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慶
(菏澤市國土綜合整治服務中心,山東菏澤 274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在這一過程中,土地資源也越來越緊張,矛盾日益凸顯。以往的傳統土地管理存在很多問題,無法適應現階段土地管理工作的要求。此外,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實際土地管理過程中,為有效提升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需當地政府機構制定比較完善的管理系統來開展土地管理工作。本文通過詳細分析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土地管理存在的各種問題,進一步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發揮土地管理工作的最大價值。
1)在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土地開發程度較低,沒有規范的制度作為土地管理的依據,這就需要相關管理人員對耕地質量提出比較明確的要求。一部分區域在建設項目開展過程中,為在短時間內獲取土地,占用耕地;部分企業為占據更多土地,利用一些手段將耕地占用后,并未針對耕地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了解工作,致使耕地的最大作用難以發揮;部分地區還存在耕地荒蕪的情況,這樣不僅使土地資源無法得到有效利用,也會造成資金浪費的情況[1]。
2)有部分開發商在進行土地開發的過程中,為追求短期經濟利益,沒有結合當地環境來開展土地開發,導致當地水文環境、地質情況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嚴重威脅到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有的工作人員甚至一邊造林,一邊破壞耕地,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嚴重影響了當地環境,對當地人們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土地出現再次荒蕪的情況[2]。
3)在實際土地管理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不具備專業技能和素質,在開展土地管理時,沒能發揮出自身最大的作用。土地管理工作涉及十分復雜的內容,比如,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環境保護工程等,這些內容都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因而土地管理工作艱巨繁雜[3],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
4)在土地管理這一過程中,還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土地管理的投資主體單一。這需要當地政府介入其中,發揮其重要作用。在土地開發工作過程中,需結合實際情況,遵循經濟市場的發展規律,促進土地開發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此外,政府還需為土地開發提供相關支持,一是新增土地開墾費用并建設新的用地;二是擴充農業發展基金。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單單靠著政府,是無法有效滿足土地開發管理實際資金需求的。
在實際土地管理中,需結合實際情況適應現階段經濟結構調整,這樣才能為當地農民創造更多的經濟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土地管理工作需和當地農村經濟進行有效結合,在這一過程中還需發展高效農業,并將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進行有效結合,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從而形成當地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在土地管理過程中,還需落實好規劃設計工作,增加高質量耕地,為現代農業服務,這樣才能落實好規模化管理工作,從而有效提升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4]。
在土地開發管理過程中,應堅持生態優先,以綠色、可持續發展為目的,推動農業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要求相關管理人員保護好當地的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包含很多內容,比如,林業規劃、城鄉建設規劃、水利工程規劃等,只有嚴格落實好這些規劃管理的銜接工作,才能進一步促進當地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順利開展,從而適應現代化發展趨勢,這樣才能為當地農民創造更多的收益,從而達到既能增加耕地又不會破壞環境的目的,有效實現資源、環境和經濟3 方面有效統一[5]。
土地開發管理工作還需保證投資主體多元化,這樣才能為土地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資金,體現其公益性和有償性。城鄉一體化背景下的土地管理是一項十分系統的工作,除了需要政府提供必需投資經費外,還需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拓寬投資渠道,從市場上的多個方面籌集相關資金,從而建立高效、多元的籌資機制。籌資機制最核心的問題是效益問題,只有不斷提升效益,才能達到有效籌集的目的。不同的經濟組織和社會上的各種企業參與到土地開發整理過程中,主要目的是在今后可以獲得比較高昂的投資回報[6]。所以,在實際土地開發管理中,需保證投資具有一定的有償性和自愿性。在現階段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需落實好土地開發管理工作,兼顧市場選擇情況,找出市場經濟和政府行為的結合點。對企業來說,主要經營目標是增加經濟收益;對個人來說,進行工作的目的是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從而達成效用最大化;政府開展土地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土地,將土地資源價值發揮到最大。盡管不同主體的出發點是存在差異的,并且獲得收益也是有所不同的,但對象都是土地。所以,這就是3 個不同主體之間的結合點,需要在土地管理過程中圍繞這一結合點構建良性運行機制,這樣才能保證政府投資有益性,個人和企業投資有償性[7]。
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需從細微之處著手解決。先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城鄉規劃工作,整理好土地規劃編制,并對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情況進行詳細分析,進一步明確土地使用范疇,禁止出現濫用土地的情況。在以往城鄉發展過程中往往存在很多問題,其中,農村土地投資就是十分顯著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反而會拖延工程的正常運行。所以,只有進一步明確并確定城鄉發展目標,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合理計劃,才能保證土地管理工作順利開展[8]。
對于現階段土地管理工作,社會上的學者已經提出了很多建議及策略。但是,這些策略依舊存在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從而引發更多潛在問題。對現階段的土地管理工作來說,還需要政府主管部門的嚴格監管,在合理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堅持用途管制制度,落實土地征收征用工作。通過采用實錘領導制來最大限度地滿足土地管理工作需求,這也是從根本上拉近城鄉發展差距,實施土地管理最為有效的途徑,這樣才能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應用。
3.5.1 對土地規劃制度的創新
對農村土地管理來說,需制定創新型管理制度,這樣才能有效滿足現代土地資源功能完善、協調高效的土地管理要求。為有效施展符合我國國情的實用型土地規劃制度,需落實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土地規劃體系,這樣才能進一步滿足地方土地管理的實際需求;(2)不斷加快土地規劃編制進度,合理利用土地與城鎮化之間的關系,促進規劃改革的有效開展。
3.5.2 對土地征用制度的創新
之所以出現土地管理問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城鄉一體化背景下對農村土地的濫用和濫征。不合理的土地征收制度會使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所以,就需要對土地征用制度做進一步的創新。
1)土地征用需結合實踐情況進一步明確征用范圍及目的,需區分營利性土地和非營利性土地的使用。其中,營利性土地主要包括酒店、商場、娛樂性場所所占用的土地等,非營利性土地包括了廣場、醫院、公園等具有公益性的服務建筑,這就需要當地管理人員結合這些不同之處來選擇不同的供地手段。
2)當地政府需進一步優化改進征地補償制度,需有效提升補償的幅度,還要結合土地的實際價值來對當地農民進行補償,這樣可以解決農民收入來源,保證農民基本生活。農民生活在得到保障之后才能更有動力進行勞動,從而減少經濟損失,這些都是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重點內容。
綜上所述,在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背景下,落實好土地管理制度十分重要。相關工作人員需利用好相關城市規劃,進一步強化土地利用率,并加強城市規劃和鄉鎮規劃相互銜接。此外,還需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進行土地管理的能力,這樣才能進一步完善一體化規范管理體制。管理人員需轉變以往傳統規劃思維,打破局限性,開闊自己的視野,創新思維,這樣才能促進土地管理規劃可持續發展,為我國城鄉一體化穩定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