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玲18928981603??快遞地址: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錦繡半山12街19棟??511300
作者簡介:涂玲,本科學士,二級教師,多篇論文發表,曾主持廣州市課題。市級論文比賽二等獎,市級解題比賽二等獎。
本文是廣州市增城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解題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ZC2020095)研究成果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考內容改革的腳步一直向前,其中教育部提出的中考高考評價體系就是改革的理論支撐和實踐的指南針。它服務于高考,還可以測評高考命題工作。因此研究這一體系,有助于指導我們地理課堂教學實踐工作,它能給我們工作方向提供正確的指引,讓我們的教學不會偏航,讓我們的努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評價體系分析
高考評價體系提出了“一核”“四層”“四翼”。一核為高考核心功能,引導教學;四層為考查內容,回答了考什么,四翼為考查要求。四層的高考考查內容包括: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四方面。這考查內容之一的關鍵能力值得我們深入研究。《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指出,要注重培養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學科性質不同,時代不同,關鍵能力也會有所差別,結合學科特點分析,新時代地理學科的關鍵能力有哪些呢?
地理學科關鍵能力
今年來高考不斷改革,不僅是考查學生記憶知識,而是上升到考學生的各項能力,解決
問題能力等等。因此,培養地理學科的關鍵能力就尤為重要,一來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關鍵能力,可以立德樹人,服務選才,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高考評價體系確立了三個方面關鍵能力群,知識獲取能力群,實踐操作能力群,思維認知能力群。具體到地理學科,這三個關鍵能力可以具體化到如下幾點:
知識獲取能力。
利用地圖、文字情境材料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近年來的高考試題都是設置了具
體實際情境,學生要快速有效地抓住情境材料中的地理信息。比如文字里的關鍵詞,圖表或者地圖中傳遞出來的信息,這些都是解答問題的關鍵。要讓學生擅長獲取這些知識,就是我們培養的目標。
實踐操作能力。
地理學科不同于高中理化生等科目,實驗較多,在實驗中可以培養實踐操作能力。地理
科目中實驗相對較少,那除了實驗、野外考察、研學以外,地理的實踐操作能力還有哪些呢?仔細研讀高考評價體系,我們就可以知道地理的實踐操作能力是指面對問題情境時,可以學以致用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所需的能力,轉化地理信息,用語言解釋地理現象、地理問題的能力。近年來的高考試題會提供很多真實情境,學生需要調用已有的知識,去探究解決具體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思維認知能力。
主要包括形象、抽象思維能力,批判、辯證思維能力,歸納、演繹推理能力等。學生可以多視角,靈活地、發散地、逆向地探討和論證地理問題的能力。
教學實踐中地理關鍵能力的培養策略
針對高考評價體系提出的地理關鍵能力,我們要改變教學思維,更新教學模式,不斷調
整合改進地理教學的策略。經過我的多年時間教學實踐研究,我發現在教學實踐中巧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地理關鍵能力。
1.學生自主構建思維導圖,落實雙基,提高知識獲取能力。
想要有效地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一定要有對地理信息敏銳的洞察力,要對地理基礎知
識、基本原理熟練。而思維導圖就是用簡練的文字將知識及知識間的聯系用圖的形式呈現出來,這種形象的方式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掌握的知識更牢固,而且知識間的聯系脈絡清晰,有助于學生快速地調用地理知識。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嘗試訓練學生用思維導圖做知識點總結和歸納,每個學生自主構建自己的思維網,夯實基礎,提高知識獲取能力。
2.地理解題中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思維認知能力。
地理學科試題都是以某個區域做背景,綜合該地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來考查某一實際問題,
這對學生綜合思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解題時構建思維導圖,可以培養學生地理關鍵能力。那學生如何根據地理題構建思維導圖,是有很多技巧和方法的。
高考地理題有材料,有問題,很多學生拿到手就不知道該從材料入手,還是從問題入手,有一種千頭萬緒的感覺,無從下手。我們這時可以把題目的材料,圖表等信息,看作是“首”,學生可以提取這些信息,從首出發,尋找這些信息與問題的聯系。“尾”是指從題干的結論出發,反向的發散。構建思維導圖就從首尾兩頭分別出發,找到中間的聯系鏈條,完成整體的思維鏈。這樣的思維導圖構建出來,就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緒。
本文以2016全國Ⅰ卷36題為例
例:3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溫,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開放的最適溫度。喜光。根系發達。生長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過濕不利于其根系發育。開花季節,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開放吐香時間從20時左右至次日10時左右,是將茶葉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地最佳時間。
廣西橫縣種植茉莉歷史悠久。改革開放后,茉莉花茶市場需求旺,橫縣開始擴大茉莉種植規模。l983年,在廣西首次舉辦的茉莉花茶評比中,橫縣茉莉花茶一舉奪魁。至20世紀90年代,我國茉莉花茶生產重心開始從東南沿海地區向橫縣轉移。2000年,橫縣獲“中國茉莉之鄉”的稱號。目前,橫縣的茉莉鮮花和茉莉花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80%以上,占世界總產量60%以上。圖示意橫縣在廣西的位置和范圍。
設問:(1)與江蘇、浙江相比,說明橫縣有利于茉莉生長的氣候條件。
(2)拆分法建思維導圖
拆分法就是將設問、材料等拆分成多個要素,多角度的綜合分析解題的方法。這一方法構建思維導圖解題,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性,又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思維認知能力。
①拆分設問。以2016全國Ⅰ卷36(2)題為例:
設問:橫縣地形以河流沖積平原為主,茉莉主要種植在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上。試解釋沖積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種植的原因。
首先根據圖文材料及題目提取有效信息。將設問的題干拆分成多個單元,找到有效信息詞。
其次,再從拆分的各個要素出發,調用已有的知識,多角度的發散的論證問題,提高思維認知能力。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更全面地思考角度,增加了思維的廣度,然后每個角度再縱深思考,又可以增加思維的深度,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認知能力。
最后,從思維導圖中分點歸納和總結,梳理出答案。這一過程提高了學生信息轉化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②拆分材料。本文以2017全國Ⅰ卷44題環境保護為例:
例:干旱區的怪柳為耐旱灌木,側向枝條多,種子多,不易發生病蟲害,移栽易成活。
近年來,某東北林區的公路綠化中引種了怪柳,生長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兩側的天然林中,發現了怪柳幼苗。
分析該林區潛在的怪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這類題目,明顯材料信息多,設問題干簡潔。因此我們可以從材料入手,拆分材料,尋
找思考的多個角度。先橫向思維,再縱向思維,最后編制成一張思維網。
除了文字介紹的兩種方法,我們還有很多種方法都可以構建思維導圖,或者說同一道
題目,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構建方法。這些方法在教學中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地理關鍵能力。學生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都是在鍛煉思維,提高思維認知能力的過程。只要不斷地總結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大幅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