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如何實現個人素質提升與事業價值的雙融合雙提升?筆者覺得可從用心用情用智用工四個方面來入手。
做好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首先在用心上下功夫
用心工作,就是要俯下身體,真心投入到鄉村振興工作,要從政治上理解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想事提三級提高站位,做事降三級做實做細,把為民情懷入腦入心,真正走心走身。特別是駐村第一書記,更要講政治,要在群眾中樹立標桿,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牢牢把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國理政的精髓與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貫穿起來,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學習要抓在日常,長于日常;二是要做到對黨忠誠,自覺遵守黨紀國法,一身正氣,公平公正,讓老百姓感受到黨的干部業務素質和紀律要求,維護黨的權威,要時刻保持對標對表立正稍息的決心和信心,自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增強“四個意識”,認認真真抓好“最后一米”工作,贏得人民群眾的口碑,讓老百姓真心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做好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關鍵在用情上下功夫
作為江西紅土地的干部,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就是我們工作作風的最好要求,懷著對江西人民最好的感情,我們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三農工作始終擺在突出位置,作為第一書記,既要牢記自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更要牢記自己情在農村、根在農村。30多年前,每當回憶起自己遇到惡劣條件走在泥濘路上去上學的情況,暗下決心一定要讀好書、學好本領走出農村,將來有機會回報農村,始終和農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本人是通過國家助學貸款完成學業的,對黨和國家常懷感恩之情,如今有機會參與鄉村振興工作,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為此,在鄉村振興工作中,一是要敢作敢當,用真情去工作。二是要盡心盡責,珍惜這份崗位,踏實工作。三是懷揣感恩之情開展工作,面對工作中的困難,要始終相信組織,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想想當年紅軍長征的困難,就一定相信我們自己能戰勝工作中的各種困難,處理好各種復雜的工作局面。認真研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以及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讀出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民的愛,讀出了黨中央的決心和信心,讀出了各行各業各部門各崗位的同志堅守的那份責任和情感,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在努力,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創舉。回到江西,作為80后的黨員干部,我想,很多和我一樣同志,在讀大學時候,都對自己說過,將來我要回江西工作,好好建設江西,把家鄉搞好,因為我們內心都知道,我們在全國排名靠后,我們需要進位趕超,我們需要信心和力量,需要團結,需要團隊,需要一種信念,我們不比人家差,我們江西老表同志也是能干成事的,我對關于鄉村振興“作示范,勇爭先”走在前列信心百倍。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是沉甸甸的壓力和責任,我們年輕的同志,就要緊跟節奏,努力跟進,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關注三類人員,做好兜底工作。四是吸引具有情懷的同志加入到鄉村振興隊伍中來,廣豐人民很聰明,走出了大量優秀的成功企業家、黨政人才、鄉賢人物等,我們要發揮他們對家鄉的情、對家鄉的愛,只有這樣,才會不斷吸引人才回流,實現人才振興,共同建設好我們的家園。
做好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重點在用智上下功夫
做好鄉村振興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因為這是解決老百姓最實際的問題,是解決老百姓困難和矛盾的“最后一米”的問題。熟記鄉村振興政策,做到活學活用。70年前,毛澤東主席就強調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調研又著重強調了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這是我們黨百年奮斗歷程總結出的科學結論,也是解決時代問題、應對百年變局的一把鑰匙。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戰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2021年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布,這些文件和政策導向都為我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時國家相關部委在教育、醫療、養老、廁所革命等人居環境整治方面,都出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落地措施,這些都需要我們駐村工作人員一一熟知,時刻關注黨中央政策導向,多思多想,充分發揮才智,在“智”上下功夫,特別是在產業發展、旅游規劃、銀行融資、教育兜底、文化振興等方面的知識要多加學習,要用本領恐慌式的學習態度去鉆研,大力運用“鄉村振興戰略+互聯網+農業”的模式,利用網紅打卡、抖音等媒體,做強朋友圈,開發朋友圈,挖掘潛能,為鄉村賦能,將“智”力轉化為財富,帶領鄉親們富起來。
做好駐村第一書記工作,基礎在用工上下功夫
做好鄉村振興工作,基礎在三農,而最基礎的就是要摸清家底,要花時間和精力,用工用力落在實處。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們就是要在用工用力上下功夫,不做辦公室紙上談兵的干部,要做行萬里路解困幫扶的下沉式干部。一是要摸清民情,掌握駐村人口構成、年齡結構、收入情況等,特別脫貧戶的全部情況,要做到在村里的每一戶都要去上門走訪,脫貧戶每個季度上門走訪一次,每個月電話慰問一次,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二是主動思考,研究駐村內外部環境,通過互聯網學習國家發布的鄉村振興發展的典型案例,結合本地整體發展框架,研究村里現有資源,對將來可以開展的產業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銜接。比如,銅鈸山鎮高陽村是江西紅色名村,具有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下一步將向縣委匯報,主動聯系方志敏干部學院,挖掘紅軍巖精神,開發情景式教學等。三是整合外圍資源,通過國家政策性銀行扶持,主動引入相關國營、民營資本,通過土地租賃、共享分紅、勞動力就業等方式,發展茶葉、馬家柚、農家樂等,共同富裕。四是提升與老百姓坐板凳聊天的能力,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成熟的麥穗總是彎腰點頭,與老百姓打交道時,時刻擺正自己的位置,多向老百姓學習,真正走進老百姓田間,走到老百姓家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們要始終牢記毛澤東主席講過的:“任何時候,不能忘了農民”。要始終牢記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真正同人民結合起來。五是加強村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三會一課”功能,利用好主題黨日活動,真正發揮組織優勢,將“黨建+農村文化”有機結合,力促黨風帶民風。下一步,高陽村將興建黨建文化墻、共建愛心圖書館、播放紅色電影、開展鄉村文藝展示等方式,提升“黨建+文化振興”。六是充分發揮電力幫扶優勢。下一步我們將秉承“寧可讓電等發展,也不可讓發展等電”的思路,主動作為,將銅鈸山鎮及高陽村電網進行升級改造,安裝充電樁,以適應將來的電氣化村(鎮)要求,讓老百姓用上可靠電、放心電。
按下快捷鍵,跑上快車道,大美江西,江西騰飛,我深信之,也必將踐行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恒心投入到鄉村振興,作出不愧于新時代的業績。
作者簡介:胡奎,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曹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