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德
隨著“大智移云物區”等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迭代,智能財務、財務共享等新理念以及財務機器人等自動化工具逐步推廣,業財融合程度逐步加強,給傳統會計理論和實務帶來了深刻的沖擊和影響。但這場科技革命帶來的會計變革背后的邏輯是什么,是否會對會計的本質和職能產生影響,會計學科劃分是否應當相應做出調整,江蘇海洋大學商思爭副教授的《會計的本質與職能研究》一書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基于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作者采用還原論與整體論、科學推理與哲學思辨、規范推理與案例證明相結合的方法,論證了會計是一種基于信息處理和通信的管理活動。他認為,組織管理包括對人及其關系(組織契約)的維護和管理,也包括對要素集合及其運動(再生產活動)的控制與管理。再生產活動就是生產要素集合的變動,而要素集合變動的背后是要素持有者的決策,要素持有者的決策依賴于會計信息。所以,會計系統通過提供信息影響要素持有者的決策,實現對組織契約的維護和再生產活動的管理。當然,各種要素持有者需要的信息是非同質的,人力資本要素持有者需要的信息不同于財務資本要素持有者,擁有剩余控制權的管理要素持有者所需要的信息由會計剩余控制權擁有者專屬提供,而由于稅則的復雜性,稅務機構需要的信息也需要專門的會計系統提供,但它們都屬于會計系統的子系統,是與組織契約相對應的不完備契約。那么就存在如下邏輯:各個要素持有者構成組織契約,從而各個要素集合構成再生產活動,最后各種會計子系統(人力資源會計、稅務會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等)融合為完整會計系統—— 一種不完備的契約??傊?,會計的基本職能是通過信息影響要素持有者的決策,實現對再生產活動的控制,包括事前預算、事中反映、事后分析與反饋信息,基于這些信息的控制構成控制循環。
該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關于會計本質研究的文獻綜述,系統梳理了“會計管理活動論”“會計信息系統論”“會計控制系統論”國內外相關文獻,并在對照評析中提出了“會計管理活動論”的觀點。(2)論證了“信息→決策→控制”的關系并作為下文的理論基礎。首先,通過論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提出了完整具體的會計概念;其次,通過美國會計學會(AAA)的會計定義提出了會計通信系統理論,論證會計信息與決策的雙向作用機理;最后,基于控制論原理論證了信息、決策與控制的關系。(3)通過理論推演論證會計是對再生產過程和組織契約進行反映和管理的一種活動。首先,通過會計發展演變的歷史和馬克思主義社會實踐論原理從歷史和邏輯上提出“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的觀點,然后基于前文“信息→決策→控制”的理論基礎論證了會計對再生產過程的控制、基于契約理論論證了會計對利益關系人利益(實質上是對組織契約)的反映、維護與管理。(4)依據以上理論分析分別從“會計預算、會計反映、會計分析和會計反饋”四個方面設計了會計對組織契約和再生產過程的管理控制循環。(5)通過三個案例的調研和分析論證以上結論。
該書梳理了會計管理活動論、會計信息系統論和會計控制系統論三大學派的發展脈絡,對研究會計本質問題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將會計建立在信息處理和通信系統上,全面分析了“信息→決策→控制”的內在關系,正面回答了數字化和智能化時代會計的本質、職能和未來發展方向,對于智能會計學科和相關理論的構建具有積極意義;此外,作者還將組織與會計的契約屬性、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會計對再生產活動的控制與對契約的維護、會計信息提供與會計信息使用結合起來,論證了會計管理活動的框架結構,有助于會計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也有助于管理會計的推廣應用。
該書理論推理嚴密,分析方法新穎,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值得會計理論研究者和會計實操者認真閱讀和研習。