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冬梅
摘 要:中國教育大體上分為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其中農村義務教育是現在教育需要攻破的薄弱環節。縱觀農村義務教育發展歷程,不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對農村教育資助力度越來越大,他們更是將寄宿制小學列為重點資助對象,可是這依然滿足不了農村小學發展要求。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學校;小學生;課后作業現狀;分析與對策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大城市的建設需求人口數量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去大城市獲得發展機會,部分農村人員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著良好的教育環境,也選擇進城務工,這使得農村小學數量呈逐年下跌趨勢,留在農村小學讀書的孩子也越來越少,也正是這種發展趨勢的存在,在鄉村,寄宿小學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教育模式。由于缺乏適宜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農村寄宿學生的心理問題、學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本文以農村寄宿制小學生存在的問題為問題切入點,通過發現問題實質來制定準確的應對措施,以期實現農村學生的健康成長目標。
一、農村寄宿制小學生完成課后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較長的學習時間
一周內寄宿制小學會給學生安排五天的時間來學習,周末的時間他們可以自行分配。連續五天的學習會讓學生產生心理和身體上的疲憊,而且教師在學習結束后會安排對應的練習,完成日常練習后,學生很容易會覺得累。醫學上同一認定,長時間從事單一的工作會影響一個人對事情的專注度,再加上小學生的年齡小、對事物自我控制能力弱,他們很容易厭倦學習甚至會對學習產生逃避心理[1]。
(二)單調的課后作業
現在大部分教師仍然存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他們普遍認為學習就是為了取得高分然后進入好的大學。正是因為這種思想觀念的存在,小學生的課后練習普遍為重復地抄寫以及大練習題。小學生處于一個好奇心強的年齡階段,這種學習練習只會無限地限制他們的思想,嚴重地消耗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三)飲食起居不良,生活缺乏管理
我們都知道,政府與社會的資金支持只能幫助他們解決一時的困難。在鄉村學校進行改革時,校長們常常只顧著效率,而在改革接踵而來的“一刀切”的改革中,出現了一大批實際問題。一方面,學校與學校之間的集中合并容易引發配套設施問題,例如合并后的新校區建成,食堂、宿舍設施建設速度跟不上使用的節奏;另一方面,為了新校區能及時投入使用,學校會將原有教室進行改裝,造成寄宿學生生活不便;此外,在住宿方面,學校缺少生活教師這無疑增加了校園安全隱患。
(四)小學生心理問題愈發突出
如何評價小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環境,教師往往會從學習現狀與學生的心理素質出發。我們可以理解為,心理素質的好壞與心理是否健康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在教育領域,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現代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寄宿學校的農村孩子,大多會因為提前離家而對新的環境感到不習慣,長期的不習慣會導致他們的心理問題。這種心理問題一旦得不到有效并及時的解決,就會慢慢演化為抑郁、自閉等心理問題。
二、解決小學生完成課后作業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一)重視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因為長時間枯燥無味的學習會降低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懂得如何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情景模擬”的方法,以創造一個特別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提升;或者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以及其他科學技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興趣,讓學生在玩中記住課本知識;此外,教師可以在學習結束后帶學生去大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2]。
(二)重視課后作業的設計
新一輪的新課改,既是教科書的改革,也是教學方法的變革。新課標的實施,意味著教師不能把學習視作一項任務,還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例如,教師可以增加課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跳出重復練習的圈子,在課后練習中增加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也能很好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練習方法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自我動手能力,另一方面豐富了學生對知識的儲備。
此外,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在學校待得時間較長,適當的戶外活動能增加他們對外界接觸的機會。在周末,教師還可以安排不回家的學生去養老院、孤兒院等具有福利性質的場所,培養他們樂于助人的能力。
(三)引進先進的托教機構,緩解寄宿小學的住宿壓力
在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有大量的托教機構,農村寄宿學??梢越梃b發達地區的托教模式。優秀的托育機構,擁有先進、成熟的托管服務,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彌補鄉村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不足。此外,政府還可以鼓勵托教機構與農村寄宿制小學合作,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給予托教機構一定的優惠[3]。我相信,在社會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寄宿制小學一定會克服所有難題,獲得長期性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寄宿制小學所存在的問題并不是一時之間就能解決的,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農村學生在小學階段的生活與學習環境應該值得我們共同來守護!
參考文獻:
[1]粟永坤.農村寄宿制小學生課后作業現狀分析及對策[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
[2]周國昌.淺談農村寄宿制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對策[J].教育革新,2018(8):1.
[3]翟可蔭.淺談寄宿制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與對策[J].新作文:教研,2019(11):2.3A4D964E-19C3-4017-AD18-A6BE687DA2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