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南芳

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安全、有趣、簡單易行。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明確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目標和原則,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激活小學體育課堂,讓學生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獲得全面發展,筆者在實際教學的基礎上,分析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旨在探索如何高效運用少兒趣味田徑項目。
筆者在剛成為教師時,沿用以往在學校學到的體育教育專業理論知識,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少兒趣味田徑項目教學,久而久之,學生對體育課堂缺乏興趣。在一次體育課上,筆者讓學生在跑步結束后接著跳遠,然而學生沒有響應,即便筆者又說了一遍,一些學生還是不動。
教師:“你們為什么站著不動?”
學生1:“老師,您別生氣,可以聽我說嗎?”
教師:“嗯,你說。”
學生1:“老師,其實大家都不太喜歡您的體育課。”
教師:“為什么?”
學生1:“那是因為課堂上缺少有意思的活動。”(其他學生也小聲附和著。)
聽了學生的話,筆者開始反思自己的體育課堂教學,并開始磨煉自己的教學功底,創新教學方式,如分組活動等,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為了順利開展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筆者在研究該項目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將該項目運用于教學實踐中,比如,筆者會組織學生進行“繞桿跑”比賽,在比賽過程中,還添加了學生喜歡的運動音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為了了解學生對課堂的看法,筆者又與之前的那名學生進行了交談。
教師:“你覺得現在的課堂與之前的課堂相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學生1:“老師,我覺得現在的課堂比之前有意思了。”
教師:“為什么呢?”
學生1:“老師,之前上課有點無聊,現在您會帶我們開展很多活動,大家都特別喜歡,您看,他們笑得多開心呀。”
通過與學生聊天,筆者發現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多傾聽他們的意見,在設計項目時,要注重趣味性,以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誠意,從而提高上課的積極性。
為合理運用少兒趣味田徑項目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筆者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功底和教學能力。在一次體育活動中,筆者設計了籃球活動,并邀請學校骨干教師來聽課,給課程提出改進 意見。
教師Z:“課程總體來說是很有意思的,可以看出,這節課你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學生參與的熱情也比較高,唯一不足的就是少兒趣味田徑項目與課程內容的結合還不到位,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小組合作的任務設計 都還有所欠缺,你在今后還需要多注意。”
筆者:“感謝您的點評,我今后會注重這些細節,努力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更上一層樓。”
教師L:“我看到的和教師Z的大同小異,在上課過程中,我能感受到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默契度較高,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融洽,課堂氛圍很和諧,學生也很配合教師的各項工作,各方面都設計得很好,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教師在評價方面做得還不是很到位,需要教師多注意。”
筆者:“感謝您的點評,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應該更及時、有效地評價學生。”
其他教師的評價就如同一面鏡子,讓筆者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教學的優缺點,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聽取了這些教師的建議,在運用少兒趣味田徑項目開展教學時會緊密結合教材,明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讓少兒趣味田徑項目與課程內容的結合更加緊密,從而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此外,筆者還會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評價,從而給學生前進的力量,讓學生變得更加積極、踴躍。
筆者以繞桿接力跑為例,分析趣味田徑項目在小學體育中的運用。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筆者在總結以往課堂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鍛煉學生的體能,讓學生掌握繞桿接力跑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和其他學生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在課前筆者安排學生在操場的跑道上準備了障礙物,并為學生講解繞桿接力跑的規則,讓學生明確該趣味項目的注意事項。
教師:“請同學們快速集合隊伍。”
學生迅速排好隊形。
教師:“今天我們上課的主要內容為繞桿接力跑,請同學們聽清楚規則:同學們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八名隊員,小組合作完成800米的繞桿接力跑,在跑的過程中要繞過障礙桿,如果碰倒了桿,要原地扶起來,并成功把接力棒傳給下一個隊員,最后一名隊員要繞過障礙物跑到終點,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勝,同學們能聽懂游戲規則嗎?”
學生:“老師,能聽懂。”
教師:“我們開始吧。”
在運用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過程中,筆者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賽,讓學生知道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每一組的第一位選手通過抽簽的形式確定跑道,其余的選手到相應的位置等待,并在接到棒的第一時間立刻開跑且不能跨跑道。同學們聽懂規則了嗎?我們可以先叫幾名同學示范一下。”
學生:“老師,我愿意示范。”
筆者點名八名同學就如何接力、如何繞桿跑進行示范,并對不規范的動作予以指導。
教師:“同學們現在掌握規則了嗎?”
學生:“掌握了。”
教師:“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
第一、二、三、四組的學生代表分別抽到了3、2、4、1跑道,并站在相應的跑道上。
教師:“準備好了嗎?”學生:“準備好了。”
教師:“計時員準備。”計時員:“跑!”
學生起跑后,第一組的學生代表繞桿時很順利,第二組的學生代表因為速度太快,繞桿時碰倒了一個桿,第三組的學生代表在最后沖刺階段碰倒了一個桿,第四組的學生代表沒有任何疏漏,順利完成了接力。
在第二棒接力時,第一組學生沒有順利接到棒,將棒掉到了地上,花費了約3秒的時間;第三組學生在距離第三棒還有大概20米時,撞倒了一個桿,將桿扶起大概花費了5秒鐘的時間;第二組、第四組學生沒有任何 疏漏。
在第三棒接力時,第一組、第二組學生很順利,沒有出現掉棒和碰桿的失誤;但是第三組學生在接棒時將棒掉到了地上;第四組學生剛接上棒就將桿 碰倒了。
在小組合作比賽結束后,筆者及時評價學生的表現,以激勵他們不斷前進。
教師:“同學們在此次的繞桿接力賽中做出了很多努力,碰倒桿的同學自覺將桿扶了起來,這體現了同學們都很遵守規則,而且你們不怕跌倒、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值得所有的掌聲,請同學們為自己鼓掌吧!”
教師:“你們覺得自己表現得怎么樣?”
學生:“表現還不錯吧,因為都是在朝著終點奔跑。”
教師:“嗯,同學們需要注意,在賽跑時一定要在自己的跑道上,而不能到其他組的跑道上,否則會嚴重違反規則;還有在繞桿時一定要注意與桿的距離,盡量不要碰到桿,不然會很浪費時間。”
學生:“老師,知道了。”
教師:“同學們在玩過這個游戲后有什么樣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學生1:“我覺得這個游戲讓我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
學生2:“這個游戲很有意思,比平時的活動更有趣。”
學生3:“我覺得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同一個小組的我們向著一個目標奮進。”
教師:“同學們都很棒,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我們下次可以開展更有趣的體育活動,讓同學們收獲更多。”
在此次繞桿接力跑趣味田徑活動中,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參與其中,并且個別學生表現得特別優秀,他們不僅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還感受到了體育競技精神。筆者緊扣培養短跑能力的教學目標,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短跑的技能,還幫助學生鍛煉了身體,愉悅了身心。但是這節課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在短跑結束后,筆者沒能及時讓學生進行放松運動,導致學生直接坐下休息。因此,筆者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繼續完善教學過程,以不斷提高課堂質量。
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綜合性、趣味性和針對性讓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向變得更加清晰明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總結、反思,從而不斷完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讓小學體育課堂變得更加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