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嬪
摘要:音樂在人們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夠緩解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壓力,放松身心,促使其更好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之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追求也越來越高,音樂是人們的精神食糧,能夠滿足人們對精神的渴求,所以音樂同其他學科一樣有著較高的教學意義。基于此,以下對論農村初中音樂課堂節奏訓練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音樂課堂;節奏訓練;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師必須更新和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采取先進的音樂教學理念和形式,展現音樂的特征和情感,與學生的興趣相契合,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給學生美妙的音樂體驗,活化音樂課堂,注重學生對音樂的自我欣賞和感悟,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構建符合新課程要求的初中音樂課堂。
一、科普音樂背景知識
在開展音樂節奏訓練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節奏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能全面了解音樂的背景知識,深刻理解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學生只有在充分了解音樂的背景后,才能在節奏訓練中將音樂的節奏和相關背景知識結合起來,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情感,準確把握節奏,以提高音樂節奏訓練的效果。比如,紅歌就蘊含了豐富的背景知識,《愛我中華》蘊含了我國56個民族之間親密團結,愛國愛家的情感,教師在用這首歌曲進行節奏訓練時,可以先為學生揭示這首歌背后所蘊含的情感,激發起學生的愛國之情,在節奏訓練過程中,學生將情感帶入其中,能更好地體會,從而更好地完成節奏訓練。
二、趣味實踐的開展
在初中音樂課堂上,趣味實踐活動可以以律動演繹的教育開展形式加以展示。因此,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這種趣味化的演繹活動引領學生參與,鼓勵學生在律動演繹中掌握音樂藝術的節奏和旋律。例如,在學習《愛我中華》這首音樂作品的時候,教師為了提升音樂課堂的參與趣味性,就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引領學生參與學習。在課堂上,教師首先進行藝術展示,以《愛我中華》的律動演繹為學生展示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表演。教師一邊演唱、一邊手舞足蹈地進行律動動作的演繹,以豪邁的歌唱形式和嫻熟的律動動作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教師完成了藝術演繹之后,每一位學生都充滿了興趣,積極參與到《愛我中華》律動演藝活動中。教師借助律動動作的詳細介紹,幫助學生掌握拍肩膀、拍手、拍胳膊、拍大腿、跺腳等不同的律動動作,且在愉快的互動實踐中,幫助學生完成《愛我中華》音樂節奏的準確掌握和律動動作的全面把握。最終,學生能夠借助歌曲的演唱和律動動作的演繹共同完成實踐活動,也能在實踐中完成音樂藝術的完美展示。
三、結合不同的音樂風格
在對學生進行音樂節奏的訓練時,由于目前音樂的類型和風格豐富多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充分結合不同的音樂風格,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音樂節奏訓練,從而提高節奏訓練的效果。目前的初中音樂教材,所有的音樂作品風格多元化,包含有民歌、校園歌曲和戲劇等等,教師在進行音樂節奏的訓練時可以選擇校園歌曲這一類音樂,由于其本身節奏歡快活潑,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節奏訓練當中,提高訓練的效果,同時,基于音樂風格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教師還可以創新嘗試將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把握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從而強化教學效果。
四、開展韻律教學,促進節奏整體感知
音樂和節奏無處不在。韻律教學,能夠讓學生節奏感變得更好,從而加強學生對音樂藝術魅力的理解和認知。韻律活動是模仿活動,隨著音樂身體進行節奏的擺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開展韻律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以身體作樂器,以跺腳、拍腿、拍手等身體律動進行節奏訓練。這種方式不需要特定的樂器,身邊的人物、物體都可以稱為教具,比如課本、黑板擦、杯子等都能夠稱為道具,提高了教學的便捷性,也因此受到了很多音樂教師的追捧和歡迎,采用韻律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節拍、節奏的特點、樂句的發展、曲式的結構等,提高學生對音樂情感和風格的感知。固定的韻律還能夠促使緊張、疲憊的課堂氛圍變得活躍,促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完成后續的教學活動。即興的律動,能夠鍛煉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想象能力。韻律活動主要經歷模仿、探索、創造、表演幾大過程,有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通過韻律教學,能夠激發學生情感,開發智力。例如《豐收鑼鼓》第三段主題是竹笛的華彩演奏,難以演唱,可以在聆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樂器的音色,將音樂知識融入有效的聆聽中,圖文并茂,簡約又不簡單。在有效聆聽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反復聆聽、模擬節奏、互動體驗等方式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起立體式的聽覺感知。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兩首歌曲的不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律動體驗是個不錯的方式。通過律動,可以喚醒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對節奏訓練的主動性。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合適的律動,或舒展、或跳躍,用自身的肢體語言感知音樂,表現音樂,獲取直接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培養學生愿意聽、會聆聽、能聽懂。
結束語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中,由于各種原因的限制,導致節奏訓練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影響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和教師音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改善目前初中傳統音樂節奏訓練的模式,對其進行優化和創新,以全面提高學生音樂節奏訓練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夏瑞杰.新時代背景下農村初中音樂教學的反思探索[J].學周刊,2021(06):161-162.
[2]戴苗苗.農村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導學,2020(32):73-74.
[3]曾玉鳳.微課在農村初中音樂教學節奏訓練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9(18):57-58.
課題題目:音樂節奏訓練在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編號:202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