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藝馨
摘要:幼兒教育階段屬于幼兒接觸教育活動的最初階段,該階段會對幼兒未來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依托本土陶藝資源構建幼兒園陶藝課程時,教師應積極探究有效的實施措施,以保證陶藝課程滿足幼兒發展需求。基于此,本文從本土陶藝資源的特點入手,分析本土陶藝資源在幼兒園陶藝課程教學中的價值,提出依托本土陶藝資源構建幼兒園陶藝課程的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本土陶藝資源;幼兒園;陶藝課程
前言:幼兒園教育在近年來得到社會各界的不斷重視,我國也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活動及生活環境,更好的滿足幼兒全面發展需求,使其在豐富的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實現身心健康發展。陶藝課程的良好開展,能夠進一步豐富幼兒園教育活動,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究依托本土陶藝資源構建幼兒園陶藝課程的實施策略,以促進陶藝課程的開展效果。
1本土陶藝資源的特點
對于本土陶藝而言,其具備較多特點,如就地取材,能夠實現就地制作、具備濃厚的地方習俗特性等。本土陶藝從造型到裝飾,均反映著人們美好的、淳樸的愿望,不存在現實中的重大內容,并且,也不存在重大的歷史題材,形式大方,處理形象,獲得較為容易。以上特點的存在,可以將其作為幼兒園陶藝課程教學中的重要資源,促進幼兒園陶藝課程教學活動的良好實施。
2本土陶藝資源在幼兒園陶藝課程教學中的價值
第一,傳承中華文化。陶藝已經在我國發展較長時間,起源于我國古代,屬于價值較高的民族藝術[1]。陶泥較為柔軟、無毒、無害,且具備較強的可塑性。而本土陶藝資源自身蘊含著本土文化風格,在幼兒園陶藝課程教學中引入本土陶藝資源,能夠使學生對當地陶藝文化內涵進行了解,并且還能夠有效傳承中華文化。第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本土陶藝資源應用于幼兒園陶藝課程教學中,能夠使幼兒在“玩泥巴”的游戲中,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盡情探索,為幼兒提供創意載體,促進不同層次的幼兒發展。同時,在陶藝課程實踐活動中,幼兒能夠進行手腦聯動,提升幼兒創造力、想象力以及注意力等,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3依托本土陶藝資源構建幼兒園陶藝課程的實施策略
3.1創設良好的陶藝氛圍
《綱要》中強調:環境屬于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應積極創設并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發展。因此,幼兒園應積極創設良好的陶藝氛圍,設立“陶藝宣傳欄”,主要進行幼兒參加陶藝活動及創作時的照片,還可以展示出一些童言稚語。在幼兒園操場一側,可設置出陶藝展示臺,幼兒可在此處捏泥玩耍,為幼兒提供操作的陶泥,并將幼兒制作完成、已經燒制好的陶藝作品潛在展示臺周圍,幼兒可進行作品欣賞與陶藝制作。可在操場四周放置一些形狀各異、圖案奇特的凳子,便于幼兒休息。通過本土陶藝資源,為幼兒園操場營造良好的陶藝文化氛圍。在班級中,所有教師的門口可以設置一個陶藝展示臺,放置幼兒完成的陶藝作品,并在教室中設置陶藝美術區,便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將陶藝教學不斷拓展,不僅局限于課堂,與區域活動實現有機結合。
3.2開展趣味性陶瓷美術活動
幼兒具備極強的好奇心,幼兒園應創造性的在幼兒園陶藝課程中引入本土陶藝資源,構建地方陶瓷特色美術課程[2]。通過陶瓷開展各種美術活動,如雕塑、手工以及畫畫等,對美術活動內涵進一步豐富,激發幼兒陶藝學習的興趣。幼兒園陶藝課程開展中,教師應耐心指導技藝。對幼兒陶藝創作進行指導時,教師應持有足夠的耐心,悉心指導。基于因材施教理念下,先向幼兒傳授較為簡單的操作技巧,如“泥板成型”“泥條成型”以及“手捏成形”等。當幼兒做出大體形狀后,教師應帶領幼兒精雕細琢,運用巧妙的方式,引導幼兒通過竹片刻刀繪制出較為簡單的圖案。陶藝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大膽創新,在對陶瓷輔助材料的充分利用下,使自身創作的陶瓷作品更具特色,具備獨特魅力。例如,幼兒可以利用樹葉、碎布、瓶罐等,對陶藝作品進行裝飾,還可以利用畫筆在陶瓷作品上繪制出相應圖案。在此過程中,幼兒會充分發揮出自身想象力,在陶藝活動中不斷提升自身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3.3合理選擇陶藝活動方法
首先,師幼共建陶藝活動。幼兒園陶藝課程開展中,教師應立足STEM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出陶藝教育的作用,對幼兒審美意識及創新思維進行培養,提升教學效率,并且還應對陶藝活動方式進行合理選擇[3]。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況,進行分組教學,進一步提升幼兒學習成效,并且,應基于幼兒審美價值下,開展更具深度的陶藝教學。在師生共建陶藝活動下,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欣賞陶藝作品,通過小組間的交流、探索與操作等,分享彼此的經驗,既能有效提升幼兒陶藝興趣,又能有效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其次,開放親子同樂活動。幼兒年齡較小,應區別于學校課程教學,教師可以選擇親子同樂教學方式,在正確引導下,充分發揮出家長的作用,促進教學工作良好開展。教師應邀請幼兒家長來到班級中,對幼兒的陶藝作品進行欣賞,同時要求其與孩子共同制作陶藝作品。幼兒為在家長面前展示自己,獲得家長的認可,會更好的參與到陶藝制作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會有效激發幼兒的表現欲,還會促進家長與幼兒間的感情聯絡,實現良好的教學循環。
結語
綜上所述,將本土陶藝資源應用于幼兒園陶藝課程中,能夠對中華文化進行傳承,并且,還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園教師課程實施環節,應構建良好的陶藝環境;開展趣味性陶瓷美術活動;合理選擇陶藝活動的方法,通過以上方式,更好的發揮出本土陶藝課程的作用,在幼兒參與操作實踐過程中,達到陶藝課程教學目的,為幼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馬蒲蕊.陶藝課程在幼兒美術教學改革中的拓展與實踐[J].智力,2021(31):181-183.
[2]李瑩.幼兒園非遺陶藝教學模式探究——以“太平泥叫叫”為例[J].新課程,2021(42):168.
[3]唐桂珍.幼兒園陶藝課程與教學的實踐初探[J].考試周刊,2021(47):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