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秦玉,莊天寶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微課技術在不斷提高,而微課由于體量小、主題精簡等特點,逐漸被廣大師生所認可。在大學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將傳統學習模式與微課結合,幫助廣大學生解決在傳統課堂中學習效率低下的難題,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它主要是以教學視頻為載體。一般視頻是在10 分鐘之內,屬于一個濃縮的精簡課程[1]。微課雖然課時短小,但它采用的是小步子原則,一個微課就是一個知識點,這樣積少成多,有利于學生系統的學習知識。微課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2]。
微課的制作有很多方法,目前教師最常使用的兩種制作方法是使用錄屏軟件和PPT 制作微課。教師會依據制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自己的教學內容,然后根據自己需要的內容直接使用錄屏軟件錄制。在計算機課程中,如果遇到了上機操作課,教師可以在上機操作演示的過程中直接用錄屏軟件錄下來。課后教師可將自己制作好的微課發布到班級學習群中,學生在課后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行進行觀看學習。有些教師還會使用專門的微課制作軟件制作微課[3]。
在知網以“微課設計”為主題進行搜索,共有6 591篇文獻,1986 年知網收錄了第一篇關于微課設計的文獻,2003 年收錄了第二篇相關文獻,從2012 年開始文獻數量急劇增多,如圖1 所示。因此可以發現近十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課設計也逐漸被廣大教育者所認知,進入到相關領域研究的人也越來越多,由此可見,微課設計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在知網搜索“微課設計”發現微課設計與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微視頻、教學改革教學中的應用息息相關。可以看出,微課被教育者們廣泛地應用到教學實踐當中去,將微課與多種教學方式相融合,開發出更多新穎的教學模式。

圖1 總體趨勢分析
本研究在走訪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查閱的相關文獻進行總結反思,分析發現在傳統的大學生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整體內容比較瑣碎復雜,有一部分知識更為抽象不好理解,然而在大學階段,計算機基礎課程很多專業的學生都需要掌握,由于學生的計算機基礎各不相同,以及有些學生比較偏科,計算能力及思維能力比較薄弱,導致學生對教師課堂講解的內容不能很好地理解,有些學生只能死記硬背不會運用。
大學計算機課程主要學習一些程序設計語言及其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習內容枯燥無味,學生對枯燥的文字材料接受度不如圖片、視頻等形式高,使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低下,對計算機學科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在這一階段需要采取新穎的教學方式,轉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大學階段不像高中那樣學習任務繁重,教師監管比較松散,所以學生學習多為散漫,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在上課過程中學生手機使用比較頻繁,逃課的學生最后可占到上課人數的一半,學生普遍學習效率低,為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可采用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同時利用多種講授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于計算機的學科特點,導致很多知識不容易被理解,課下學生沒有及時復習或課上沒有完全理解,加之教師上課方式比較單一,學生知識吸收得慢。課后學習時好多知識點被遺忘,并且沒有回放資料進行復習,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好。
微課主要根據所講內容的多少以及難易程度設計微課的時長,但一般都控制在12 分鐘之內。若微課設計的時間過長,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高度集中,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微課錄制時語速要保持平穩,如果語速過快,容易使學生聽得不夠清楚,跟不上講授的進度,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3]。
由于微課時長較短,就要要求教師在內容設計時,用簡短精練的語言將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講解清楚。每節微課只需把一個重要知識點講解清楚即可。如果出現了一節課知識點過于復雜煩瑣的情況,可根據知識的結構進行合理劃分,然后再將這些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制作成一個個小的微課。在制作微課時要注意微課內容之間的聯系,保證學生學習知識的順序性以及完整性[4]。微課的出現使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進行學習,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微課之所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僅是因為它時間短,更重要的是其新穎獨特的授課方式。教師可以將傳統的黑板教學與微課相結合,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覺得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可以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微課設計時,可以將計算機學科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利用一些動畫設計以及小視頻等形式,讓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更利于學生理解。但是也要注意形式不要過于花哨,如果形式過于豐富的話,學生的注意力會被知識以外的東西所吸引。
傳統的課堂具有靈活性差,難以根據學生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和支配的弊端。微課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師可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到學習平臺上,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并及時在課后鞏固以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幫助學生減緩知識遺忘速度。
將微課引入高等教育,并且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是對微課教學的初步探索。對于高校計算機教師來說,微課的引入可以減輕一定的教學負擔,教師無須再對相同的知識點進行反復講解,因為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性地觀看微課視頻,對自己不會的知識點可以反復地觀看微課視頻。對于大多數的大學生來說,微課可以滿足他們隨時隨地學習的愿望,打破了傳統的學習方式,讓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享受。微課為教學帶來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啟發,為教育領域注入了新的力量。
微課雖然有許多優勢,但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內容都適合用微課。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科學規劃,不要在不必要的課程內容上強硬加入微課內容,應學會將微課與計算機課程更加貼切的融合。在進行微課設計時,要保證知識的完整性與系統性,保證每節微課的知識點是由簡到難,確保學生學習知識的順序,避免知識的零亂。這樣才會讓學生學習更加高效,才能實現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最優化教學。微課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學生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4]。雖然微課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但這種新型教學方式的優勢是值得肯定的。在信息化教學的趨勢下,作為教師應當充分地利用微課的優勢解決課堂中的一些問題,同時要學會規避微課的劣勢。相信在今后的教學方法方式的變革中,微課會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