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江 任琪
摘 要:水利工程的有效運行和管理不僅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近年來,我國水利工程的規模和數量不斷擴大,但在日常運行管理中仍存在諸多弊端,給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帶來了一定的障礙。在此基礎上,文章對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進行了分析,為加強水利工程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前言
在一般情況下,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主要包括排水、防洪、發電、水運、灌溉、生活用水、工農業用水以及環境改善等方面。近年來,在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和背景下,我國的經濟發展政策也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在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方面,對已建成的水利工程設施進行保護和合理利用是十分必要的,規范水資源,為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務。只有加強水利工程的科學管理,才能發揮水利工程的最佳綜合效益。
2水利工程概述及必要性
水利工程是人們用于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修建的工程設施,工程類別包括防洪工程、灌排水工程、水力發電工程、水運港口工程、城市供水排水工程、水環境工程、河口堤防工程、海塘工程等各類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目的和任務主要是:一是確保工程的安全運行;二是按照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要求,維護工程的完整性和正常運行能力;三是利用工程運行技術確保防洪減災及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調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四是改善提升工程管理條件和水平,提高效益輸出;五是改善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水利工程對于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發揮著重大的作用。隨著近年來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促進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持續發展,以實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我們每一位水利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3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
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屬于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我們能夠從以下幾點出發來分析其重要性:首先是能夠有效降低自然災害的發生幾率,我國大多數地區都屬于季風性氣候,難以確保降水時空分布的均衡,導致自然災害發生幾率有所增加,加強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貫徹落實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發展戰略,不但能夠提升水利工程的抗洪標準,還能夠確保國民經濟穩定發展,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其次是促進水資源利用效率的不斷提升,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逐漸推進,國內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加之水資源管理模式不科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水資源利用率的提升。
4 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方略探究
4.1優化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完善質量管理
構建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為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重要的資金和后勤保障。首先,在對保障管理制度進行落實和完善的過程中,要通過專人核算專人管理,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如,對于水務部門來講,要及時的對項目資金進行科學的核算,通過工程進度的了解,進一步的對項目建設質量情況進行檢測。而財政部門則要根據相關文件對專項資金進行撥付。其次,要充分強化水利工程的質量管理,通過多元化措施的采取進一步的對監督制度、管理制度等進行落實。如,在對水利監督工程當中的廉政聯絡員進行設立的過程中,要積極對社會主體的多元化模式進行優化。可以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監督中來,通過水利工程建設的具體情況,優化民主評議工作,在進行民主測評的過程中,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預防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這樣可以通過預防體系的構建和完善,不斷對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需求進行滿足。
4.2科學、合理的運用水資源,增強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
由于我國的水資源分配不均,很多地區水資源出現嚴重缺乏問題,已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我國缺水地區的用水問題,增強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引導人們科學、合理的運用水資源是非常必要的。現在的水資源開發必須與保護水資源、防止水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和地區經濟發展同步規劃和實施,并以此來協調地區人口、環境、資源以及發展的關系。因此,我國的水利部門須做好綜合規劃,加強對地區的水資源評價、水環境容量以及水的承載能力分析,加強從宏觀到微觀的水污染防治和防洪減災、水資源保護等規劃,不斷促進水資源更加可持續利用。
4.3大力引進專業的管理人才,加強專業培訓
人是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展開的核心,管理人員專業工作素養的提升才是保證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質量提升關鍵,因此政府部門應當注重專業人才的引進。但是,在專業人才引進的過程中,應當有計劃、有順序的選擇管理人才,不能處于盲目的狀態。同時,針對原有的工作人員應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選擇,對于那些可以開發的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培訓的方式,提高工程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同時在培訓時可對管理人員的實際狀況,進行一個詳細了解,這樣培訓時可以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以此為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及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4.4改善水生態環境、保護水環境
目前,我國的水環境污染問題非常嚴重。為了能夠更加徹底的解決我國水資源污染問題,必須要著重改善水生態環境、保護水環境,防治水污染。而目前污染水環境的最大污染來源就是工業。基于此,為了能夠更好地防治工業污染水源,須加速建立環境保護產業和推行清潔生產技術。通過運用一些環保用品、環保機械,不斷運用清潔生產技術,改革原料路線和產品種類,采用高效低耗的生產工藝及設備,使原料、材料、能源的消耗減至最少,使生產的廢物量減至最小,并使廢料、廢物盡可能的“變廢為寶”,從而逐步實現改善水生態環境和保護水環境的目的。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模式以及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十分重要,影響水資源有效利用的主要因素決定了各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要合理提高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效率,科學利用水資源,就必須對傳統的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模式進行調整,有效建立相應的運行管理機制,同時還要優化各部門水資源的使用與配置,確保水利工程及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所取得的效益得到穩定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樊建新.淺談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地下水,2019,44(4):207-208.
[2]范雄飛.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措施分析[J].農家參謀,2019(11):175.
[3]馬麗娜.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淺析[J].陜西水利,2021(0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