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晶晶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仙林分校中學部 210033)
本節復習課主要是對人教版化學書下冊的第十、十一兩個單元知識的再學習.這兩個單元的知識內容多,難度大,題型變化豐富,及時的復習有利于增進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酸、堿、鹽作為重要的化合物,在中學化學中承載著重要的功能和作用.這部分內容所學的化學方程式比較多,同時這些化學反應也是酸、堿、鹽的核心內容.深入理解酸、堿、鹽有關的基本反應和基本的反應類型,并運用規律解決一些問題,具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酸、堿、鹽復習課”是在人教版化學書下冊第十單元酸和堿和第十一單元鹽和化肥講完之后安排的復習課.在上復習課前筆者先讓學生在自主復習的基礎上做了一份酸、堿、鹽的單元練習卷,然后再用2課時的時間對酸、堿、鹽的知識進行系統化的復習,并對單元練習卷上的典型錯題做針對性的評講.通過自主復習—單元練習—教師引導復習三個環節促使學生把這兩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化,形成知識網絡.這兩個單元知識的合并復習有助于學生系統的掌握酸堿鹽的重點內容,對典型錯題的講解有助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解答綜合性的習題,為中考打下基礎.
單元知識結構化是單元復習中比較有效的一種方式,既可以避免學生簡單梳理知識的枯燥乏味,又可以提高認識.如果能把零散的知識組織成結構整體,則將大大增強記憶的牢固性.對與酸和堿、鹽與化肥這兩個單元的知識,教師帶領學生將分散的概念整理出來,形成概念體系. 對于酸堿鹽的單元復習時,宏觀上可以從物質分類和化學性質兩個角度進行單元知識的結構化,還可以從微觀方面的不共存離子對的這個角度對單元知識結構化.
問題1:常見的酸、堿、鹽溶液在水中能解離出哪些離子?
問題2:請寫出常見的酸、堿、鹽的化學式.
根據物質的組成將物質進行分類,并寫出相關物質的化學式,分類圖如圖1所示.

圖1
問題1:常見的酸、堿、鹽的化學性質有哪些?
問題2:是不是所有的酸、堿、鹽之間都能發生化學反應?
利用物質的化學性質和反應關系實現知識結構化,如圖2所示.

圖2
根據復分解反應的微觀實質,將不共存離子對結構化,如圖3所示.

圖3
復習不但要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還要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得到發展和提高,努力促進學生發展使學生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酸堿鹽的復習課之前,教師可以布置課前任務,要求學生繪制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和反應關系的結構圖.學生在繪圖的過程中,對這些物質的性質不僅要了解,還要找到之間的關系,就會查閱資料或是相互討論.在課上進行分享時再將結構圖完善.如圖4所示,是展示學生的手繪圖,以及對結構圖不斷完善的過程.
結構圖在完善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在提高,也在逐步的把之前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而不是碎片化知識分布在書本的各個角落,而是把書本中的知識逐漸織成網絡,形成規律.真正將書本中知識轉移到自己的頭腦中.
本次的單元復習不需要面面俱到,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酸、堿、鹽的化學性質,教學難點是利用酸、堿、鹽的化學性質解決問題.在復習課中,教師通過讓學生提前自主復習完成單元練習卷這種診斷性的測試,并利用智學網對學生的試卷上每題的得分率進行數據統計,找出典型的錯題通過課上詳細解讀,從解題思路和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在酸堿鹽的單元練習中,筆者選擇了一道得分率較低,并且具有針對性的習題做重點講解.
例小明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發生反應時,設計出下列三種裝置進行實驗:
請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寫出圖5中標有字母的儀器名稱:a____,b____.

圖5
(2)以上三個實驗中,①③有明顯現象,請你幫小明完成相關的記錄:
實驗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實驗③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
(3)實驗②因選用儀器不當導致未能觀察到明顯現象,請你幫小明尋找一種物品替代該裝置中的廣口瓶,以使實驗取得成功,你將選用的物品是____,改進后能看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
(4)請你進一步設計實驗來檢驗CO2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了Na2CO3,并將有關的實驗操作、現象、結論填入表1.

表1
其中第(4)題得分率較低(得分率59.12%),筆者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教學手段來進行講解.
先回歸課本,從課本上找來源.
思路一:從反應物減少的角度考慮.
問題1:如圖6所示,通過塑料瓶變癟的現象能否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反應?

圖6
問題2:如何設計實驗證明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反應?
問題3:還可以從什么角度思考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思路二:從有新物質生成的角度思考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問題1: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什么新物質?
問題2:如何用不同類別的物質鑒別有碳酸鈉生成?
問題3:這些物質的選擇是利用了哪些離子不共存?
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問題串的形式不斷地追問以促進學生的思維完善和提高.
在典型習題的評講的過程中完善學生的思維.在分析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可以通過對比實驗的方法來驗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反應.對比實驗是通過反應物的減少證明反應的發生.還可以通過相關的化學反應來驗證有新物質生成來證明化學反應的發生.讓學生明白判斷化學反應的發生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通過這種典型題型的分析來完善學生的思維方式.
酸堿鹽的復習課是以課標為依據.通過物質的組成復習物質的分類,宏觀上總結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及發生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微觀上通過離子不共存總結化學變化中微觀實質.通過學生自己對思維導圖的整理將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形成網絡,便于學生找到物質之間的關系,還通過對關系圖的不斷完善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得到發展和提高.通過對試卷上得分率較低的題目的分析讓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及學生能力發展查找弱點,有針對的采取補救的措施.科學的復習能讓分散在不同單元的酸堿鹽知識根據其內在聯系進行整合,讓復習具有綜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