。本工程全部資金為企業自有資金。
經營成本指除折舊費、攤銷費及利息支出等以外的費用。
3.2.1 上網電價
根據發改能源〔2018〕823 號《2018 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上網電價為0.414 9 元/(kW·h)。
3.2.2 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售電收入+其他收入
售電收入=上網電量×上網電價
在計算期內,銷售收入總額2 938.03 萬元。
3.2.3 稅金
按照我國的稅收政策,增值稅、銷售稅金附加以及所得稅為電力產業的項目需要繳的稅種。
1)增值稅。電力項目的增值稅稅率為13%。根據財稅〔2013〕66 號文件與財稅〔2016〕81 號文件,即征即退50%被作為當面向納稅人銷售自己用太陽能產生的電力產品時適用的增值稅的政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從2009 年1 月1 日起,買入固定資產的部分進項稅費可以在銷項稅費里抵扣。計算以后,擬建項目的固定資產可以扣除增值稅的費用為150.80 萬元。
2)銷售稅金附加。銷售稅金附加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費附加(包括國家和地方教育費附加)。計算征繳的基礎是增值稅的稅額,5%和3%被定為相應稅率。
3)所得稅。企業要把所得的利潤按照法律規定來繳納所得稅,具體方式為:企業在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和經營中得到的收入,企業所得稅免征的年份為從項目有了第1筆生產經營收入的所屬納稅年度開始算起的第1~3 年;第4~6 年是企業所得稅可以減半征收的年份。從第7 年開始,所得稅按照25%的稅率征收,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計算公式: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3.2.4 銷售利潤
利潤總額=銷售收入-總成本費用-銷售稅金附加+補貼收入
稅后利潤=利潤總額-應繳所得稅
稅后利潤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積金,剩余部分為可分配利潤,再扣除分配給投資者的應付利潤,即為未分配利潤。
在計算期內,利潤總額為1 307.82 萬元,稅后利潤為1 026.34萬元。
本工程全部資金為自有資金,不產生債務。
本項目按上網電價0.414 9 元/(kW·h)進行財務評價: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5.01%(稅后,下同),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為5.02%,投資回收期為14.10 a,總投資收益率為3.46%,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為2.72%。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5.02%)高于資本金基準收益率(5%),因此,該項目財務的評價是可以實行[4,5]。
本工程自開工建設后的第2 年機組全部投入運行。考查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中各活動現金流量的數據看出,本項目每年都有大于0 的盈余資金,本項目被認為具有足夠的凈現金流量維持正常運行[6]。
觀察固定資產投資、產量、電價等不確定因素單獨的數據變動時,投資回收期、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和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等財務指標被影響的程度,以此作為這個項目的財務評價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項目敏感性分析表
敏感性分析表明:
1)當建設投資變化為-15%~15%時,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在6.60%~3.77%變化;項目資本金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在6.63%~3.78%變化。
2)當上網的產量變化為-15%~15%時,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在3.42%~6.51%變化;項目資本金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在3.42%~6.54%變化。
3)當電價變化為-15%~15%時,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在3.42%~6.51%變化;項目資本金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在3.42%~6.54%變化。
4)當其他產量的變化為-15%~15%時,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為5.01%;項目資本金的財務內部收益率為5.02%。
5)當其他單價的變化為-15%~15%時,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為5.01%;項目資本金的財務內部收益率為5.02%。
6)當經營成本的變化為-15%~15%時,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在5.15%~4.86%變化;項目資本金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在5.17%~4.87%變化。
7)當利率的變化為-15%~15%時,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為5.01%;項目資本金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在5.02%~5.01%變化。
根據上述經濟分析,可得出本項目如下財務評價結論:
1)本光伏電站4 MW 項目建設工期為1 a,項目靜態投資1 508 萬元,單位千瓦靜態投資3 770 元/kW。
2)本項目按上網電價0.414 9 元/(kW·h)進行財務評價的結果是:當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5.01%(稅后,下同),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為5.02%,投資回收期為14.10 a,總投資收益率為3.46%,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為2.72%。項目的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5.02%)比資本金基準收益率(5%)高,因此,該項目財務的評價被認為可行[7]。
3)敏感性分析結果:固定資產投資增加、有效電量減少對本項目的財務收益率的不利情況影響較大,因此,把嚴格控制工程造價,優化發電組件選型和布置作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注意點。固定資產投資增加、有效電量減少等不確定因素變化時,本工程財務內部收益率均高于基準收益率,因此,擬建工程具有比較強的財務抗風險能力。
綜上所述,光伏電站工程的開發不僅可以作為地區能源供應的有效補充,還可以作為綠色電能,有利于緩解地區電力工業的環境保護壓力,促進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對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有積極作用,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